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引导层》教学设计
课题:Flash引导层
课时:1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顺德区教研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Flash图层》第二部分内容“引导层”。
教材以实例的形式介绍了引导层在实现曲线运动上的辅助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引导层。
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对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的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不断的去探索创新。
教学对象分析:
在本课之前,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掌握了沿直线运动的渐变动画实现技术,并初步掌握了普通图层概念。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直线运动的局限性,进而引出曲线运动的普遍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引导线动画的积极性。
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有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引导线动画的作用及其应用
②能够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并调整引导线
③熟悉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步骤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实践中体验引导线动画的制作,能够运用引导线和引导层实现简单的曲线运动效果
②初步学会动画的调试,尝试自己解决动画中出现的问题
③自主探究引导层动画,培养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实践中激发想象,拓展思维,培养一种挑战自我,不畏困难的精神。
②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亲自动手解决学习问题的习惯,善于与同学沟通、交流、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层的作用,运用引导层制作曲线运动动画
教学难点:引导层的理解,引导线绘制,运动对象(元件)中心点和引导线(路径)贴合
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情景启发、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把自主探究学习的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学法:鼓励大家相互协作交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能够自主探究的去学习,并且能有所创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
1.、导入:
教师:出示实物纸飞机,说:这是什么?它是如何运动的呢?让同学们观看两个动画:1个是纸飞机直线运动的动画,另一个是纸飞机曲线运动的动画。
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纸飞机运动的路线。
同学们思考曲线运动小球的运动轨迹与前面所学的运动渐变动画(沿直线运动)的路线有何区别?
师:哪一个更加生动形象呢?同学们迫不及待了吧?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吧。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动画效果的比较,激发学生的们学习兴趣及学生们的求知欲。
为下面的教学
埋下伏笔。
2、学生动手,巩固旧知。
师:同学们运用上节课所学知识,先做纸飞机直线运动动画。
任务一: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做纸飞机直线运动动画(此过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制作过程)
(附)简单移动动画的制作步骤:
①双击桌面文件夹上“纸飞机”文件,打开Flash MX.。
②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自主完成补间动画的创建。
先把纸飞机从库里拖到舞台,在第1帧和第30帧处分别“插入关键帧”。
在第30帧处调整纸飞机的位置。
在第1帧和第30帧处创建“动画补间动画”。
3、设置悬念,引出问题。
师:我们从中不难发现,纸飞机直线运动不太真实,它实际是曲线运动的,(注:可以用实物演示一下)那么,如何改变它直线运动的路线呢?使它按照我们设定的曲线(路径)进行运动呢?
4、展现目标,任务驱动。
再次展示纸飞机曲线运动的动画。
提出任务:要使运动对象沿特定路径运动,就必须增加引导图层,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用新的例子巩固旧知识(沿直线运动渐变动画),在旧知识中引出新的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激发探究热情,自主实践
1、教师演示,讲授新课
【教师演示,添加引导图层,绘制运动轨迹】
师生:为了让纸飞机能曲线运动,我们要添加引导图层,怎么添加引导图层呢?
①打开纸飞机直线运动源文件。
②在图层面板上用鼠标右击当前层,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引导线”命令,此时在当前层的上方增加一个引导层。
③选择“引导层”为当前层,在引导线层上的第1帧处使用铅笔工具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④使纸飞机中心点与轨迹端点对齐(要着重指出中心点贴合问题)
这里要指出:若想使纸飞机沿着画好的路径运动,就必须找到路径的起点和终点。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观看演示屏幕,学生思考、讨论,观看教师操作演示
⑤教师总结“引导图层”含义。
引导图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在引导层中画好运动路径,在被引导层(引导层的下一层)中使运动物体与路径相吸附在一起(用鼠标点中运动物体的中心移动)。
2、学生自主尝试制作。
①师: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教的知识,尝试做纸飞机曲线运动动画,使它按照我们设定的路径运动。
②学生操作。
(此过程教师可适时点拨)
③师:同学们测试动画效果时,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了?(指出引导层在浏览效果中是不出现的)
3、引导探究,自主实践。
(学生操作任务二)
①师:同学们,纸飞机沿着我们预定的路线动起来了,那我们继续运用我们所学的引导层知识,做另一个实例,打开书本49页,制作一个瓢虫在森林中按路径爬行的动画。
②学生看书操作,协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③教师巡堂指导,疑难解答,提醒学生做这个动画,要先做好书本P46页例1的瓢虫动作补间的动
画(直线运动),同学们根据老师的点评思考自己刚才的操作过程,找出错误的地方,找出优缺点
④教师展示一些同学作品,同学们观看演示,与自己的练习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教师的点评加深学生对引导层的理解
三、知识提高,任务提升,拓展视野(学生操作任务三)
①师:好,同学们了解了一定引导层的知识,我们需要进行不继的练习,才能更加掌握引导层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
让我们再做一个实例: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动画。
②教师展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动画最终效果,让同学们思考。
幻灯片投影制作这个动画难点,可适当提示。
③同学们进行自主操作,协作学习,探究问题。
④教师巡堂指导,疑难解答,激励、鼓励同学们互相帮助,勇于探究问题,不怕错误,提醒同学们:凡是引导层中的路径(引导线)必有起点和终点,那么这个动画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呢?该如何实现?引发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提高这一环节,让学生更能理解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其引导层动画的应用。
更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通过教师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探究、合作、动手等相结合的情况下自己完成动画的制作,体会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从互相帮助中得到成功的喜悦。
四、积极评价引导,鼓舞激励,知识反馈
①学生把自己完成的练习上传。
②展示学生练习,评价交流。
教师选取部分作品,师生相互评价,交流心得。
教师对存在问题进行讲解,对练习做的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练习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激励。
【设计意图】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对比自己的练习,从中得到更多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内容1、引导层的作用2、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问题,与对象贴合问题3、更多引导层动画展示,引导同学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Flash水平。
六、教学反思
不足:
1、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但是并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目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成功做出引导层动画,原因一方面是我没有很详细地讲清引导层概念,太过于相信学生的能力,没有先演示操作步骤就让他们自主学习实践,当演示操作步骤时,又不够明确详细,学生理解得不好,一方面是学生还没完全掌握动画补间的制作方法,基础不扎实。
时间安排并没有预设的那样顺利,由于学生基础没掌握,所以不得不临时调整计划,花了不少时间在复习上,导致新课时间少。
2、前半节纪律掌控得比较好,课堂气氛和谐,但后半节学生过于活跃和兴奋,纪律较差。
优点:
引入好,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性强,给予学生的动手机会多,并发挥了帮扶作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体现较好;语言清晰自然,语速掌握好,引导学生有耐心,并能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善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