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地理学教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学教案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家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

了解并掌握人文地理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

重点学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这些理论基础在主要生产部门中的应用。

本课程共54 学时。

目前采用的教材是由王恩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本课程将采用对话式、讨论式、讲授式及CAI 课件等多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

所授内容为今后学习部门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地理打下深厚的基础,并为应用遥感技术(GIS)打下地理基础。

二、正文注: 加横线的是板书内容第一篇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人文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熟悉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一节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象宣传一个英雄要从他的成长历程开始一样,我们学习人文地理也要从它的出身、家庭开始。

我们先来看一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开始,处于生存的需要和好奇心的驱使,人类就开始试图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因此,地理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

古人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

地理简单的理解就是地的理论。

而地就意味着空间,也就是研究空间的理论。

而这个空间不是数学或哲学的抽象空间,是具体事项充填的地表空间,空间中有各种具体的事物,是人文和自然要素的复合空间。

因此,1、地理学:就是研究地表物质的空间(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

从这个简单的概述我们也能发现2、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地表物质和区域空间日本地理学家千叶德尔于1966 年在《地域和自然》一书中对地表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

见表1可见在地表物质中,应该包括自然的地表物质和人文的地表物质. 这些研究要素与区域空间相对,我们称作物质要素;而区域空间我们则称作非物质要素。

物质要素:自然要素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人文要素--- 生物圈、社会圈非物质要素:空间------ 大小、形状、位置时间--- 变迁、进化从地理学研究的要素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跨学科的或学科间的一门学科,并自成一个独特的科学体系。

在地理学研究的这些要素中,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一定要明确:3、对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明A、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地表,不是任意抽象的空间。

B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地表空间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空间观点,要从区域入手,从局部到整体。

C由于这些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要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生态的观点。

就像现在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D 研究地理学还要有时间的观点。

注意研究地表物质的流动与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景观 形态的变化。

不管是地质构造的变化, 还是地表地貌的形成; 不管是环境的破坏和恢复, 还是生态环境的 演变,都要有时间的参与。

明确了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性后,我们不难划分出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二、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由于着眼点的不同,对于地理学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方法1、 普通划分方法:二分法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三分法 --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主要按照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不同进行划分的。

其中自然地理学主要包括:地貌、水文、 气候、土壤、生物、地质等,还有海洋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疾病地理学等。

而经济地理学 在早期是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文地理学主要包括: 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文化地 理、政治地理、旅游地理、历史地理学,以前还包括经济地理。

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 社会现象的不断复杂, 许多人类社会现象仅用简单的人文规律如民族, 习俗、 及自然因素的 影响等等去解释是解释不了的, 还需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阐述各种经济现象, 解释 经济地理中出现的布局, 地域变化等。

而且, 随着产业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不仅有农业地理、 工业地理、 还出现了交通运输地理学、 商业地理学、 消费地理学等给经济地理学进行了极大 的丰富。

因此,就有人认为经济地理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

这两种分法都各持己见,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她们的真正研究内容。

教材是采用三分法,即不包括经 济地理,是狭义的人文地理。

三分法理解的地理科学比原来的意义上的研究领域更加拓宽了, 从科学性质上看, 是自然与社会科学的汇合, 从研究的层次上看, 已经进入了一个完整的研 究阶段。

而我们的讲解则是采用二分法, 即将经济地理含在人文地理内。

而且通过讲解大家 也会发现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不可分割。

社会在不断进步,各种新的社会现象也不断出现,特别是在18 世纪,战争的大规模爆发,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战争的渴望 , 他们需要有更多为战争服务的科学知识。

因此, 为了适应人类多方面活动的需要, 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的科学水平,扩大地理学的 研究领域, 在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 又不断分化出许多独立的科学体系, 并不独吸收其他学 科的成果,形成新的科学分支。

其中包括2、 历史地理、行为地理、军事地理 历史地理包括历史自然、历史人文、历史地图等。

他们主要研究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

而行为地理研究的内容更加人性化, 它是地理学吸收行为科学、社会科学、 社会心理学、哲 学等方面的成果形成的新的分支学科。

主要探讨人类自身的感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于行 为地理学,钱学森老先生认为,他不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

他没有理论基础为依托。

军事地理学包括社会地理、 犯罪地理、 社区地理等。

这种科学体系的划分现在已不为人们认 同。

另外,随着生产的发展、区域问题的增多,地理学又发展起一系列应用科学,于是又形 成了以区域地理学、 理论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三个层次互补的完整的地理科学体系。

主要包 括:3、理论地理学 -- 应用地理学 -- 区域地理学 ------ -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 计量地理 遥感地理等- 国别地理 世界地理等理论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理论地理的发展必定会提高区 域地理的研究水平, 区域地理的进步又会丰富理论地理的研究内容、 扩大其研究领域、 提高 其研究水平。

为了适应人类生产的需要, 也为了使科学的研究成果更加适于应用, 对于地理学的划分, 又 出现了另一种划分体系:4、基础科学:地球表层学、自然地理学原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技术科学:数量地理、遥感地理、地理制图、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国土经济、城市学工程技术: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气象预报、灾害预报、地区发展战略策划等这些分法主要是针对地理学的用途,也是目前较新的一种分法。

这种分法对于促进区域地理的研究、提高理论地理和应用地理的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的空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个简单的定义告诉了我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现在探讨人文地理学的定义,进而确定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但是,由于科学发展的时期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

因此,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也有不一样的理解。

1、1980 年英国大百科全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

2、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人文地理学,又称人生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

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的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3、吴传钧院士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它的特点、结构和发展趋向。

4、张文奎先生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区域系统,研究人文事象的空间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这几种定义对于人文地理学的描述可以说是越来越详细,这主要是因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

从简单的研究人文事项的空间特征,到对这些人文事项进行预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完全朝着为人类服务的方向前进。

因此,学习人文地理学不光是专业的需要,对于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上面专家的描述,我对人文地理学也有一个描述。

简言之就是研究人文事项区域系统的科学。

这里要强调人文事项不包括全部的人文现象。

主要是研究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作用。

从区域的观点入手,研究人文事项的空间分布规律、发展变化过程,及预测未来。

9页例子。

决定这些人文事象分布和变化,主要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而人类的科学行为实质上是决定人文事象合理分布的决定因素。

因此,人文地理学是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当然,区域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对地表人文事象分布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的制约因素也是非常强烈的。

所以人文地理学不同于一般人文科学,它是地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与自然地理学组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的特殊的人文科学。

确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也就确定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文事项在区域空间中的变化规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科学,具有地理学所独有的特性。

二、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统一性,人文地理学兼有地理学的科学特性又有它的社会科学性。

他的主要特性就是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预测性和社会性(阶级性)。

其中,区域性是地理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

(一)区域性日本的地理学家浮田曲良曾经说过:要用一句话表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区域。

正如书上所说,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其他人文科学就在于他的区域研究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人口地理学区别于人口学、民族地理学区别于民族学、历史地理学区别于历史学就在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上。

我们研究地理学,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首先都要选定一定的区域,从区域的角度选定一定的规模,从而确定我们的研究对象。

1区域角度;微观------ 规划理论中观―――区位理论宏观―――地缘理论微观角度进行单体的规划,比如兴建的各个住宅楼,就是以微观的角度,运用规划的原理对小区进行设计,从而使小区的建设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

中观的角度比如对整个长春市进行的研究,研究它的产业结构、民族的构成、发展的方向、未来的目标;对吉林省农业发展的计划等都是从中观的角度运用区位的理论进行研究。

宏观尺度主要运用地缘理论,如地球村的概念就是从各国、各大洲的角度通过建立彼此的联系使全球成为一个整体。

提到区域,他是人文事项具体分布的空间,是具体实体存在的方式。

2、区域域面:是指整个区域的幅员范围节点:是指由于地表物质分布的不均衡性所产生的聚集区域,是区域内部具有个性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