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第3章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中胚层:首先形成脊索,随后形成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
后来分化成真皮及其衍生物、肌肉、结缔组织、骨 骼、血管、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大部分等。
内胚层:分化成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
排泄器官和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思考:何谓嵌合体,技术要素是什么?
蛙的一生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总结 受精卵
(动物半球细胞分裂快、细胞小、细胞多) 卵裂
幼虫须经一系列的变化才能发育成为成虫的发育 方式。根据幼虫的发育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不完 全变态和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 低等昆虫的发育由受精卵变为幼虫再发育为
成虫,不具蛹期。
完全变态: 动物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时期。
金凤蝶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第一节 胚前发育 — 配子发生
至胚胎成熟,从卵膜中孵出或从母体中娩出的 过程。
胚后发育: 幼体从卵膜中孵出或从母体中娩出后,经过生长
发育成为成体,再经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直接发育: 幼体从卵膜中孵出或从母体中娩出后,其外部
形态和内部结构和母体没有太大差别,只是性 成熟和体成熟的程度不同。
变态发育: 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相差较大,
胚 的 发 育
囊胚 (具囊胚腔)
动物半球细胞外包 植物半球细胞内陷
原肠胚 (具原肠腔、三个胚层、胚孔)
组织、器官分化 系统形成
( 变 态 发 育 )
胚 后 发 育
幼体 (从卵膜中孵化或母体生出) 温度等外界因素 成体
作业:
1.名词解释 系统发育、个体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直接发育、 变态发育或间接发育、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真体腔、假体腔 2.动物卵裂的类型有哪几种?卵裂后期形成的囊胚有几种类型? 3.原肠胚形成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形成方式有哪几种?一般单独发生 吗?如不是,试举例说明。
4、盘状囊胚 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等典型的端黄卵进行 盘状卵裂,形成盘状的囊胚,盖于卵黄,称为盘状囊胚。
四、原肠胚的形成 1、 原肠胚形成方法 内陷
囊胚植物极细胞向 内凹陷,形成两层 细胞。内层为内胚 层,内胚层围绕的 空腔即原肠腔。
内移:囊胚的一部分细胞移入 内部,形成内胚层。 分层:囊胚细胞分裂时,细胞沿 切线方向分裂,从而形成内外胚 层细胞。
二、卵裂
1、受精卵的构造及类型
初级卵母细胞中积累的各种物质数量和分布不同(特别是卵黄物质), 卵内物质发生了重排,因而产生了极性。
多黄卵:如乌贼的卵、鸡卵、蛙卵 中黄卵:昆虫卵 少黄卵:或称均黄卵,如海胆、文昌鱼的卵
2、受精卵的极性
卵黄物质的存在,使受精卵具有极性,卵黄分布少的一 端为动物极,卵黄多的一端为植物极。
内转:盘裂的囊胚,分裂的细胞边缘向内转, 再伸展成为内胚层。
外包:动物极端的细胞逐渐向下将卵黄多、不能 内陷的植物极细胞包围。
★ 通常,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方法同时进 行。
外包和内转 一起进行
2、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
(1)最早形成的中胚层
(2)假体腔的形成
3、真体腔的形成
端细胞法(裂体腔法)
体腔囊法(肠腔法)
4.简述高等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划分。
5.真、假体腔之间有何差别? 6.中胚层形成的方式有几种?其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拓展交流作业:
资料查询,复习和巩固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预习 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 1、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标记性特点; 2、涡虫适应自由生活的体征; (和同一个门类的寄生种类比较) 3、猪带绦虫的生活史及其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4、猪蛔虫的生活史及其适应肠道生活的特征。 (突出假体腔的功能) 5、细说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的重要地位。 6、扁形、线形和环节动物一步步的复杂化的进程。
精子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子发生
第二节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一、受精
精子和卵子各自的单倍体基因组相融合形成二倍体合子的事件。 始于细胞膜的接触,止于细胞核的融合。
1、顶体反应:
精子获能后,在雌性生殖道内借其尾部的摆动,随精液向子宫、输 卵管方向移动,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卵子相遇,顶体膜与细胞膜部分 融合形成小孔,顶体酶释放,精子顶体此种变化称为顶体反应。
2 卵子的激活: 精子一旦接触卵子,卵子本身就开始方式一系列深刻
的变化,如阻断多精子进入,启动蛋白质合成及DNA 复制等。
3 雌雄原核的形成和融合:
精子(核、线粒体、中心粒)进入卵细胞后,核膜破裂,染色质 松散,破碎的核膜和松散的染色质重新聚集形成雄原核,在中 心粒的作用下向雌原核移动。两者相遇后,核膜融合,形成受 精卵。
1、腔囊胚:均黄卵或少黄卵经多次全裂,形成皮球状的囊胚, 中间有较大的囊胚腔,这种囊胚叫腔囊胚。凡全裂又等裂的 类型,都形成腔囊胚。
2、实心囊胚 有些全裂卵,由于分裂球排列紧密,中间 没有腔,或者分裂初期尚有裂隙存在,以后被分裂球挤 紧而消失成为实心球体,这种囊胚称为实心囊胚。水螅、 水母,某些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囊胚属此类型。 3、表面囊胚 中黄卵进行表面卵裂,到囊胚期由一层分裂球 包在一团实体的卵黄外面,没有囊胚腔。如昆虫的囊胚。
3、卵裂方式
受卵黄物质多少的影响,可将卵裂方式分为:
完全卵裂
不完全卵裂
均等卵裂(等裂),如海胆、文昌鱼卵
不均等卵裂(不等裂),如蛙卵
盘状卵裂(盘裂),如乌贼、鸡卵
表面卵裂(表裂),如昆虫卵
完全卵裂
不完全卵裂
三、囊胚的形成
由于受精卵类型不同,分裂方式不同,因而形成的囊胚 态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 形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有关发育的一些概念
系统发育: 动物界中,动物由低等向高等、由简单向复杂
的进化发展过程。
个体发育: 动物由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发育成胚胎,成
熟的胚胎从卵膜中孵出或从母体中产出后,经过 生长发育成为成体,再经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胚前发育: 指精、卵相互接触到雌雄原核完全融合的过程。 胚胎发育: 受精卵经过卵裂,到囊胚、原肠胚的形成,直
作用 促进了消化、循环、排泄、 有运输和流体静力骨骼 生殖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作用 发展
五、神经胚的形成
蛙的神经胚
第三节
胚层分化与器官建成
动物的不同胚层最终奠定了组织和器官的基础。
三个胚层在高等动物分别如何分化?
外胚层:主要分化成表皮和所有表皮层的衍生物,还分化出神
经系统、主要的感觉器官、消化道的前后两端。
无体腔结构
中胚层 肌肉
真体腔结构示意图
假体腔结构示意图
3、真、假体腔之区别
真体腔 部位 都位于消化管和体腔之间 假体腔
来源 中胚层包围的体腔
结构 有中胚层来源的体壁肌肉 特点 层和脏壁肌肉层; 中胚层形成的体腔形成
只有中胚层来源的肌肉 层; 无体腔膜; 无孔道和外界相通; 无肠系膜;
一、生殖细胞的一般发生过程 增殖期(性原细胞经过多次有丝分裂) → 生长期(部分性原细胞开始生长,体积增大,成为初级性母细胞) → 成熟期(初级性母细胞经过两次成熟分裂,最后形成精子或卵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子发生
精细胞成为精子: 细胞核:染色体致密化(清除与遗传信息无直接关系的物质, 如RNA,非组蛋白) 细胞质:顶体形成; 中心粒位于核后与顶体相对的位置(近端和远端); 线粒体汇集,螺旋状包在基粒和轴丝外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