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格的数据处理》教学设计【模板】

《表格的数据处理》教学设计【模板】

2、建立表格
①工具的选择:
同学们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完成建立表格?
手工
手工对于少数的数据来说还行,如果我有成千上百个数据要进行统计处理呢?不仅花费时间而且容易出错。
Word
虽然可以直接插入表格,但是不能直接将数据统计分析,不够全面。
这里我们要选择比较常用的Excel软件来进行。
②教师启动Excel软件,介绍表格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二、布置拓展任务
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表格数据处理技术,对某道题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处理的数据结果得出结论。
为了能全面的分析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完成第一题的数据分析,第二组的同学完成第二题,第三组的同学完成第三题。
教师可以做一下提示:
1、使用“筛选”功能筛选出各个选项的人数。
2、使用“公式计算”计算百分比
(4)认识到表格是处理数据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联系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用恰当的方法分析家用电器用电情况;
(2)能归纳利用表格处理数据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护学生对数据统计分析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在社会活动中学习和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态度;
①“自动求和”的操作方法
②函数的应用和书写规则
③使用公式计算的方法
任务二:对家用电器的工作用电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学生操作)
知识要点:
①“排序”有什么作用
②“排序”的操作方法
③如何设置排序条件
任务三:筛选出工作状态用电量大于或等于1.8度的电器,了解哪些家电用电量较大。(进行小组比赛,教师进行点评)
三、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作出评价。
四、同学们分析所得到的数据表明:中学生节约用电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大家想对中学生提出什么倡议呢?(节约用电做得好,省钱节能又环保)
教学对象
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多种渠道获取零散的数字信息,并加工整理成文本信息,能够独立完成基本需求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软件处理表格数据;
(2)掌握表格数据计算、筛选和排序的方法;
(3)学会分析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总结】
播放“地球一小时”公益广告
导入:同学们,你们是否了解:从2007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一个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这个行动在强化人们遏制变暖气候意识的同时,还倡导人们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引出课题: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浪费现象,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节电意识,某同学对“家电用电量”展开了调查,得到下面这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结合这组数据学习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除了表格上的这些家电外,常用的家电还有微波炉,现在若要在“电饭煲”和“电视机”之间增加“微波炉”的相关数据,应该怎么做呢?演示给学生看。
给学生布置任务,在“电脑”和“空调”之间增加“微波炉”的相关数据。
3、处理数据
任务一:统计一天中因所有电器待机而浪费的电量,了解浪费电的严重性。(教师演示)
知识要点:
(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的简单计算、筛选和排序。
教学难点
分析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探究学习——拓展研究——总结评价
教学资源
1、硬件环境:网络机房
2、软件环境:电子教室、Excel软件
3、准备资源(学习内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师课件,Word软件制作学生学案,准备好学习素材、视频素材等。
一、表格数据处理的过程
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1、明确任务
请问同学们,这组数据有什么规律?(横向看,可以直观的看出每种家电不同项目的数据;纵向看,可以直观的看出每个项目不同家电的数据。)
从这些规律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呢?家电的正常功率,工作用电情况,我们还能通过统计比较各家用电器的用电情况,了解家电在待机时浪费电的情况。这样也就明确了我们的任务。
《表格的数据处理》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课 题
表格的数据处理
教 者
湖北省团风中学——余异
教学内容
分析
《表格的数据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分,即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揭示客观事物随时间、地点、及其他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在本课之后,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和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相关内容,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成了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环节。
评价方法
采用“知识+技能+创意”评价体系、“过程+效果”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形式。
评价方法: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
学时
1课时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讲解】
【演示】
【提问】
【提问】
【演示】
【讲解】
【讲解】
【演示】
【演示】
【任务】
【总结】
【拓展】
【探究】
【评价】
③总结“排序”“筛选”的方法:选定数据区域→选择菜单命令→设置条件
4、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三个任务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在各种家电中,空调、洗衣机的用电量较大;
②一个普通家庭中处于待机状态的电器总共浪费的电量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尽可能少的使用空调和洗衣机)
一、导入:节约用电迫在眉睫,然而我们做到了没有呢?为此,某同学对“中学生节约用电现状”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3个问题,收到有效问卷30份,经整理后得到下列的表格数据。
知识要点:
①“筛选”有什么作用
②“筛选”的操作方法
③如何自定筛选条件
先做出来的小组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按照以下思路(使用的处理技术——操作方法——从数据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演示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
①“计算”“排序”“筛选”等技术的作用
② 总结计算的方法:选定目标单元格→输入公式或函数→确认
单元格: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
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
工作薄:工作薄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
③接下来要建立表格,考虑到数据量比较大,让学生打开教师提供的“数据表”后,(表格栏目结构本身就蕴含了数据间的某种关系,设计表格时应根据需要让表格能够更好地揭示这些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