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课稿《黄河颂》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节课我选用下面教学方法:
说课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栏目为广大师生精心准备了《黄河颂》说课稿,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采用适合发展学生思维及素质教育要求的朗读法、启发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讨论学习法等。
另外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注重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精神的培养等。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实思量到学生在知识和本领上存在的差别,给差别条理的学生提出差另外要求,引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说教材
《黄河颂》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祖国为主题的。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的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黄河。
二、说目标
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
1.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并把这种感悟表达出来。
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同时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特把以下两点作为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信任》一课是新教材第十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只要是告诉学生“与美的结伴,和文明同行”。
《信任》这篇课文就是以故事形式呈现,写我的一次奇妙的购物
经历。
靠着一块简单的告示牌指路来到果园,带路去桃林的是狗,在摘了两篮鲜桃以后交钱时,发现躺在钱箱旁的是一只大花猫。
啊,一切都凭自觉。
一拨与一拨的顾客就这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在这件趣事背后,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3.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确定为: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并把这种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为: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法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我们也可以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整合能力,
并使之得以提高。
把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所以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
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
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四、说学法
引导学生在课前了解中国的现代国情——抗日战争部分,了解一些这个时期的一些作家,如田间、公木等。
积累一些这些名家对同一样的主题、同一样的情感不同样的表达方式(名篇、佳句)。
至于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整体阅读,我们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体会对文中精彩语句的品读,我们可以了解把这种情感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技巧;同时,通过阅读,我们还可以体会到汉语优美丰富的表现力。
这篇课文非常适合朗读,大声地朗读可以进一步加深文章对学生的感染。
五、说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欣赏搜集到的黄河照片,请学生谈观后感,
导入至抗战救亡的历史背景,请学生简单介绍抗战时期著名诗人(如田间、公木)及其作品。
2、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
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3、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4、问题研讨
①《黄河颂》中,哪个词是关键?
②请你找出“望”字统领的内容。
(配合自由朗读、体会)
③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④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万千条铁的臂膀”这些比喻?(配合自由朗读、体会)
⑤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5、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
习黄河精神
6、再朗读
[说明] 采用情境描绘法和矛盾分析法有利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从而更容易理解本文主题,而自主合作探究则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