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词、句、篇趣味练习

文言文词、句、篇趣味练习

一、重要虚词的用法
1.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①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②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③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而④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⑤思也。

三思而⑥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而⑦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⑧。

1.参考答案: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假设,如果;③连词,表转折,然而;
④连词,表递进,而且;⑤连词,表修饰,地;⑥连词,表承接,才;⑦代词,同“尔”,可译为“你”;⑧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2.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为①尧存,不为桀亡。

”此为②至理,当为③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④巫所惑。

巫者,以诡为⑤业,其所为⑥皆为⑦利也。

故为⑧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

为⑨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⑩?
2.参考答案:①介词,因为;②动词,是;③介词,对,向;④介词,被;⑤动词,作为;⑥动词,做;⑦介词,为了;⑧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
⑨介词,替;⑩句末语助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3.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①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②应。

久之③,此僧以箪食瓢饮之④助至南海,夸之⑤于唐僧:“此何难之⑥有?”唐僧曰:“汝之⑦百折不挠,实可钦佩。

然汝之⑧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⑨乎?”
3.参考答案:①动词,到,往;②代词,他;③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④指示代词,这样,这些;⑤代词,这件事;⑥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⑦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⑧结构助词,的;⑨人称代词,我。

二、句式、活用,一篇搞定
陈子虚者,浙江东阳人也。

其父乌有公,安贫乐道,敝屣荣华。

子虚不甘贫贱一生,以光耀门楣、富国强兵、救民水火为己任。

乡贤见其谈吐不凡,目之为“马之千里者”。

劳作之余,子虚常闭门苦读。

每见劣绅鱼肉百姓而人莫予毒、洋洋自得之状可掬,辄废书而叹:“百无一用是书生!”遂萌求师习武之意。

不远千里,欲投嵩山少林寺学艺。

旅途之中,登高望远,临流赋诗,常兴“美哉江山,惜乎玷于豺狼之手”之慨。

既入少林,受业于觉空大师。

不数月,即自能意守贞元,心不为形役。

三年后,学成下山,路遇强贼剪径。

空手击贼,兵不血刃,强贼抱头鼠窜。

子虚归家之后,习艺颇勤,广采百家,融铸变通,十载之后,遂成当世一流高手。

陈子虚者,浙江东阳人也(判断句)。

其父乌有公,安贫乐道,敝屣荣华(意动)。

子虚不甘贫贱一生,以光耀门楣、富国强兵(使动)、救民水火(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为己任。

乡贤见其谈吐不凡,目(名作动)之为“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句)。

劳作之余,子虚常闭门苦读。

每见劣绅鱼肉(意动)百姓而人莫予毒(宾语前置)、洋洋自得之状可掬,辄废书而叹:“百无一用是书生!”遂萌求师习武之意。

不远(意动)千里,欲投嵩山少林寺学艺。

旅途之中,登高望远(形作名),临流赋诗,常兴“美哉江山(主谓倒装),惜乎玷于豺狼之手”(被动句)之慨。

既入少林,受业于觉空大师(状语后置)。

不数月,即自能意守贞元,心不为形役(被动)。

三年后,学成下山,路(名作状)遇强贼剪径。

空手击贼,兵不血(名作动)刃,强贼抱头鼠(名作状)窜。

子虚归家之后,习艺颇勤,广采百家,融铸变通,十载之后,遂成当世一流高手。

三、通假字
这则短文请您找找通假字:
贾某贾人也,唱文明经商,店中之物皆为地道,封识章明,略无阙损。

有贾县于上,虽希物亦不昂其直。

凡赝品,皆不之售。

故乡人说而趣之。

尝属其子曰:“君子爱材,取之以道,其可倍义邪?”妻卒然病,寻没。

期年,媒人盈廷。

一一谢之,逝不复取。

邻人有不善生计者,责台高筑。

要至家,受以治富之术,翼日,出金曰:“予佐女贾。

”河水暴益,决堤毁天,损赀财以兴水利,乡人得之。

140字短文27个通假字
贾某贾人也,唱文明经商,店中之物皆为地道,封识章明,略无阙损。

有贾县于上,虽希物亦不昂其直。

凡赝品,皆不之售。

故乡人说而趣之。

尝属其子曰:“君子爱材,取之以道,其可倍义邪?”妻卒然病,寻没。

期年,媒人盈廷。

一一谢之,逝不复取。

邻人有不善生计者,责台高筑。

要至家,受以治富之术,翼日,出金曰:“予佐女贾。

”河水暴益,决堤毁天,损赀财以兴水利,乡人得之。

唱--倡;识--志;章--彰;阙--缺;贾--价;县--悬;希--稀;
直--值;说--悦;趣--趋;属--嘱;材--财;倍--背;邪--耶;
卒--猝;没--殁;廷--庭;逝--誓;取--娶;责--债;要--邀;
受--授;翼--翌;女--汝;益--溢;赀--资;得--德
四、文言断句练习(天津试卷虽然没有考断句题,但做断句练习,对整体把
握文意有好处。


文言断句练习一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参考答案: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理之所在,
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文言断句练习二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参考答案: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⑽之。

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文言断句练习三
治国必先富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参考答案: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