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PPT课件
乙: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 )
丙: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温暖气流(极地东风)与来自副热带高 气压带的寒冷气流(盛行西风)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
(× )
.
12
寻 找 规 律 , 帮 助 记 忆
.
13
问题回归
西风带多风暴的原因
中纬地区的西风带非常强劲。在中纬地区来自高纬的 冷空气和来自低纬的暖空气在此交汇,使得西风带很 不稳定,尤其是在海洋上多出现风暴天气。特别是在 南半球中纬地区,强劲的西风更为明显。
B.空气堆积 下沉而成
C. 空气膨胀 上升而成
D. 相对低气压带 (气流上升而成)
B
副热带高 气压带
C
赤道
极地
低气 成因 高气
压带
压带
A
副极地 低气压带
D
.
9
气压带的成因归类: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 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1)变化原理: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风的扩大版”)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相对称为热
源形成低压区,海洋成为高压区 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相对称为冷
源形成高压区,海洋成为低压区
.
26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大陆冷高 压切断,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 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 水热分布。
.
7
气压带形成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 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 带
极地高气压带
.
60°N 30°N 0° 30°S
60°S
8
A. 空气冷却收 缩下沉而成
我国南极考察船在经过南太平洋时,船员们都要提心 吊胆好几天,因为船要过一个狂风暴雨、巨浪滔天的魔 鬼西风带。为什么南半球海洋上有这样一个西风带?
.
1
(三)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 成
.
2
热力环流
冷
热
.
3
(一)大气环流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被称为大气环流。
.
4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66°34´S
.
17
小试牛刀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
布正确的是 ( C )
A
B
C
D
答案解析
我国白昼时间最短的时候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
压带、风带南移,另外注意风带中的信风、西风的方向。A、D
两项明显不对,B选项中的风向应该是西北风。
.
18
太阳辐射
受热 不均 高低 纬间
单圈环流
课堂小结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形 成
(近地面)气压带风带
.
19
1.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高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 B.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容易成云致雨 C.所有气压带都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 D. 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2.能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C )
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1月偏南
冰岛 低压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27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7月份,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大陆热低压 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7月偏北
亚洲低压 或称为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来自基本呈带状分布极 地东 风
60°
副极地低 气压带
中纬 西 风
30° 叶佳︱制作
副热带高 气压带
夏至
低 纬信风
春分
秋分
春分
冬至
.
0° 叶佳︱制作
赤道低 气压带
16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
夏至日
春分日
冬至日
66°34´N
23°26´N
0°
移动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就23°北26´半S 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
22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亚洲高压或 蒙古-西伯利 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23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亚洲低压 或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
24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海陆气压为什么季节有别?
低
高
夏季
高
低
冬季
.
25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14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 地球要自转
2.2太.假阳设直太射阳点直的射南在北赤移道动 3.假设地表性质均一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间冷热不均和地转
偏向力,且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
15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示意图
这就导致气压带和风带也随太阳 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而移动。
90° 极地高 气压带
冷
北极
假设:①地球表面均匀
北极
②地球不自转
思考:
赤道
赤道
在赤道与极地间会存 在怎样的热力环流?
热
南极
单圈闭合环流
.
5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为例)
①地球表面均匀
②地球自转
极锋
③
极地
三圈环流
②
60° N
①
30°
低纬上空
N
赤道
0°
①低纬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
6
极锋:极地气团和热带气团之间的半永久性的锋。 成因:副极地低压带由西风(暖)和极地东风(冷)相遇, 形成锋面后,西风的暖气团上升而成,在极地附近为极锋, 由于极地风势力较强,因此属于冷锋。
.
10
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 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 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60°N 中纬西风带 30°N
东北信风带 0°
东南信风带 30°S
中纬西风带 60°S 极地东风带
.
11
有关风带的说法
甲:每一个风带都位于一个高气压带和一个
低气压带之间,近地面大气由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 √ )
.
20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 地球要自转 2.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33.. 假地设表地性表质性不质均均一一
.
21
观察课本图2-1-13和图2-1-14中1月与7月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回答:
1、地球有了海陆分布后,气压带还完整存在 吗?同一时间,陆地和海洋气压分别怎样变 化?为什么?
2、南北半球气压变化特征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
28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2)对气压带的影响: 使带状分布的气压带(三圈环流)被分割
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北半球陆地面积广,海 陆热力差异大,气压带基本呈块状分布;1月 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7月份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 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气压带基本 呈带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