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措施在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以患者和其照顾者的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3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
两组患者出院前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指导。
观察组患者和其照顾者行需求评估,根据其需求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2个月,对照组的照顾者则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于患者出院后的1周、2周、1个月以及2个月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并评价两组照顾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结果出院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时间的增加,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增高;观察组患者的照顾者在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以患者及其照顾者的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關键词]需求;护理措施;脑卒中;照顾者[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nursing measures that with the needs of patie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as a guide in stroke patients and caregivers.Methods 132 stroke patients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5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principle.Each group was 66 cases.Routine nursing instruction in nerv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was conducted i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before discharge.Needs assessment were conducted in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nd caregivers,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according to their need.At the same time,demand oriented nursing measures were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for intervention 2 months.The caregivers in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used routine nursing method.1 week,2 weeks,1 month and 2 months after patients discharged,the daily life ability,life quality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care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Self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of caregivers in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Results After patients discharged,the daily life ability,life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the score of daily life ability,life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creased;Self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of caregiver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fter patients discharged (P<0.05).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the needs of patie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as a guide are helpful in enhancing the life quality of stroke patients and is worth to popularize in clinical.[Key words]Needs;Nursing measures;Cerebral stroke;Caregivers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老龄人口的增加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疾病谱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据了很大比例。
我国乃至世界慢性病占到死亡率的80%以上,其中脑血管病名列首位,绝大部分由高血压所引起,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包括由各种诱因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破裂或闭塞,导致患者因急性脑缺血而遗留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1]。
脑卒中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给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痛苦。
如今,脑卒中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致残率高、恢复慢、病程长,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是协助患者康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同时,家庭照顾者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也需要学习相关的照顾技巧并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在面临如何更好地照顾病人以及如何增强心理承受力等方面都有亟待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针对其和其照顾者的需求,制定出出院后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32例腦卒中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内科学》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肺、肾、肝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无糖尿病;既往无精神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并排除意识障碍、血管性痴呆以及血液、免疫系统疾病等;无肢体功能障碍,生命体征稳定,格拉斯评分>8分并达到出院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能够正常交流。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57~79岁,平均(68.45±2.37)岁;其中左侧肢体瘫患者28例,右侧肢体瘫患者38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55~76岁,平均(66.38±2.51)岁;其中左侧肢体瘫患者30例,右侧肢体瘫患者36例。
患者的照顾者选择标准:年龄20~50岁,身体健康,积极乐观。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建立相应的护理小组,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特邀本院经验丰富的康复医师参与,主要包括:副主任医师1名、康复主治医师2名、康复医师3名、主管护师3名、康复专科护士4名、护师3名等。
并对这些医师及护士进行脑卒中患者的护理的相关培训,使其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有科学的认知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并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护理康复指导。
两组患者出院前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指导,并在出院之前建立相应的康复护理档案。
护理小组在患者出院之前采用自制的需求评估量表调查并咨询观察组患者的需求以及其家属的相关需求,对每位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进行记录总结,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研究探讨、科学归纳,制定出对观察组患者和照顾者的个体化护理方案。
患者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和照顾者仅行常规护理和回访,观察组患者和主要照顾者在常规护理时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提供医疗服务支持、照顾的相关信息支持、人力和技术支持、心理支持以及协助康复支持等五个方面。
医疗服务支持包括指导照顾者正确使用康复工具、不良姿势的纠正、药物服用、注射指导及患者突发状况处理等知识的传授。
照顾相关信息支持包括拍背、翻身、协助排便、室内环境调节等生活护理以及饮食护理[2]。
人力和技术支持则包括定期电话随访,监督管理患者是否遵照医嘱按时用药,是否戒烟戒酒,是否按时按质按量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训练,明确患者有无其他需要的帮助并积极匹配和患者的康复过程;定期家访并进行康复指导以及身体护理技巧指导,提供对患者的基本检查服务,帮助患者复诊、挂号,及时解答照顾者的问题等。
心理支持包括对患者和主要照顾者进行心理知识的宣教,长期进行家庭走访或电话访谈,及时了解患者和家属的担忧并积极解决,安抚患者,肯定照顾者的付出,分享照顾经验并予以心理支持[3]。
协助康复支持包括协助患者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训练,肢体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患者的患肢被动训练和健肢主动训练、患者的卧位平衡姿势训练、坐姿和腰腹肌活动训练、站姿训练以及步行训练等;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使用轮椅、拐杖,以及如何上下楼梯的训练。
言语训练支持主要包括指导患者如何清晰吐字、如何用语言交流、如何遣词造句等[4],干预周期为2个月。
由护理小组分别于患者出院后的1周、2周、1个月以及2个月,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并评价两组患者照顾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对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相关评估采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5]:选取能否自主穿衣、自主饮食、翻身、行走、如厕5个项目,每个项目分1、2、3、4、5共五个分数等级,总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能力越强。
②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括健康状况满意度、生活乐趣、经济水平、生活安全感4个项目,每个项目分1、2、3、4、5共五个分数等级,得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③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患者对满意度的评价分为1~10分,得分越高者表示满意度越高。
④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6]:包括生活乐趣、经济水平、生活安全感、幸福度以及生活满意度5个方面,每个方面分1、2、3、4、5共五个分数等级,总分数越高表示照顾者生活质量越高。
⑤主要照顾者自我效能量表:采用张建新所使用的GSES表,分10个项目,分数越高则表示自我效能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