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的种植技术
播种时间
早春露地青菜适期播种非常重要,播种过早,受外界低温条件影 响,容易造成寒害、沤根、烂根、抽薹的现象。播种过晚,会造成 上市推迟,产品质量差 ( 主要因为温度过高 ) ,降低经济收入。露地 生产一般在 3 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直播方式。
播种步骤
一、选择良种
要选择优质、抗病、高产、耐抽薹的品种,如小青翠、华冠、京 绿二号等。
采收
青菜的采收期根据品种特性,栽培季节及市场需要而定。秋播小 青菜 30-40 天即可采收,充分长大要 50-60 天,冬春播的则要 100 天以上,可以间拔采收或一次性采收。
常见方法
种植青菜的方法有墒种,即直播或育苗。北方多采用直播,南方 则以育苗为主。大面积种植多用直播,小面积多为育苗。青菜种子 较小,千粒重 2.5-4g 。要求整地精细,施足底肥,根据利用目的, 选择不同的行距。做青饲用 2.5-1000px 行距,播量 0.3-0.4kg/ 亩, 若收子用则加大行距,减少播种量。饲用的青菜可条播,也可撒播。 育苗的青菜,要先做苗床,整地更精细,施肥、灌水条件较好,苗 床撒播,待长到 1-2 片真叶时,即可移入大田。在青菜生长期间, 要施肥、灌水,保证苗壮。北方冬季要覆盖一层有机肥以保温、防 冻。
青菜种子的种植方法 _青菜的种植技术
温度 青菜是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据试验,种子发芽的最低温 度 3—5℃,在 20—25℃条件下 3 天就可以出苗,开花期 14—18℃, 角果发育期 12—15℃,且昼夜温差大,有利开花和角果发育,增加 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 水分 肥料 据测定,每生产 100 公斤青菜籽,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 1:0.35 : 0.95 ,对三要素的需求量相当于禾谷类作物的 3 倍以上。 土壤 青菜是直根系作物,根系较发达,主根入土深,支、细根多,要 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既保肥保水,又疏松通气的 壤质土,在弱酸或中性土壤中,更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菜籽含油 率。 地区差异 前作收后,深翻炕垡,施足底肥,每亩施入农家肥 1000-1500 公 斤,复合肥 40-60 公斤,普钙 40 公斤,然后整地理墒。冬春季理成 平墒或低墒,墒宽 2.5-3 米; 夏秋季应理成小高墒,墒宽 0.8-1 米, 沟深 20-30 厘米。青菜冬春亩播种用量 0.75-1 公斤,夏秋播要 1.5-2 公斤,可撒播也可点播。 间苗及定苗
二、施足基肥一般情况下,亩施优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3000~ 5000 公斤、磷酸二铵 20~25 公斤、硫酸钾 10~15 公斤或 45%的三 元复混肥 40~50 公斤。
三、种子处理
播种前把种子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晾晒 3~4 个小时,然后把种 子放在 50℃温水中浸种 20~30 分钟,再在 20℃~ 30℃水中浸种 2~3 小时,晾干后可直接播种 ; 或置于 15℃~ 20℃条件下进行催芽, 24 小时出齐芽进行播种。
每亩留苗 4 万株左右。苗期需水较少,一般情况下不旱不浇水, 定完苗后,在生长期间浇水 3~4 次,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收获 前 15 天左右追 1 次肥,亩施尿素 20~25 公斤或硫酸铵 20 公斤。
喷施硼肥。土壤普遍缺硼,青菜缺硼会导致花而不实和返花现象, 因此要注意喷施硼肥。硼肥施用方式有三种:底施、追肥或叶面喷 施。对没有基施硼肥的,在蕾薹期和始花期进行叶面喷施 ; 对土壤严 重缺硼而没有底施硼肥的,在青菜苗期应喷施一次硼肥。喷施硼肥 一般每亩用硼砂 100 克,用温水溶解后,对水 50 公斤左右喷施。
当有 2-3 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有 4-5 片叶时第二次间苗, 有 5-6 片叶时进行定苗。留苗距离秋季 20-24 厘米,冬季 15-18 厘 米。
灌水追肥
拉十字时追第一次肥,亩用 5 公斤普钙和 5 公斤碳铵兑水 500 公 斤提苗 ; 定苗后亩用 5 公斤尿素和 5 公斤硫酸钾兑水 500 公斤追施, 以后隔 10-15 天再施一次追肥,亩用尿素 15-20 公斤。追肥要结合 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施用薹肥。为防止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不提倡年后施肥, 但对腊肥不足、长势较差、有早衰趋势的田块,应适量补施薹肥。
对腊肥用量大、长势旺盛的田块,不再施用薹肥。薹肥宜在薹高Βιβλιοθήκη 7~10 厘米时施用,宜早不宜迟。
摘除老叶。青菜花荚期植株高大,下部通风透气不良,加上我省 春季阴雨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容易引发病害。因此,要及时摘除 下部无功能的病、老、黄叶,防止和减轻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防 止倒伏。杂交青菜植株高大,如前期管理不善,生长过旺,或后期 肥水过多,均会引起青菜倒伏。尤其洞庭湖区,在青菜花期容易遭 受春季大风影响而使青菜大面积倒伏。青菜倒伏后,还易发生返花 现象。遇青菜倒伏,应尽可能扶正植株,砍一些树枝垫正,棉区可 在田间适当留一些棉秆作支架。对湿度较大的田块,应注重清沟排 渍。
2、幼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气温较高时早、晚各浇水 2 周后随浇水喷施 1 次稀薄的腐熟有机肥。
1 次; 发芽
3、4-5 片真叶时可移栽定植,株距视品种大小而定,一般约 1520 厘米 ; 定植后浇透水,稍遮阴,成活后正常管理。若无需移植, 则需开始间苗,将较大的苗拨出。间苗的原则是让苗分布较为均匀, 可选行多次,直至间距合适为止,每次间苗后追施 1 次腐熟有机肥。
育苗
温度较高时适合用直播法,温度较低时可播种后现移栽。
1、先将盆土浇透水,种子用细土混匀后撒播于土面,稍覆土, 盖住种子即可,不能太厚,可用喷雾的方式将表土喷湿以保持湿润 状态。一般约 3-4 天发芽,温度低时约需 1 周。
也可以用点播的方法,每穴 2-3 粒种子,间距约 3-5 厘米,气温 高时间距可小些,气温较低时间距稍大些。
四、精细播种
一般于 3 月下旬播种,亩用种约 350 克。播种前,视土壤墒情浇 水造墒,待水渗后播种。播种时, 1 米宽的畦开 5 条沟,沟深 1.5 ~ 2 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
田间管护
当两片真叶展开时 (2 叶 1 心) 第一次间苗,苗距 3~4 厘米 ;4 叶 1 心时进行第二次间苗 ( 定苗 ) ,苗距 8~10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