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学员版)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学员版)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主讲:恩师教育 陈老师 2017年11月
前言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
2
课程纲要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解读 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三、客户投诉处理 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3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解读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的与 意义 (二)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三)建立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 (四)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为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 理声誉风险,完善全面风险 管理体系,维护市场信心和 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 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指引。
28
(二)声誉风险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 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事件是指引发商业银行声 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重大声誉事件是指造成银行业重大损失、市 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
2、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实行客户投诉源头治理, 定期分析研究客户投诉、咨询的热点问题,及时 查找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从运营机制、操作流 程、管理制度等体制机制方面予以重点改进,切 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监管要求 行内要求
49
课程纲要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解读 二、商业银行舆情风险管理 三、客户投诉处理 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金融机构应当将保 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 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 中统筹规划,落实人员 配备和经费预算,完善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 作机制。
(三)建立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
金融机构应当对金融 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及专业 复杂程度进行评估并实施 分级动态管理,完善金融 消费者风险偏好、风险认 知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制 度,将合适的金融产品和 服务提供给适当的金融消 费者。
13
案例3:强制客户到ATM办理现金汇款案
14
4、保障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金融机构不得设置违 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 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 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 排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 不得限制金融消费者寻求 法律救济途径,不得减轻、 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 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 事责任。
4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的与意义
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 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金 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 者。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 保护工作,是防范和化解 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对 提升金融消费者信心、维 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具有积极意义。
(二)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54
(五)个人贷款强行收取理财顾问费案
案情简介 处理过程 法律分析
案例启示
55
THANK YOU
5 7
特征:突发性、衍生性、难计量、影响广、传播快。 影响因素: 1、发生金融犯罪案件。 2、引发民事诉讼案件。 3、可能招致公众投诉的事件。 4、银行内部问题。 一是内部管理体制。 二是对待员工的态度。 三是高管人员的道德操守。 5、行政机关的负面评价。 6、权威机构评级降低。 7、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 传播途径 :1、舆论媒体曝光 2、市场传言 3、公众事件
15
案例4:贷款业务搭售ETC卡
16
5、保障金融消费者依法求偿权
金融机构应当切实履 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主 体责任,在机构内部建立 多层级投诉处理机制,完 善投诉处理程序,建立投 诉办理情况查询系统,提 高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质 量和效率,接受社会监督。
17
案例5:为充分揭示保险特点和风险索赔案
(七)投诉管理制度
接受投诉的电话、 客户意见箱/客
窗口、人员
户意见簿
回复时间
(八)投诉管理制度
有效处理客户投诉量
客户投诉处理时限
投诉处理的要求
监管要求:《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业金融机 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工 作的通知》: 1、投诉处理应当高效快速。处理时限原则上不得 超过十五个工作日。情况复杂或有特殊原因的, 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个 工作日,并应当以短信、邮件、信函等方式告知 客户延长时限及理由。
50
(一)儿子恶意透支致母亲要求冻结信用卡案
案情简介 处理过程 法律分析
案例启示
51
(二)ATM”吞钞“案
案情简介 处理过程 法律分析
案例启示
52
(三)“植物人”存折丢失致近亲属难以取出存款案
案情简介 处理过程 法律分析
案例启示
53
(四)利率宣传误导消费者案
案情简介 处理过程 法律分析
案例启示
9
案例1:自助设备取款致财产损失案
案情简介 处理过程 法律分析
案例启示
10
2、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金融机构应当以通 俗易懂的语言,及时、 真实、准确、全面地向 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 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 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 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 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 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 传。
7
(四)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1、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 2、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3、保障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4、保障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5、保障金融消费者依法求偿权
6、保障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 7、保障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 8、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8
1、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 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金融 机构应当审慎经营,采取严格的内控措施和科学 的技术监控手段,严格区分机构自身资产与客户 资产,不得挪用、占用客户资金。
11
案例2:银行未履行告知义务扣年费案
案情简介 处理过程 法律分析
案例启示
12
3、保障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金融机构应当在法律 法规和监管规定允许范围 内,充分尊重金融消费者 意愿,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 品或接受金融服务,不得 强买强卖,不得违背金融 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 务,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 条件,不得采用引人误解 的手段诱使金融消费者购 买其他产品。
(三)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应对与处置策略 “五有”原则
应对与处置策略
萌芽阶段要及时沟通 发展阶段要快速阻断 爆发阶段要正面引导 消除阶段要密切关注
“五有”原则
有制度 有意识 有监测 有培危机公 关的概
念
危机管 理三法
则
如何危 机公关
危机公关的概念
危机公关是指社会组 织预防、监控潜在的危机 ,有效地控制、处理已爆 发的危机,使良好的公共 关系状态得以恢复或维持 的一系列公关活动的总称 ,其根本目的是保障社会 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公 共关系状态不受或少受影 响,从而保障社会组织的 生存和发展环境,使危机 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
将投诉变为机遇原则
(四)大堂经理投诉管理职责
出现矛盾冲突或纠纷苗头时 客户产生异议或不满情绪时 客户评价为一般或不满意时 设备或系统发生运行故障时
客户对网点提出意见建议时
(五)现场投诉处理流程
投诉受理 调查核实 据实处理 答复反馈 投诉整改
分类保管
(六)投诉处理的技巧和要点
对客户表示欢迎和认可 倾听客户的问题并进行移情思考 不要自行处理-微笑并保持冷静 提问 给予反馈 总结—确认问题 解决问题 感谢客户并真去其他销售机会
24
案例8:银行泄露客户个人信息引发纠纷案
25
课程纲要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解读 二、商业银行舆情风险管理 三、客户投诉处理 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26
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一)背景简介 (二)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 (三)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四)危机公关及媒体公关
27
(一)背景简介
7、保障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
金融机构应当尊重金 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 族风俗习惯,不得因金融 消费者性别、年龄、种族、 民族或国籍等不同进行歧 视性差别对待。
21
案例7-1:投诉银行消费歧视案
22
案例7-2:因银行柜员不知晓民族语言致业务不能正常办理案
23
8、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 各个环节加强消费者信息 保护,未经消费者授权, 不得向第三方机构或个人 提供消费者的姓名、证件 类型及证件号码、电话号 码、通信地址及其他敏感 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 不得以各种形式向其推送 各类服务和产品信息,保 障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18
6、保障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
金融机构应当进一步 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积 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 及活动,开展广泛、持续 的日常性金融消费者教育, 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 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 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 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诚实 守信意识。
19
案例6:风险提示不足金融机构应担责案
20
危机管理三法则
海恩法则 蝴蝶效应 墨菲定理
如何危机公关
案例分享
东亚银行挤兑风波危机 公关处理。
应急措施
筹措资金 保持沟通 拜访部门
媒体支持
经验借鉴
预警系 统 危机处 理 认真总 结
课程纲要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解读 二、商业银行舆情风险管理 三、客户投诉处理 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39
三、客户投诉处理
客户意见表达渠道 客户投诉的原因 现场投诉处理原则 大堂经理投诉管理职责 现场投诉处理流程 投诉处理的技巧和要点 投诉管理制度 投诉处理的考核
(一)客户意见表达渠道
电话类
转办类
现场类
信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