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form详细设置
3.设置过程
3.1过程准备
3.1.1按“Autoform操作规范”进行工艺补充(如图所示),并进行拉延序的计算,拉延序的计算结果达到最佳时,方可进行后序的计算。
3.1.2将修边线(必要时将修边后的产品型以.igs格式输出以便在Autoform中计算整形和翻
边时提取修边线)、产品数型以.igs格式输出。
(4)Input Generator中的Tools对话框
3.2.3.2根据需要添加工具,在Input Generator中的Tools对话框[如图(4)所示]中选择Add tool,弹出如图(5)所示对话框。
(5)
确认后弹出如图(6)所示对话框:
(6)
选择工具的范围,点击Reference,弹出如图(7)所示对话框:
(8)Input Generator中的Process对话框
(9)
确认后弹出如图(10)所示对话框:
新增加一个修边(cutting)过程:此过程加在drawing过程后。按照图(10)旁的注释确定修边线。
(10)
新增加一个定位过程:
在增加了修边过程后,需要对制件进行定位,这时就需要在cutting后增加一个定位(position)过程。按照图(11)旁的注释,选择制件定位的位置。
3.2在Autoform中对整形过程进行设置:
3.2.1打开拉延序的.sim文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形过程的设置。
3.2.2打开几何构型(Geometry Generator)对话框,导入产品数型,导入过程如图所示:
(1)Geometry Generator对话框
(2)(3)
具体步骤为:
①打开Geometry Generator对话框,如图(1)所示;
选中Kinematic check only,进行运动关系检查,运动关系正确,方可以进行仿真计算。
(13)
Autoform中整形的设置过程
以S21项目中的一个产品为例,介绍在Autoform中设置整形的过程。
1.产品名称:左/右门槛后部本体,产品图号:S21-5101931/2料厚:1.2材质:ST12
如图所示:
2.此产品由(1)拉延、(2)修边冲孔、(3)翻边整形、(4)冲孔侧冲孔切断四序完成(左右件共模)。仅介绍第三序翻边整形的设置过程。
②在File的下拉菜单中选择Import[如图(2)所示];弹出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
③选择New Geometry,在地址栏中输入文件所在地址,单击OK。
3.2.3打开仿真参数输入(Input Generator)对话框,进行仿真参数设置。
3.2.3.1模具结构的运动过程
① 在进行仿真参数设置以前,首先要了解模具结构的运动过程。
翻边:向上翻边是通过上压料芯和下托料芯夹紧料与下模镶块的相对运动来完成的;向下翻边是通过上压料芯和下模压紧料与上模镶块的相对运动来完成的。
整形:整形是通过上(或下)模镶块与上压料芯(或下托料芯)的相对运动来完成。
②此产品需要向上翻边,且拉延修边后的产品型和翻边前的产品型不一致,因此在Autoform中进行仿真参数设置时要相应的增加上压料芯、上模镶块、下托料芯和下模镶块这些工具;同样,在运动过程设置中也需要增加修边、定位(制件)、闭合、成型这些运动过程(其中成型过程需要两个,分别为:翻边、整形的成型过程),先将修边后的产品型整形,再翻压料芯与下托料芯的闭合过程:
在增加了定位过程后,需要增加一个上压料芯与下托料芯的闭合过程,选择拉延中的closing过程设置,作为默认的过程设置。如图所示为设置的结果:
新增加一个整形成型过程:
新增加一个翻边成型过程:
运动过程检查:
Runstart simulation/view log…,弹出如图(13)所示对话框:
右键在数型上选择工具范围,按照图(7)旁的注释根据需要单击1或2或3确定所选工具的范围,最后单击OK确认增加工具。
(7)
如果需要继续增加工具,则按照上述方法添加。
3.2.3.3根据需要添加运动过程,在Input Generator中的Process对话框[如图(8)所示]中选择Add process step,弹出如图(9)所示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