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习题(含答案)

苏武传(习题)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空自苦亡人之地D.凿地为坎,置煴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攀、招供 B.会.论虞常 会:会同 C.会论.虞常 论:判罪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宜皆降之. D.⎩⎪⎨⎪⎧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A.因厚赂.单于 B.其一人夜.亡 C.反欲斗.两主 D.天雨雪.,武卧啮雪 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见犯乃死,重负国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皆为陛下所成就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武传》中写匈奴单于为了胁迫苏武投降,把他关在大窖里,断绝食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武传》中写苏武被关囚,为了活着吃雪吞羊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武传》中写匈奴单于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边,为了不让苏武回去,提出了一个让公羊产子的荒谬条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②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③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④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出两个句子。

大气者的人生,淡泊名利,威武不屈。

面对锦衣玉食,苏武不改其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志字子道,初辟..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

成都王(司马)颖之镇邺也,爱其才量,委以心膂遂为谋主。

齐王(司马)冏起义,遣使告颖。

颖前锋都督赵骧为(司马)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

志曰:“今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

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颖从之。

及伦败,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颖纳之,遂以母疾还籓,委重于冏。

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

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

乘舆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迎帝。

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

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

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

志复劝颖早发。

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

及使呼入,道士求两杯酒,饮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

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间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

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帝曰:“甚佳。

”于是御犊车便发。

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

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与百姓同其休庆。

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

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

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

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节选自《晋书·卢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B.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C.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D.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辟”指初次授予官职,其中“辟”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有“授”“拜”等词语。

B.“武贲”即虎贲,是对勇士的一种称呼,常常指守卫王宫、护卫君主最勇猛精锐的兵士。

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赦书”是皇帝用来传达任官封爵、告诫臣僚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书,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志才华出众,气量不凡。

在邺城时,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卢志才华出众,便给予他重任。

B.卢志富有主见,精于用兵。

在部队作战失利之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关于用兵的奇谋。

C.卢志善于劝谏,深谋远虑。

他曾劝谏司马颖,要暂避齐王的锋芒并推崇齐王,慢慢博取民心。

D.卢志临危不乱,忠于君王。

在战乱中,卢志多次沉着冷静地带领着忠贞不渝的将士护卫皇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D [A项,“旃”通“毡”;B项,“去”通“弆”;C项,“亡”通“无”。

]2.【答案】D [D项,阴:暗地里。

]3.【答案】D [A项,介词,因为/介词,把。

B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

C 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们。

D项,均为连词,即使。

]4.【答案】C [C项,与例句皆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名词作动词;B项,名词作状语;D项,无活用。

]5.【答案】C [A、B、D三项都是被动句,C项是定语后置句。

]6.【答案】(1)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2)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挑拨天子和单于的关系,(从旁)观看祸败。

(3)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7.【答案】(1)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2)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3)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8.【解析】本题考查了语法、用词、标点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段,反复推敲,找出文中语法、用词、标点这三方面的不妥之处。

【答案】①“汉书”应用书名号;②“它记述了……不辱使命”,缺少宾语,可以在后面加上“的事迹”;④语序不当,“经常”应放在“运用的”前面。

9.【解析】首先选准人物形象,然后按照该人物的具体表现,用“面对……,……不……”的句式组织答案。

【答案】(示例)面对荣华富贵,文天祥不变其节面对封官拜爵,关羽不为所动10.【答案】B [“俱”修饰“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

其他结合句意断句,“今宜因太妃微疾”的意思是“现在最好凭借太妃有小病为由”,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11.【答案】C [“‘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有误。

黄门,官名。

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

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

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12.【答案】D [“忠贞不渝”有误。

原文中多次出现表示“士兵溃散”的语句,比如“俄而众溃”“而人马复散”。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两句中的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且”译为“况且”,“更”译为“再次”,“倍道”译为“兼程”,“此……也”判断句。

(2)“去”译为“离”,“而”译为“但”,“一朝”译为“一时”,“奉”译为“护送”。

【答案】(1)况且打仗怎能无胜负,应该再次选择精兵,连夜兼程,出乎贼人的意料,这是用兵的奇谋。

(2)贼人离邺城还有八十里,但士众一时惊散,我现在想要送陛下回到洛阳。

【参考例文】卢志字子道,最初征用为公府掾、尚书郎,外任邺城令。

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时,喜欢他的才量,委以心腹,于是成为谋主。

齐王司马囧起兵,派使臣告诉司马颖。

司马颖的前锋都督赵骧被司马伦打败,士兵惊恐,多数人主张退保朝歌。

卢志说:“如今我军失利,敌人刚胜,必定放松警惕而骄横,如果按兵不动,三军害怕失败,我担心不可用。

况且打仗怎能无胜负,应该再次选择精兵,连夜兼程,出乎贼人的意料,这是用兵的奇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