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业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解读3.pptx

建筑业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解读3.pptx


第一部分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 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部分 建筑业“十二五”产业政策要 点
第三部分 创新“项目生产力”理论,促

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
转 型升级
“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 主要是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 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 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三)重要变化和进步
“十一五”时期,我国居民住宅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完成近百 亿平方米巨量住宅建设的同时,住宅的功能、节能、智能、环境、质 量、工业化建造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企业融资能力实现历史突破。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建筑业企业 融资难,资金紧张的状况,进入具有主动发展能力的时期。
企业经营结构实现战略转变。“十一五”时期,大型建筑业企 业的经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大型企业普遍实现了多领域的综 合承包,大大增强了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二是企业积极拓展经 营领域和盈利空间,盈利能力大大增强。三是企业围绕提高核心竞争 能力开展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强化技术、资金、机制、功能、市场营 销等关键竞争要素,企业做大做强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之间还注重 加强战略协作,共同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健全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十一五”期间,出台 了《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监理工程师 管理规定》、《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注册建造 师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 则》、《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等部门规章 和规范性文件。
大力推进市场机制建设。“十一五”期间,《建设部 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 “政府启动、市场运作、权威发布、信息共享”的工作思 路。《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和《全国建筑市 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出台,公布了175条 不良行为认定标准,使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统 一化、制度化、规范化。2008年1月,全国建筑市场诚信 信息平台正式开通启用。
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
国际国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
技术进步及节能减排部署展开。
(四)重要法规政策
“十一五”期间,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系列围护市 场公平交易、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节能监管的法规政 策相继出台。
1、建筑市场监管法规政策举措
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建设。“十一五”时期,修订 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此外,2006年以来, 行业主管部分在资质管理方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 划”,简称“一五”。2006年~2010年的五年规划,是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 计划”改为“五年规划”。把计划改成规划是有讲究的: 从基本意义上看,“规划”也就是“计划”,是比计划要 长远的“计划”,“规划”侧重于长远,“计划”侧重于 短期,它们都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性行为。但“规划”的 实际性、可操作性以及效应性更强。也就是说规划是要实 际情况和主要矛盾,给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安排,即在合理 确定目标后,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在今后应该落实的哪 些主要任务,要分门别类地一条一条列出来。“十二五” 规划经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周期是从2011年到2015年。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
全国建筑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 建筑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 产值95206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8亿元,增长24%;
完成竣工产值52981亿元,比上年增加5715亿元,增 长12.1%;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0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2 亿平方米,增长19%;
到2010年底,共有建筑企业70061个,从业人 数为4043.37万人,约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5%。 全国建筑企业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为205883元/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是天津, 其次是上海,分别为368151元/人和346105元/人。
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排名前4位的地区仍然是 江苏、浙江、山东、北京,这4个省市建筑业总产 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36.6%。上海由2009年 排名第五变为第八,这与2010年世博工程完工, 世博会期间本市建设工程基本停工有关。
签订合同总额为169074亿元,比上年增加35545亿元, 增长26.6%;
实现利润3422亿元,同比增长25.9%。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比上 年增长10.3%。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 元,比上年增长12.6%,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 6.6%。
建筑业发展规划与产 业政策解读
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
王乔翰教授:
• 全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 国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 •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室内设计专业》专家 •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委员会 专家 • 全国一、二级建造师装饰装修专业 专家 • 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 专家 • 我国装饰装修工艺高技派创始人 • 国际建筑协会(ICU.中国)设计委员会 常务理事.专家 • 上海市教委装备部专业 专家
“规划”带有方向性、战略性、指导性。
“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发展回顾
2006年~2010年“十一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 (GDP)增速分别为11.6%、13%、9.6%、9.1%和 10.3%。(实际增长率)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一)宏观经济背景
“十一五”时期,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基调下,我 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持续保持在25%左右, 维持历史高位,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
(二)建设规模及成就
重大工程建设成就。“十一五”期间,建筑业 完成了一系列全球瞩目的重大工程。具有代表性 的工程有:北京奥运会工程、上海世博会工程、 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新北京 南站、京津城际铁路,以及已开工建设的西气东 输二线工程、京沪高速铁路等。
产业规模增长。 “十一五”期间,产业规模 和增长速度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至2009年,建 筑业增加值已大大超过了《建筑市场“十一五” 时期发展规划》规划目标的上限值19928.4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