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18
19
2)体腔囊法 后口动物是以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
胚胎发育时期的原口封闭或成为动物的肛门,口是 重新形成的动物。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 动物。
20
• 体腔:根据体腔的有无
21
4、神经胚
22
5 .胚层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外胚层:分化成皮肤的上皮及其衍生物、
神经组织、感觉器官和感觉细胞。消化系统的前 肠和后肠。
30
生理、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等
31
• 1、物种:可以相互杂交 • 种的标准有:(1)两个种之间有明显差
异,不能有中间特点的个体;(2)生殖隔离: 两个种之间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杂种 后代,或产生的杂种后代不具有正常的生育能 力。
(3)地理隔离:相似 的两个种的分布区 必须是不连续的。
32
由囊胚层的部分细胞 经过增殖后移入到囊胚腔 内,然后经过分裂形成内 胚层。以这种方式形成的 原肠胚,开始无原口,以 后在胚的一端形成。如: 水螅类
16
3) 内转法:如两栖类、鸟类 4) 外包:如两栖类和某些腹足 类 5) 分层:如某些水螅类和水母 类
17
3、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1)端细胞法 原口动物是以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以裂体腔法 形成体腔的。胚胎发育时期的原口后来直接或间接成 为动物的口,如:扁形、原腔、环节、软体、节肢动 物等
提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 多细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44
3、五界分类 196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
界分类法:
1)原核生物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细菌 2)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 3)真菌界 4)植物界 5)动物界
45
1)原核生物界 立 克 次 体
如:大蜍蟾 Bufo bufo gagarizans Cantor 属名 种本名 亚种名
39
3、生物分类等级
界(Kingdom) 动物界
门(Phylum) 脊索动物门
纲(Class)
鸟纲
目(Order) 雀形目
科(Family) 文鸟科
属(Genus) 麻雀属
种(Species) 麻雀
40
41
二、动物的系统发生(生物的分界) 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但每
受精指生殖 细胞形成、两性 生殖细胞结合的 过程。
5
卵裂:受 精卵经过多次 分裂形成很多 细胞的过程。 分完全卵裂和 不完全卵裂。
6
1)完全卵裂:整个受精卵都进行分裂,多见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卵。 等裂:分裂球大小几乎相等的卵裂方式,如:文
昌鱼、海胆.
7
8
不等裂:动物性极的分裂球较小,植物 性极的分裂球较大,如:海绵动物、蛙类
例如:Culux sp. 即为库蚊属的某种蚊子
37
属名的更改:学名的属名更改后,在学名 的初定名人姓氏上加括号 例如 池鹭的原学名
Buphus bacchus Bonaparte 更改后为
Aedeola bacchus (Bonaparte)
38
(2)亚种的命名-三名法
写亚种名时在种名之后加上亚种名,构 成三名法。
例:骡<— 公驴×母马 杂种优势:抗病耐劳,挽力持久,寿命长于亲代
33
2、生物的命名 (1)种的命名-双名法
瑞典人:林奈 (Linnaeus)
34
双名法:属名(主格名词 、单数)+种本
名(形容词或定名人或者说地方名)+定名人,
并且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 如 :大变形虫为Amoeba proteus Pallas.
46
支 原 体
47
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 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 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42
1、 二界分类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生
物分为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43
2、 三 界分类 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Haeckel)
人为分 类:根据生 态类群和形 态特征。如 鸟类的生态 类群。
26
自然分类:是以动物形态上或解剖上的相似性和 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 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 然类缘关系,称为自然分类系统。
27
28
形态学:形态特的不同 比较胚胎学:
29
比较解剖学: 古生物学:化石

意大利蜂为Apis mellifera Linnaeus
35
书写规则: 印刷体:学名用斜体排版 命名人姓氏用直体排版 黑斑蛙 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
手写体:学名下加下划线 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
36
当某个研究对象的种本名尚未确定时: 用 属名+sp. 表示
13
2、原肠胚的形成:原肠胚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内、外两个胚层,具与外界相通的原口(或
称胚孔)
外胚层
囊胚腔
原肠腔
内胚层
胚孔(原1口4 )
1)内陷法:原来 动物极的细胞在外 层,为外胚层。原 来植物极的细胞在 内层,为内胚层, 陷入处为原口。如: 海胆、文昌鱼。
15
2)内移法(ingression, 移入法)
中胚层:分化成结缔组织、肌肉组织、排 泄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
内胚层:分化成中肠、消化腺,大多数脊 索动物的呼吸系统及与之相连的各种腺体。
23
作业: 概念: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试述外胚层、中胚层及内胚层分
化成哪些器官、系统。
24
第三章 动物的类 群及多样性
25
第一节 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一、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9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受精卵仅在不含 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盘裂:分裂只限在 不含卵黄一端(胚 盘),如:乌贼、 鸡。
10
表裂:分裂只限于卵表面, 如:昆虫卵
11
二、动物发育的阶段划分 1、囊胚
当卵裂到128—256 个细胞时,分裂球排列 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 为囊胚。内为囊胚腔。
12
第二章 多细胞动物 的胚胎发育
1
目的和要求:掌握动物发育的一 般规律及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重点和难点:原肠胚、中胚层的 形成
教学方法:归纳、讲述、启发式 教学
2
本章授课内容
• 动物发育的一般规律 • 脊椎动物个体发育的模式动物 • 生物发生律
3
第一节 动物发育的 一般规律
4
一.卵细胞的极性、卵裂的形式和体腔 1、卵细胞的极性 2、卵细胞受精 后即开始分裂、 发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