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感觉异常有效3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感觉异常有效3例
旁压痛 ( 右>左) ,脐上悸。首先给予吴茱英汤,服 药后头痛未改善。 虚寒之象明显, 遂以温里祛寒为主, 从第 3日 起改服获荃四逆汤后, 症状迅速好转, 病情
逐渐稳定。
( 郭恒击摘译 )
病例 3 3 岁女性, : 9 主诉: 头痛、 心悸。 长期偏 头痛常服麦角胺等制剂,因反复发作而接受汉方治
药2 周后转阴,另一种服药 2 个月后转为阴性。 . 5
上述结果表明, 对于重度脑血管障碍后遗症的患
者, 补中益气汤可改善低下的免疫功能、 提高机体抵
上述 3 例感觉异常患者伴有的症状均有肩酸痛、 畏寒, 体型肥胖、 腹部皮下脂肪厚等, 舌、 脉、 腹证 也基本相同, 辨证均属于阳虚。 因此服用相同方剂会 奏效。对于阳虚型感觉异常的患者,上述形寒肢冷、 气不化水的体征和症状可作为选择黄蔑桂枝五物汤
解而停药。
数 (L) .5: 般正常 在5 以 本组患 1 X 1 L 00 一 0 值 0 上,
者服药前 P I N 均低于4 , 0 服药 6 个月后均升至 4 0以
上。 MR A MR A阳性的3 ⑤ S : S 例服药后 2 周至 3 个
月均转为阴性。 种 MR A阳性的患者, 2 S 其中一种服
周时,出现右头部剧烈疼痛、呕吐。 之后每月发作 4
或 5次,经前头痛加重、焦虑。脑电图、头部 M 1 7 ;
等检查未见异常。 四诊所见: 头痛、 恶心, 晨起头重, 头、肩、背部酸痛,睡眠质量差,畏寒以下肢明显,
改 用黄蔑建中 汤提取剂 1 。 个月后面部麻木基 8 6 酬
本痊愈而停药。
皮肤粗糙, 痛经、 且经期持续 1 周以上。 面色稍苍白, 声音无力。 舌质淡、 舌体胖大有齿痕、以舌根为中心 呈地图状薄白苔、 舌尖无苔, 脉稍沉细弱。 腹软,中
度心下痞硬,轻至中度脐旁压痛 ( 右>左) ,双侧中 度的腹股沟部压痛,脐上悸。治疗给予获等四逆汤,
病例2 5 岁女性, : 5 主诉两手麻木。 因两手麻木 被诊断为根管综合征,不同意手术而接受汉方治疗。
查体:两手掌侧从拇指至中指、无名指的挠侧麻木、
感觉迟钝, i l Tn 征和 Pan e hl 试验阳性。神经传导速 e
脉沉细弱稍紧。 腹软, 心下痞硬中度, 轻或中度的脐
股 沟部压 治 痛。 疗给予桂 枝获荃丸 (./ 与柴胡 6g ) 0d 加龙骨牡砺汤 (. ) 7 酬 并用, 5 服药后头痛有减轻倾
向。 因劳累偏头痛发作时, 加用吴茱英汤后症状缓解。 后出现搏动性头痛、 持续半个月以上, 伴有烦躁, 改 吴茱英汤为获荃四逆汤, 服药 3 天后偏头痛、 紧张型 头痛逐渐减轻。
的指征之一。
抗力、防止各种感染症的发生。 ( 杨成书摘译)
05 汉方治疗支气管哮喘2 〔 / 1 例 日〕林克美…/日 / 东医志一04 5 ().2^39 20, 3 - 5 2 5 3
指标, 观察仅用汉方药治疗的2 例发作性支气管哮喘
( 郭恒岳摘译 ) 运用最大呼气流速和指尖脉搏氧饱和度等检测
04 补中益气汤对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外周血淋巴 1
的疗效。
细胞和预后营养指数的影响 〔 日〕/ 北原正和/汉方 /
病例 16 岁男性, :8 发作性支气管哮喘。 因发热、
t 最新治疗二04 1 (),1 6 20, 1 8-8 3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意识障碍, 常因营养不良 及免 疫功能低下反复发作。 本次对意识障碍等重度后遗症
度 :正中神经右 4. /、左 4. /,尺神经右 8 ms 8 9 ms 2
6. / 4 ms 8 、左5. / 7 ms 3 。正中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四诊
所见: 两手麻木, 汗少, 肩酸痛, 小便困难, 下肢冷。 体型肥胖, 腹部皮下脂肪厚。 舌质淡红、 湿润、 苔微 白、 舌胖大无齿痕, 脉沉稍弱。 腹力中等, 脐旁、回 盲部和乙状结肠部压痛, 小腹不仁。 治疗给予黄茂桂 枝五物汤, 服用 1 周后指尖麻木感有改善倾向; 周 3
病例 2 5 岁女性, : 9 发作性支气管哮喘,曾服用 但哮喘反复发作。 本次因发热、 流鼻涕、 喘 胞: 结果: 细 服药前4 ①白 例超过1X L 3 神秘汤, O 9 , 1/ 0
万方数据
岁) ,包括脑出血 5例、脑梗塞 2 例,发病时间 3 -
1 5个月,均依靠经鼻饲或胃管给予营养液维持。其
中 3例从痰中检出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温降至3.C 次日 7 0。 8 早晨, 咳嗽减轻, 烦躁、 倦怠
基本消失,体温降至 3.C 7 0。因仍有喘息、脉浮紧, 5
( S) 1 MR A ,且 例有两种以上 M S 。 R A 经胃管给予
疗。 四诊所见: 偏头痛发作剧烈时, 从肩至背部冷感 明显, 头痛发作后心悸、 恶心, 白天头重, 肩背酸痛,
03 黄蔑桂枝五物汤治疗感觉异常有效 3 〔 / 1 例 日〕
古谷阳一…/日 / 东医志二04 5 () 1- 8 20, 1 .3^1 5 - 1 3 黄茂桂枝五物汤对某些感觉异常有效, 本次介绍
析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舌质红、舌体胖大、苔微白, 脉浮紧。 腹力中等, 脐旁有压痛。 诊断为上呼吸道因 病毒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 治疗之初, 因患者无 汗考虑为太阳病麻黄汤证, 给予麻黄汤 l 后未发汗, h
反而出现烦躁,故改为大青龙汤,服药 2 h后汗出,
运动麻痹患者 7 ( 6 例 男 例、女 1 例,年龄 2^7 1- 1
服药后身体有热感,1 周后头痛逐渐减轻。因经期仍
有肩酸痛、 头痛, 继续服用 2 个月。 之后未再出现严 重的头痛发作,病情稳定。
病例5 5 岁女性, : 2 主诉: 头痛、 肩酸痛。 四诊
所见: 头痛、头重、恶心,头、 肩及背部酸痛, 表情
抑郁、 烦躁,睡眠欠佳。 头痛发作时汗出、恶热、 足
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观察服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
恶寒、 无汗, 咳嗽伴喘息发作入院。 查体: 体温3. , 8' 0 C 脉搏 8 次/i 4 mn 。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胸部X线
检查未见异常。血象基本正常、C P稍高,血气分 R
胞、血清白蛋白以及预后营养指数 (N )的变化。 PI
对象与方法: 脑血管疾病后出现意识障碍及重度
5 例低于 1 / ; 00 0 匹 服药后5 例淋巴 细胞增多, 个 6 月后升至 1 I以 5% . 上。 0 另外 1 例升至2 L以 0% 0 上。 ③血清白 蛋白: 服药前为2^ 0A; 8 g 服药6 - L 4 个 月后7 例均升至3g 上, 0/ L以 其中6 例升至4g 0/ L以
痛等改善,停药后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病例 4 3 岁女性,主诉:头痛。2 岁妊娠 2 1 : 6 0
左侧面部自 觉疼痛、 麻木, 肩酸痛, 头部汗出。 体型
稍胖、腹部脂肪堆积。舌质淡红、 苔微白、 湿润,脉
沉、小、 稍弱。 腹力中等, 小腹不仁。 治疗给予黄蔑
桂枝五物汤,服用 2周后面部麻木和疼痛有改善倾 向;4 周后夜间麻木消失,睡眠好转;6 周后麻木减 至初诊时的 1%-2%. 0 0 4 个月后麻木明显好转,遂
3 例治疗验案。 病例 1 7 岁女性,主诉左侧面部麻木、疼痛。 : 0 带状疙疹后神经痛, 曾用各种西药治疗未见改善。 就 诊时查体: 左侧三叉神经支配区感觉迟钝。 四诊所见:
畏寒肢冷, 膝关节痛, 易早醒, 痛经, 便软、 次尼。 2 面色稍苍白, 声音无力,易疲倦。 舌质稍暗红、 舌体 稍胖大有齿痕、 无苔, 脉稍沉涩细弱。 心下痞硬明显, 两侧轻或中度的脐旁压痛 ( 右>左) ,脐上悸、心下 悸。治疗开始服用获等四逆汤,2周后症状改善,6 周后头痛未再发作, 痛经也明显减轻。 继续服用肩酸
底有热感。舌质暗红、 舌体胖大、苔微白, 舌下静脉
后两手麻木开始改善。以肥胖、 水肿、 排尿困难为治
疗目 并用防己 的, 黄蔑汤7 酬 , . 5 配合针刺补脾经治
万方数据
.31.
疗2 周后, 排尿改善, 麻木明显好转, 仅剩右手指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麻木,仍在治疗中。
例有增多 ; 药1 后白 倾向 服 个月 细胞均降 0 9 至1X L 1A 0 以 ② 细 服药 例低于1 A , 下。 淋巴 胞: 前6 50 L 其中 0 /
.3 . 0
型头痛。经用镇痛、肌松弛药后症状缓解。1 年后头
怒张,脉稍沉、实弦。腹力 4 ,中度心下痞硬,右 / 5
胸胁苦满, 轻至中度的脐旁压痛, 脐上悸明显, 右腹
痛再次复发,以左侧明显而就诊。 诊所见: 四 面色苍 白, 表情淡漠, 头痛、 起立时眩晕,声音无力,四肢 厥冷、 腰以下沉重感, 倦怠, 睡眠欠佳。 舌质稍暗红、 舌体胖大有齿痕、 舌中部呈地图状薄白苔、 干湿适中,
上。④ P I[ N 血清白蛋白值X1+外周血淋巴细胞 0
病例 3 7 岁女性, : 2 左腹股沟至臀部因带状疙疹 而麻木、 疼痛, 经综合治疗后稍有改善。 就诊时查体:
左腹股沟至臀部有皮疹斑痕, 伴有轻度触觉迟钝。 四 诊所见: 左腹股沟至臀部麻木、 疼痛, 肩酸痛, 手及
腰以下畏寒, 头部汗出, 排尿困难、 夜尿多。 体型肥 胖、腹部皮下脂肪厚。舌质稍淡白、湿润、苔微白、 舌轻度胖大有齿痕。 脉沉弱。 腹力中等, 脐旁有压痛, 小腹不仁。治疗给予黄蔑桂枝五物汤,I 周后症状无 明显变化;3周后,疼痛、麻木减轻,睡眠改善。1 个月后,疼痛、麻木明显改善。 个半月后因诸症缓 2
又改服麻黄汤, 但症状不仅未改善, 还出现口渴、自
补中益气汤提取剂(. )营养剂的 (5 , 7娜 用量及用法同
前, 未给予抗生素。 给药前后检查血中白细胞、 淋巴
汗,脉虚实相间,遂改为桂枝二越脾一汤,服药第
3 体温降至 3.C 喘鸣音消失, R 正常而出院。 d 6 0, 0 CP
细胞、血清白蛋白 及痰中M S . 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