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弘扬扬州特色文化
如何在弘扬传统文化与发展壮大之间寻求最佳的契
合点,一直是古籍出版社积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在2008
年全国古籍图书订货会即将召开之际,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广陵书社社长曾学文。
广陵书社主要从事古籍图书和地方图书的整理出版。
作为一家富有特色的专业出版社,长期以来广陵书社一直以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地方资源、展示扬州形象为己任。
大中型古籍整理图书、扬州地方文化图书、雕版活字图书、线装礼品图书为书社出版特色,尤其是线装书的印制、出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近年来,书社为出版精品、打造品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有多种图书被列为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
作为一家建社时间不长的地方古籍出版社,书社坚持以专业为基础,以特色立品牌,以创新求发展。
古籍为基础,线装是特色,古籍影印、古籍整理、古籍普及等各类古籍图书占出版品种的比例接近70%。
其中国家古籍整理“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合计七项,目前进展顺利,有望提前完成。
古籍图书主要着眼于馆配、出口和专业读者,市场定位相对容易把握,市场风险也相对容易控制。
困难在于好的选题少,图书馆底本费用高,整理、编辑难度大,销售周期长。
广陵
书社出版的中型古籍图书品种较多,因此对馆配市场格外重视,希望加强与图书馆在信息共享、选题开发、底本使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
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说,出版社转型,既有路线图,也有时间表。
古籍出版社当然不能例外。
由于该社规模较小,又地处地级城市,政府对于转企改制尚无明确要求。
但他们仍主动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思想动员,情况摸底,到已经完成转型的出版社学习取经,力争一旦时机成熟,即可快速推进改革。
转型不仅仅是形式上由事业转为企业,更重要的是改制以后机制要灵活创新,管理要提高水平,人才要能脱颖而出,企业要有竞争活力、文化实力和发展张力。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者并不在少数。
改企是第一步,关键是改企以后怎么做。
古籍出版社完成转型以后,专业特色不能丢,参与市场竞争,依靠的还是自己所擅长的。
古籍的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关键是要有计划、协调、可持续、高水平开发,古籍办加强宏观管理协调,出版社之间加强分工合作,古籍整理出版就能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古籍社转型的方式也有多种,按照总署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广陵书社正在探讨与大型出版集团进行股份制合作等途径。
古籍社转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还是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紧张,改制成本难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