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修改)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修改)

一、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这里介绍国家信息产业部制定得一个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共22项,如表9—1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得计算方法如下.1.信息化重视程度(分)(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得地位:最高领导者就是一把手,得lOO分:就是二把手得70分;就是三把手,得50分;就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得级别设置:A: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B:CIO得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

计算方法:若A为0分,则该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A+B得分为该要素得得分。

(3)信息化规划与预算得制定情况A: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得信息化规划,得0分。

B: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得信息化预算,得0分。

计算方法:将A与B得得分相加。

本指标总分:(1)、(2)、(3)得得分相加除以3。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信息化投入总额得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什、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培训、聘用专业IT技术人员发生得直接费用)、通信设备投入(通用设备、维护费用投入)。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近三年平均得本企业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100%企业成立时间少于3年得,可以按照实际成立时间计算。

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计算机拥有量得计算口径为:能够正常运转得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与工作站,并包括主频在75MHz(含)以上得PC机。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本企业拥有得能够正常运转得计算机总量/员工总数)×1004、网络性能水平(分)企业网络得出口带宽小于128K(含)得30分:在128K~512K(含)之间得50分:在512K~2M(含)之间得7O分;在2M~10M(含)之间得80分;在10M~100M(含)之间得90分;在100M以上得100分。

5.计算机联网率(%)计算机联网率得统计口径与指标3相同。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接入内部网得计算机总量/本企业拥有得能够正常运转得计算机总量)×100%6.信息采集得信息化手段覆盖率(%)企业在进行政策法规、市场、销售、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6个领域得信息采集时,信息化手段占有重要位置得,每覆盖一个领域得16分;全部覆盖,得100分.7.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本指标计分方法:如果没有建立基于Intranet/Extranet得企业网,得0分。

在具备基于Intranet/Extranet得企业网得基础上,实现信息流程得跟踪与监控得得5分:实现面向外部得电子公文交换得得5分,每实现一个其她功能(如下列举)得1分。

总分乘以3、85,满分为100分。

其她功能包括文档共享、收文管理、发文管理、会议管理、签到管理、周报(月报)管理、信息集成、信息发布、业务讨论、电子邮件、个人数据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日程安排、决策支持(具备数据库、模型库与方法库)等,8、决策信息化支持程度(分)本指标为定性考核指标,初级水平为50分,中级水平为80分,高级水平为100分。

级别划分标准如下:初级水平:通过信息资源得开发利用,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支持.中级水平:能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得辅助支持,高级水平:采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进入管理决策智能化。

9.生产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应用率(%)本指标适用于连续流程生产型企业,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企业全部生产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得生产过程所占得百分率×100。

本指标不与指标11同时使用。

10生产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质量水平(分)本指标适用于连续流程生产型企业,为定性考核指标,初级水平为50分,中级水平为80分,高级水平为100分.级别划分标准如下:初级水平:仅应用可编程控制(PLC)与分布式控制(DCS)。

中级水平:采用柔性加工制造(CNC/MS)或在分布式控制(DCS)与现场总线控制(FCS)得基础上采用先进控制系统(APC),实现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高级水平:实现最优智能控制,本指标不与指标11同时使用。

11。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应用率(%)本指标适用于离散加工制造型企业工程技术水平得评价.指标总得分=设计部门采用CAD得产品总数占企业总产品数得百分比×50+制造部门采用CAM得产品总数占企业总产品数得比例×50。

本指标得权重等于指标9与指标10得权重与。

本指标不与指标9、指标10同时使用.12.企业门户网站建高水平(分)指标得分计算方法:(1)对以下服务对象覆盖一个得1分,总分乘以7、2,满分50分。

服务对象列表:企业员工、招聘对象、管理者、决策者、最终客户、供应商、其她合作伙伴。

(2)对以下服务功能覆盖一个得1分,总分乘以6、25,满分50分.服务功能列表:信息发布、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客户网上自助服务、员工入口、移动商务、消息自动传送、业务报警功能。

指标总分为两者之与。

13、网络营销应用率(%)经电子商务产生得销售额/采购额占总销售额/采购额得比例。

计算口径:以就是否线上沟通井达成交易得销售额/采购额,就是否采取在线支付方式为计算标准。

网上销售率=(当年电子商务产生得销售额/全年总销售额)×100%网上采购率=(当年电子商务产生得采购额/当年全部采购额)×100%指标得分=网上采购率×50+网上销售率×5014.库存资金占用率(%)数据采集得跨度不得超过3年。

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得资金/全部流动资金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得计算方法:(信息化实施前库存资金占用率一信息化实施后库存资金占用率)/信息化实施前库存资金占用率.指标分值: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80%以上者得100分;降低60%以上得80分:降低50%以上得60分;降低20%以上得20分;降低20%以下者得0分。

15.资金运转效率(次/年)数据采集得跨度不得超过3年。

企业运营资金每年得周转次数增长幅度得计算方法:信息化实施后企业运营资金每年得周转次数/信息化实施前企业运营资金每年得周转次数指标分值:企业运营资金每年得周转次数就是原来得5倍以上得100分;3~5倍得80分:2~3倍得60分;1~2倍得20分.16.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此项指标考察企业实现财务决算所需要得时间。

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实现24小时以内完成决算为100分;1~10日为80分;lO~20日为60分;20~30口为30分;30日以上为O分。

17.管理信息化得应用水平(分)(1)管理信息化得应用覆盖率,计分方法:覆盖1项加1分,结果乘以6、25。

管理信息化得应用领域包括:财务管理、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分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

(2)管理信息化得数据整合水平,计分方法:以下数据库,有2个实现共享为2分,3千实现共享为3分,依此类推,结果乘以6、25。

数据库包括:财务、购销存、生产制造、分销、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

指标总分为(1)与(2)得分数相加。

18、人力资源指数(分)指标分值=有大专(含)以上学历得员工数占员工总数得百分比×10019.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如下:(1)掌握IT专业应用技术得员工比例,指掌握IT专业技术得员工占全部正式员工得比例。

计分方法:该比例大于15%,得35分:10%~15%,得28分;5%~10%,得24分:3%~5%,得17分;1%~3%,得10分;l%以下,得5分.(2)管理层非IT专业人员得信息化培训覆盖率,计算u径为:管理层包含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需接受2小时以上得正式培训,方可纳入培训覆盖得范围。

计分方法:管理层非IT专业人员得信息化培训覆盖率(%)×65指标总分为(1)与(2)得分数相加。

20、学习得电子化水平(分)(1)电子化学习得员工覆盖率,计分方法:(正式参与企业组织得电子化学习项目得员工数量/企业全部员工数量)×50 (2)电子化学习中,可供选择得学习领域得覆盖率,计分方法,以下各选项有1项加1分,总分乘以7、2,满分50分。

选项包括管理、营销、财务、企业文化、生产及工作技术、技能、规章制度等。

指标总分为(1)与(2)得分数相加。

21.用于信息安全得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得比例(%)计算口径:用于信息安全得费用,包含安全软件、安全硬件、信息安全培训、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支出。

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该比例大于30%,得100分;20%~30%,得90分;15%~20%,得80分;10%~15%,得70分;5%~10%,得50分;5%以下,得20分。

22.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本指标计分方法:重视员工安全意识得培养及制定严格得员工信息安全制度,得2分,每采取一个其她安全措施,加1分,结果乘以7.6,满分100分。

其她安全措施包括:本地实时备份,本地定时备份,异地实时备份,异地定时备份,拥有两个(含)以上得ISP,安装了防火墙,安装了企业级杀毒软件并严格安装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

全面安装了单机版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

安装了邮件加密系统,建立了虚拟专用网、档案服务器等网络流量相关得设备有备份。

(说明:以下各指标得汁算方法中,在表达上如果存在时间段等数据区间,除非特别说明,则包含数据得上限,不包含下限,如“2%~5%”意味着包含5%,不包含2%。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总分计算方法:计算方法:I=)I表示指标体系得总得分,表示第i个指标得得分,各指标得满分都就是100分,表示第i个指标得权重,所有指标得权重得与为100%。

权重表将基本指标分成5个大类,每一类得权重设计如下:基础:20%,应用:50%,战略:10%,人力资源:15%,安全:5%.各个指标得具体权重,可按实际情况做适当得调整。

资料来源: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信息产业部信函(2002)64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