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克罗兹
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3)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 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4)教师的音乐造诣,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等各方面的“即 兴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5)学生不论音乐基础高低,年龄大小,小之三岁儿童,大之音 乐学院的学生及专业演员等都适合上这种课。
2、视唱练耳
1、目的
通过系统的听觉训练、听觉分析,提高学生在 节奏、旋律、和声、音乐风格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
2、内容
发展音高和音高关系感、音色感 对单一调性和多调性旋律的听辨和记忆 对各种和弦与和声片段的听辨、记忆 看谱视唱与即兴视唱能力 音乐听写和使用所学过的要素构成乐曲的能力
3、特点
将体态律动应用于听音和视唱教学,重视节奏性视唱, 培养绝对音感,发展内心听觉。 以固定唱名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幼 儿在活动中汲取素材自己创作音乐,必须使 幼儿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激发幼儿的思考。
达尔克罗兹教学原则 :
(1)必须使孩子的身体从事工作; (2)必须激发孩子的大脑去思考; (3)必须运用从孩子们自己在运动中汲取 的素材创造一些非常简单的音乐形式。
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
1、体态律动*
开始阶段,主要使用即兴音乐材料。 通过律动语汇来学习,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受。
-- 原地型语汇:拍掌、转动、弯腰、语言 唱歌、指挥、摆动等。 -- 空间型语汇:走、跑、爬、跳、滑等。
注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训练,通过律动教学培养学生的记忆与 抑制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欲望和能力。 将运动与声音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内部听觉和运动觉的能 力、动觉的想象与记忆等。
3、即兴创作、表演
即兴创作、表演:
是以语言、歌唱、钢琴、其他乐器为工具,运用游戏、动 作、演奏、演唱等手段,进行即兴的音乐创作活动。 这种活动是把体态律动、视唱练耳中获得的音乐能力迁移 应用于各种学习内容中,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主要形式:
即兴演奏 即兴演唱 即兴问答 即兴指挥与表演
体态律动展示
达尔克罗兹教学内容:
①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入门训练; ②对幼儿身体各部分协调统一的训练; ③对幼儿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协作的训练; ④对幼儿放松呼吸和纠正的训练; ⑤对幼儿熟悉乐谱的训练,通过很形象的队形变化教幼儿识别乐谱。 ⑥对幼儿节奏的训练; ⑦对乐谱中小节及小节中重音的训练; ⑧对幼儿智慧和表达的训练,通过指挥教给幼儿表达对音乐的体会 和感受的方法; ⑨对幼儿的练耳的训练是通过动作来进行的; ⑩对音乐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要求比较严格,教师要有一定的即兴演奏能力,
达尔克罗兹教育思想:
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是对音响运动和情感的体验。 身体是最好的乐器,音乐教育要通过(音乐与身体 结合的)节奏运动唤醒儿童的音乐本能,培养其音 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 音乐的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感受、理解、表现) 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而音乐中的技巧仅仅是艺 术表现得一种手段。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内容
达尔克罗兹的生平简介 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达尔克罗兹的教学内容 达尔克罗兹的教学原则 达尔克罗兹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展示
达尔克罗兹生平简介: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1865-1950) 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 自幼学习音乐,曾先后在日内瓦、维也纳、巴黎 音乐学院学习音乐。 -- 1892年应聘在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史、和声、 视唱练耳等课程。 -- 授课期间创建了“体态律动”教学法,开辟了音 乐教育实践的一个新领域。 -- 在别人资助下,先后在德累斯顿和日内瓦开办学 校专供其训练、研究,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 体系。 -- 一生作有多部歌剧和小提琴协奏曲等,主要著作 有《节奏、音乐和教育》、 《体态律动、艺术 和教育》等。
体态律动是以身体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来体验音乐(包括各 音乐要素)、表现音乐的教学方法。 目的:训练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与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理解 音乐和表现音乐。 因此,节奏训练是体态律动的中心课题。 基本节奏因素包括:速度、力度、重音、节拍、休止、时值、 节奏型、分句、切分、对位等。
律动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flv
小黄鸭.mp3
小黄鸭.flv
Hale Waihona P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