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生物中考专题训练一:生物和环境(含答案)

2020年生物中考专题训练一:生物和环境(含答案)

专题训练一生物与环境、选择题(请将各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下面答案栏相应的空格内)1. “惊蛰”在每年三月初。

“蛰”指某些昆虫入冬后藏于土中,不饮不食;“惊”指它们在这个节气前后从蛰伏中苏醒过来。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表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有利于动物低温条件生存D.上述行为是长期学习形成的2. 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A.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生物的遗传现象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鸟的繁殖行为C.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光对生物的影响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生物间的捕食关系3. 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4.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岩石中获得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5.下列所给的事例中,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 .珊瑚 C .钟乳石 D .石头上的青苔6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什么特征? ()A. 呼吸B. 排出体内废物C. 对刺激作出反应D. 生长和繁殖7. 植物的生长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排出氧气,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 遗传和变异B. 排出体内的废物C. 能生长与发育D. 能获取食物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鱼儿离不开水B.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C.蜥蜴的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D.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 生长发育B. 进行呼吸C.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D. 繁殖后代10. 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A.统计我国人口的平均收入B. 统计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C. 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D. 调查一块农田中的生物种类11.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A.事先设计好调查表B. 将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其他忽略C. 将调查的植物叶采摘下来留作纪念D. 你在小组独自进行调查12. 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内蒙古草原的全部动物B.长江里的全部鱼C.长白山林区D.神龙架林区的全部生物13. 森林茂密的地方,大气湿度大,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 生物适应环境C. 大气影响植物的生存D.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14.温度属于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属于()A.生物因素 B .非生物因素C.相关因素 D .其他因素15. 为了探究某一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明选择了生长状况相仿的三株幼苗,观察、记录,10 天后结果如下表:从中可看出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和对照组分别是()A. 水分、 2 号B. 水分、1 号C. 阳光、3号D. 阳光、1 号16.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模拟的生态系统),要想使它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A. 分解者B. 消费者C. 生产者D. 非生物部分17.下列各项食物链的表述, 错误的是()A.青虫→山雀→雀鹰B.牧草→野兔→狐狸C.水草→小虾→黑鱼D.禾苗→蝗虫→山雀→雀鹰18. 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汞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甲→乙→丁→丙B. 丁→丙→乙→甲C. 丙→甲→乙→丁D. 乙→甲→丙→丁19.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 阳光、空气、水组成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遭到任何破坏都能迅速恢复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21.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

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A. 乙和丙数量增加B. 丙和丁数量增加C. 乙、丙和丁数量减少D. 乙和丁数量增加22.若做探究“声音的大小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对照试验,则实验变量是()A.声音的大小 B .光照C.温度 D .土壤颗粒的大小23. 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是()A.阳光普照所有的生态系统B. 河流的污染会影响海洋生物C. 鸟类的迁徙跨越了多个生态系统D. 农药能灭杀农田的害虫2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25. 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的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湖泊中的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B. 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C. 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D. 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26.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生物能影响环境C. 环境能适应生物D. 环境能影响生物27.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的相对数量关系。

其中丙最可能代表()A. 草B.鹰C.蛇D.鼠28.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草原生态系统仍处于平衡状态。

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该草原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29. 我国境内的野骆驼以沙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植物为食,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B.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作食物链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二、非选择题31. 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

请据图回答:(1) 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 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3) 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4) 图三中的 A 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它通过生理过程( 填序号)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5)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32.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

(2) A 装置与B 装置组成实验,其中实验组是装置。

(3) 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的鼠妇进行计数。

经10 分钟的计数后。

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的值为实验结果。

(4) 根据该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依据装置A与装置B中10 分钟统计得出的鼠妇数量,进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 。

(5) 根据实验装置图中所选用的鼠妇情况,若有错误请你指出其中的一种并改正,若没有错误请你不予改正。

(6) 如果统计实验结果发现在光照处的鼠妇少,在黑暗处的鼠妇多,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7) 实验结束后,对鼠妇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8)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结果不相符,你应当。

33. 以下是研究、治理、利用生态系统的两则材料,请分析回答:材料一我国科研人员将油菜、棉花、马铃薯、拟南芥(一种植物) 、酵母菌和果蝇 6 种生物载入载荷罐,并提供水、土壤、空气、光照等生长条件,搭载“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进行了人类首次对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

材料二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城市污水净化能力,各地因地制宜治理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通过补水及栽种花草树木增加植被的种类和数量,也指引不少鸟类等动物的迁入。

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如下(A~G表示各种生物) 。

(1) 若把密闭的载荷罐看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水、土壤、空气、光照等条件属于生态系统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 ,6 种生物中能作为分解者的是_________ 。

(2) 如图食物网中的_________ (填字母)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是 ________ (填字母) 。

该湿地生态系统经治理和自我修复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这意味着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 有所增强。

34. 某市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丰富,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3%,有乔木林3 万多亩、经济林 4.5 万亩、绿地20 余万平方米。

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某市森林公园研学旅行,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该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图一表示某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与图三中的______ (填字母)相对应。

(2) 图一的食物网中有____ 条食物链。

(3) 图二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 。

2020 年生物中考专题训练一:生物和环境(含答案)(4)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图三中_____ (填序号)过程开始的(5) 农田生态系统与打渔张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6) 某市森林公园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专题训练一生物与环境、选择题( 请将各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下面答案栏相应的空格内)二、非选择题31. (1) 生态因素(2)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自动调节(3) 蛇捕食和竞争(4) 生产者② 碳-氧平衡(5)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32. (1) 光照(2) 对照A (3) 平均(4) 不正确(5) 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6) 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7) 将鼠妇放回大自然(8) 查找原因,重新实验33. (1) 非生物部分酵母菌(2)A 、B C、D 自动调节能力34. (1)C (2)5 (3) 昆虫(4) ① (5) 较弱(6) 生物影响环境11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