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二. 教学要求:1. 能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氮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2. 掌握氮、氮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特别是氮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对氮的氧化物的价态,相互转化关系及NO 、NO 2与HNO 3之间的计量关系要理解并能熟练运算,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护;3. 了解磷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能通过比较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理解同素异形体性质的差异及原因;4. 掌握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了解铵盐的通性,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5. 掌握硝酸的性质,了解其用途,从不同角度,不同反应突出硝酸的强氧化性和其还原产物的多样性,熟练运用一些技巧如: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对HNO 3参加的反应进行定量计算。

三. 重点、难点:1. 掌握N 2,NO 、NO 2重要性质,NH 3的性质、制法。

2. NH 4+检验。

3. 掌握HNO 3的性质四. 知识分析:1. 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 (1)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2)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3)最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间以强烈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 ≡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很高。

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强烈的分子内共价键恰是非金属性强的一种表现。

如按元素的非金属性:O Cl N Br >>;,而单质的活泼性:O Cl N Br 2222<<;。

因此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虽很强,但氮单质的活动性却极差。

氮元素的非金属很强表现在:① 与Mg 等金属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如Mg N 32,其电子式为Mg N Mg N Mg 23232+⨯⨯⨯-+⨯⨯⨯-+[...][...]....;② 与O 、F 等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一样,可与氢元素形成氢键;③ N -3元素的还原性较弱,不易失e -。

2. NO 2与Br 2蒸气的鉴别:两者均是红棕色气体,而且均具有强氧化性,要鉴别两者应利用其性质的不同点: (1)通入水中:NO 2通入水中发生32223NO H O HNO NO +=+,无明显现象,而Br 2溶于水形成黄色的溴水,其它有机溶剂也可以。

(2)通入AgNO 3溶液中:NO 2无明显现象,Br 2蒸气先与水反应:Br 2 + H 2O HBr + HBrO其生成的Br -与Ag +结合生成浅黄色AgBr 沉淀。

(3)加压:NO 2在加压瞬间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增加,所以红棕色先加深,但是由于2NO 2 N 2O 4,这个可逆反应的存在,加压平衡右移造成混合气体颜色变浅,而Br 2蒸气加压只变深不变浅。

(4)加热:2NO 2 N 2O 4+Q 升温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单位体积内NO 2分子浓度增大,使混合气颜色加深,而Br 2蒸气加热气体,颜色没有变化。

有些同学想用淀粉-KI 试纸来鉴别,认为Br 2蒸气有强氧化性,可氧化I -成碘单质,使试纸变蓝,从而鉴别出Br 2蒸气,但应注意NO 2也具有强氧化性,同样可以氧化I -成碘单质,可以使试纸变蓝,所以用淀粉-KI 试纸无法鉴别这两种气体。

3. NO 2、NO 、O 2混合气体与水的反应 两个基本反应:2222NO O NO += (1)32223NO H O HNO NO +=+ (2) 推导出两个总反应:若()()1322⨯+⨯得:4324223NO O H O HNO ++= (3) 若()()1122⨯+⨯得:4242223NO O H O HNO ++= (4) 若通入水中为NO ,O 2混合气体,则代入(3)式计算 若通入水中为NO 2,O 2混合气体,则代入(4)式计算值得注意的是:422NO O +和432NO O +从组成上均相当于225N O 的组成,即(3)(4)两情况中的总反应式都与N O H O HNO 25232+=等效。

这不仅是记忆(3)(4)二式的方法,也为上述问题的解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利用混合气体中的N 、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N :O <=>⎧⎨⎪⎩⎪2525252:::剩余完全反应剩余O NO4. 浓HNO 3氧化性与稀HNO 3氧化性的比较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HNO 3被还原为NO 2,氮的化合价由+5变为+4;稀HNO 3被还原为NO ,氮的化合价由+5变为+2,所以有的同学就认为稀HNO 3的氧化性比浓HNO 3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请同学明确:物质氧化性的强弱不是取决于得电子数目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得电子的难易;越易得电子其氧化性越强。

实验表明,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如浓稀HNO 3分别与Cu 反应的实验中,浓硝酸与铜的反应比稀HNO 3要剧烈,再如,稀HNO 3将HI 氧化为I 2,而浓HNO 3能将HI 氧化为HIO 3。

263246633223322H N O HI I NO H O HNO HI HIO NO H O(稀)(浓)+=↑+↑+++↑+∆ 另外,浓、稀HNO 3与Cu 反应的产物实际证实了浓、稀HNO 3氧化性的区别,有资料介绍Cu 与浓、稀HNO 3反应的瞬间内均产生NO 、NO 2,但是因为浓HNO 3氧化性强将NO 氧化为NO 2,没有NO 逸出,所以浓HNO 3的还原产物只有NO 2,而稀HNO 3氧化性弱,不能氧化NO 而且产生NO 2与水反应NO ,所以稀HNO 3的还原产物只有NO 。

硝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其还原产物有多种价态,如+4(NO 2)、+2(NO )、+1(N 2O )、0(N 2)、-3(NH 3),这决定于硝酸的浓度和还原剂的强弱,总体上讲硝酸越浓,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HNO 3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典型例题】[例1] 将a mL NO 、b mL NO 2、x mL O 2混合于同一试管内,然后将试管倒插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x 对a 、b 的函数关系式f a b [()],为:( )A. ()/a b +2B. ()/23a b +C. ()/34a b +D. ()/45a b +解释:本题所涉及的是本章的一个考查热点,即氮的氧化物与O 2等体积混合,然后与H 2O 反应的问题,针对本题,根据两个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即可,如下: 4324223NO O H O HNO ++= 4 3 a m m a =344242223NO O H O HNO ++= 4 1b n n b =4x n m =+ ∴4/)3(b a x += 答案:C[例2] 某溶液中含H SO NO +--、、423三种离子,其中H 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7.0 mol/L 和2.0 mol/L ,取该溶液20 mL ,加入3.2 gCu 粉,加热使它们充分反应,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解析:依据阴、阳离子电荷相等,得:C NO C H C SO ()()()3422-+-=-=-⨯=7022030./././mol L mol L mol Ln Cu gg mol mol ()..=⋅=-32640051n NO mol L L mol ()./..330002006-=⨯=n H m o l L L m o l()./..+=⨯=70002014 反应为:382324322Cu H NO Cu NO H O ++=+↑++-+3 8 2 2224⨯. 0.05 0.14 0.06 x 可知H NO +-、3均过量,Cu 全部反应 ∴L x x75.04.22205.03≈⨯=点评:若本题根据383243322Cu HNO Cu NO NO H O +=+↑+()进行计算,将会误认为Cu 过量,由n HNO mol ().3006=计算出V NO L ().=0336。

本题应在分析清楚Cu 与HNO 3反应的实质:即8 mol HNO 3中只有2 mol NO 3-被还原,但8 mol H +全部反应,所以此题中n H n NO ()()+-≠3时,应列出离子方程式,代入Cu 、H NO +-、3进行过量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0.75 L[例3] 用金属铜制取Cu NO ()32,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反应途径,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从绿色化学角度(节省原料,减少污染)对你所列的反应途径进行分析,哪种途径较为合理? 解析: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节约原子)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本题在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找由铜制备硝酸铜的途径的基础上,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对这些途径进行分析评价,找出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制备方法。

解题时,思维先开放后收敛,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

(1)Cu Cu NO HNO 浓332−→−−()Cu HNO Cu NO NO H O +=+↑+42233222()()浓(2)Cu Cu NO HNO 稀332−→−−()383243322Cu HNO Cu NO NO H O +=+↑+()()稀(3)Cu CuCl Cu NO Cl AgNO23232−→−−→−−()Cu Cl CuCl +22点燃C u C l A g N O Cu NO AgCl 233222+=+↓()(4)Cu CuSO Cu NO H SO Ba NO 浓2432432−→−−−−→−−−()()O H SO CuSO SO H Cu 224422)(2+↑+∆+浓C u S O Ba NO Cu NO BaSO 432324+=+↓()()(5)Cu CuO Cu NO O HNO 2332−→−−→−−稀()222Cu O CuO +∆C u O H N O Cu NO H O +=+23322()比较上述五种制备方法,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即原料易得、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以及生产过程简单的有(5)。

点评:本题在制备Cu NO ()32时应先分析Cu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02→+价,再从Cu 的金属性上分析应加入强氧化剂从而打开思路。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一. 选择题:1. MURAD 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 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发展,因此三位教授荣获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下列关于NO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NO 可以是某些低价含氮物质的氧化产物B. NO 不是亚硝酸酸酐C. NO 可以是某些高价含氮化合物的还原产物D. NO 是红棕色气体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常白磷比氮气更易参与化学反应,所以磷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B. 砷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C. 氮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通式为HMO 3D. 氮族元素在其化合物中通常显示-++235、、价3. 在标准状况下,(1)HCl (2)NH 3(3)SO 2(4)NO 2分别充满容积相同的烧瓶做喷泉实验,都获成功,则生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 (1)(2)(3) B. (1)(2)(3)(4) C. (1)(2)(4) D. (1)(2)4. 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的作用的是( ) A. NO 与O 2反应生成NO 2 B. NH 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 N 2与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 3D. 由氨制碳铵和硫铵5. 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惰性气体,常含有少量的氧气和氮气,为了除去氮气和氧气,可把气体通过( )A. 灼烧的镁条B. 灼烧的铜丝C. 浓硫酸D. 一氧化氮6. 某共价化合物含碳氢氮3种元素,分子内有4个氮原子,且4个氮原子排列成内空的四面体(如白磷结构),每两个氮原子间都有一个碳原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