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清水溪-特钢段)项目部编制人:李烨审核人:黎树刚批准人:杨定志二零一六年七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 工程简介 (1)1.2、施工总体顺序及安排 (1)1.3 施工要求 (2)第二章编制依据 (3)第三章施工计划 (4)3.1 施工进度计划 (4)3.2 材料计划 (4)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7)4.1技术参数 (7)4.2 工艺流程 (9)4.3 施工方法 (9)第五章质量保证及技术措施 (17)5.1确保质量的措施 (17)5.2确保工期的措施 (19)5.3雨季施工措施 (20)第六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6.1 组织保障 (21)6.2 安全措施 (21)第七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26)7.1文明施工措施 (26)7.2 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27)第八章劳动力计划 (28)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本项目为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本次边坡开挖在工标段为清水溪至特钢厂段,起点里程桩号K0+626,终点里程桩号K2+300,全长1.67k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h,采用双向四车道,规划红线宽度26m。
该路段位于原特钢厂老厂区内,路线左侧除在K1+266至K1+350左右里程紧邻废弃的老厂房外,在整个路线的其余位置位于空旷的场地上,路线上方和外侧无建筑物影响,另外整个路线的右侧紧邻嘉陵江,路基外侧为堤防工程。
整个路线的右侧紧邻嘉陵江,路基外侧为堤防工程。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开挖边坡主要位于K0+920-K2+300里程桩号左侧,主要为路堑高边坡,长约893m,坡顶标高在206.3m~208.7m之间,坡脚标高为175.2m~195.3m之间,坡高11.0m~33.0m,边坡设计为临时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2级。
按照设计图纸,对于岩质边坡需进行锚杆+肋柱+挂网喷护的支护形式,其大致范围如下表所示,具体范围以现场实测为准。
表1-1 边坡支护范围情况一览表1.2、施工总体顺序及安排该工程的施工内容沿高程分布大体分为截水沟、锚杆、锚喷、护面墙及水沟等几个部分,顾虑到岩体本身的不稳定性和后期处理的难度、安全等因素,拟采用逆作法,由上至下流水施工,在实施过程中,搭设脚手架将上作业面锚杆、锚喷完成后,需迅速拆除脚手架,给下一步平基工序留出作业面,待又平出下一级8米高边坡支护工作面后,再搭设脚手架完成边坡支护工序。
1.3 施工要求1、本边坡工程必须由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施工前核对整个场地的放线,并采取措施与建筑总平面图相互校对,确保各结构物放线图准确,衔接顺畅。
2、在边坡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
3、施工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图核实工程范围及周边现有构(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形式、基础埋置深度等情况,据此做好处理,确保其安全。
4、注意地下管线以免损坏。
施工时应采取临时支挡措施以确保边坡和其上建筑物的安全。
开挖应分段分层进行,并及时做好护面结构,以免造成边坡风化剥蚀甚至垮塌。
5、本工程施工期间坡顶严禁堆载。
第二章编制依据1、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清水溪-特钢段)项目施工图以及地质勘察报告。
2、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清水溪-特钢段)项目施工合同或招标件、中标通知书。
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和验收依据如下: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2001;4)《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13)《建筑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清水溪-特钢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边坡开挖及支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5、拟建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6、本公司技术部门到现场实地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
7、本公司承建类似工程经验,施工项目管理办法,目前实际管理水平、施工能力、技术力量及装备水平等。
第三章施工计划3.1 施工进度计划3.1.1编制依据及工期安排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计划总工期为120天,具体时间以开工时间为准,但总工期不变。
3.2 材料计划1、施工材料计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工作和确定堆场面积及落实运输车辆,施工用主要材料计划见下表:施工主要材料计划表2、设备计划见下表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表3-3 拟配置的测量仪器设备表(主要设备)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4.1技术参数4.1.1锚杆设计要求(1)路基边坡的坡面防护形式主要为肋柱式锚杆支护和挂网喷护相结合的形式防护,锚杆采用2根Φ32三级钢筋,间距2.0*1.5 m,插入稳定岩层距离深度为一排4m一排5m交错布置,肋柱截面大小为300*500 mm,C30砼,间距2.0 m。
挂钢喷护采用C30细石混凝土,钢筋网采用φ8,网格间距100×100mm。
(2)隧道仰坡为土岩混合边坡,土质边坡采用1:1的坡度自然放坡,岩质边坡的坡度第一级边坡坡比为1:0.5,第二级边坡坡比为1:0.25。
每级坡高在8米左右设置2米宽的平台。
坡面防护形式主要为锚杆支护和挂网喷护相结合的形式防护,隧道进口端锚杆采用2根Φ28三级钢筋,间距1.5*1.5 m梅花形布置,插入中风化岩层4m,M30砂浆注浆,挂钢喷护采用C30细石混凝土,钢筋网采用φ10,网格间距200×200mm,锚杆孔边需设置锚杆钢筋加强网,截水沟为梯形断面620*420*420mm (底宽*顶宽*高),结构厚120mm,采用M10浆砌MU40块片石砌筑;隧道出口段锚杆采用1根Φ22三级钢筋,间距1.5*1.5 m梅花形布置,设计深度4m,M30砂浆注浆,挂钢喷护采用C30细石混凝土,钢筋网采用φ10,网格间距200×200mm,截水沟外边尺寸为900mm*700mm,结构厚200mm,采用C20砼浇筑。
(3)设计图纸中路基边坡未设置截水沟,我方考虑到边坡安全,在路线左侧边坡设置梯形截水沟,尺寸为0.5*1.0*0.5m。
图4-1路堑边坡锚杆喷护断面图图4-2 隧道进出口锚杆喷护断面图4.2 工艺流程总体施工流程如下图:图4-3边坡锚喷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4.3 施工方法4.3.1边坡开挖施工详见高边坡开挖及支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4.3.2边坡锚喷支护施工方法及工艺1、搭设施工脚手架及操作平台(1)脚手架搭设根据土方开挖分层高度(2米左右),本次边坡支护工程脚手架搭设高度在3米左右,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x3.0mm钢管,钢管横向、纵向及竖直方向间距均为1.5m。
坡角第一根立杆顶入排水沟沟底,沿坡面的每根立杆及水平杆,都将其打入山坡土层或岩层内固定;顺坡面斜杆搭设三层,在架体下部作为斜撑,斜撑撑在水平地面上。
锚杆在施工作业层铺设脚手板,以便于放置锚杆施工机械及施工。
脚手架搭设形式见图4-6。
图4-6脚手架搭设形式(2)搭设要求1)在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先放出锚杆和肋柱的位置,以设与脚手架发生冲突。
2)脚手架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要求进行搭设。
3)脚手架所用钢管质量要好,无破损和变形现象,上下对齐。
4)此工程属于高边坡工程,搭设施工平台采用竹跳板搭设,故搭设过程中注施工安全、扣件间的螺丝松紧程度、跳板两端应牢牢固定在脚手架上,禁止搭“瞎子跳、悬挑跳”。
5)根据现场地形情况看地基均属于硬质页岩,采用人工对基底松动部分进行彻底清理并在地基上凿开凹凼,确保施工脚手架基础坚固。
6)脚手架及平台搭设要稳固,具有抗冲击、振动能力。
(3)搭设方法1、对立杆要求1)柱距1.50m,每根立杆应垂直不得歪斜。
2)联结必须采用对接扣连结,不得用直角扣件搭接,本工程满铺跳板操作面。
3)接头每相邻两立杆互相错开1000mm以上,同一截面直接头数量不得大于50%。
2、对横杆的要求1)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要求平直,纵向水平杆用直接头错开连接且接头不得大于50%。
2)纵向水平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设在立杆内侧,连接不小于3根立杆.3)纵向水平杆接头:相邻纵向水平杆不宜设在同一步距内,同一跨距内应错开距离,要求≥1000(规范为500)。
4)横向水平杆每一排立杆设一根,横向水平杆设于纵向水平杆之下。
5)对斜撑的要求:每三排立杆设一根斜撑,为确保整体性在1.80m高与纵向水平杆连通,以防斜杆出现失稳。
6)防护栏杆:在作业平台上满铺防护板,平台外侧设防护栏杆3、剪刀撑1、每5根立杆设一架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度~60度之间。
2、剪刀撑的连结宜用搭接方式,其搭接长度L不得小于1.00m,应采用旋转扣件联结,数量在三个扣件或三个扣件以上,两端扣件距端头不大于100mm。
4、脚手板立杆间距为1.50m,搭设时受跳板长度影响,每块跳板必须有三根小横杆,个别地方如跳板接头同时在横向水平杆搭接,必须使用8#铅丝或压条板固定,搭接长度L不得小于200mm。
5、挡脚板所用竹跳板可采用对接方式连接,但必须用8#铅丝紧固于立杆上。
5、安全网在脚手架、操作平台外侧除搭设防护拦杆外,必要时应挂安全网防护。
2、锚杆施工(1)锚杆施工工艺流程确定孔位→钻机就位→调整角度→钻孔→清孔→安装锚杆→注浆(2) 锚杆施工方法1)锚杆孔测量放线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在锚杆施工范围内,起止点用仪器设置固定桩,中间视条件加密,并应保证在施工阶段不得损坏。
其它孔位以固定桩为准钢尺丈量,全段统一放样,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
测定的孔位点,埋设半永久性标志,严禁边施工边放样。
竖梁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边坡高度确定,但锚杆的位置须按等分坡面的长度进行放样,其间距可适当调整。
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2)钻孔设备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杆孔径、锚杆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