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血
减少此类输血反应可以将血液制品滤 除白细胞和辐照
2020/9/16
19
异体输血传染的疾病
(1)病毒性经血传染疾病
A.肝炎病毒
F.人类细小病毒
B.巨细胞病毒 G.雅克氏病毒
C.EB病毒
H.单纯疱疹病毒
D.麻疹病毒
I.艾滋病毒
E.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
(美国最近还爆发了可经血传播的西尼罗河病毒) (美洲锥虫病又称查加斯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热带寄生 虫病。主要流行于中美洲和南美洲18个国家,临床上可引起心脏、消化道 及外周神经系统改变,病死率较高,已成为拉丁美洲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
2020/9/16
32
红细胞
一、红细胞制品
▪ 去白悬浮红细胞 (过滤法制备) ▪ 冰冻红细胞 ▪ 洗涤红细胞 ▪ 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添加剂红细胞) ▪ 浓缩红细胞(很少用) ▪ 辐照红细胞 ▪ 年轻红细胞(很少用)
2020/9/16
33
红细胞
(一)去白悬浮红细胞的特点及适应证
▪ 用联袋在密闭条件下制备,不会在制备时发生污 染,并且通过滤器将白细胞去除
3
合理输血
输血的目的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除了这2个目的以外的输血,即为不合理输血
2020/9/16
4
在决定为病人作出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之前,问 自己下列问题:
1.我期望病人的临床情况获得什么样的改善? 2.我是否可以减少失血来减少病人对输血的需要? 3.在决定输血前是否还有其它的治疗方法,
▪ 添加剂中有红细胞的营养成分及红细胞膜的稳定 剂
▪ 有了添加剂,延长了红细胞的寿命 ▪ 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输注前要
混匀) ▪ 该红细胞几乎适用于临床各科急、慢性贫血病人
的输血 ▪ 20理20/9/论16 上输2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10g/L(成人3)4
红细胞
(二)洗涤红细胞特点及适应证
2020/9/16
25
大力提倡成分输血
成 分 输 血:
成分输血就是把血液中的各种细胞 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成分用科学的方法加 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纯度、高浓度、 低容量的制剂,根据临床病情需要缺什麽、 补什麽的原则输用。
2020/9/16
26
成分输血的优点
提高疗效 有效成分浓度高、纯度高、体积小、疗效好,可针对
* 自身血长期保存
* 一般认为输2或3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
10g/L(洗脱甘油时损失红细胞较多)
2020/9/16
37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红细胞 输注指征
Hb水平: >100g/L 建议 : 不推荐输注
临床表现:特殊情况(例如心肺功能重 度障碍等患者)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 情决定是否输注
2020/9/16
1 功能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缓解缺氧引起的
临床症状。
2020/9/16
31
2 适应证
适用于改善慢性贫血或急性失血导致 的缺氧症状,也可用于血液置换,如严 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寄生虫感染(疟疾、 巴贝西虫病等)、镰状细胞贫血等。不 适用于药物治疗有效的贫血;也不应作 为扩充血容量、促进伤口愈合或是改善 人体状态的治疗手段。
输血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输血后引起的肝炎 和艾滋病时有发生,有人称之为:“血祸”!
红细胞输注指征偏宽,有些临床医师仍凭经验 输血,不重视节约用血
2020/9/16
11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自体输血、控制性降压等血液保护技术 尚未普遍开展
术前备血带有随意性 “冷链”保护意识差 很多医院的输血流程不规范,配血报告
2020/9/16
14
异体输血给人体造成的危害
血浆蛋白有100多种,其中白蛋白有25种 类型,血清蛋白有20多个血型系统。
各种酶和抗体也有各自的异质性。 总计:全血抗原表现型约1017 人类除单卵双生外,几乎无完全同型者 每一种抗原可能使输血者产生相应抗体 引起输血的免疫反应。
2020/9/16
15
28
4 安全输注原则 输血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避免对
患者造成额外伤害。
5 合理输注原则 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2020/9/16
29
6 有效输注原则 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输血后的效果进
行分析,评价输注的有效性,为后续的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020/9/16
红细胞
患者并立即作出反应吗? 9.我已在患者的病历中和血液申请表中记录我输血的决定和
理由了吗?
2020/9/16
6
最后,如果有疑问,请问自己下列问题:
如果血液是为我自己或我的孩子所 用,我会接受输血吗?
2020/9/16
7
合理输血
输血三原则 1、能不输血的不要输血 2、能少输血的不多输血 3、非输不可的要作到科学合理输血
2020/9/16
8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我国用血量每年平均以10%的速度递增 志愿无偿献血尚未成为公民 的自觉行动 无偿献血工作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会
各界及多数群众认识有误区 血站所能采到的血液有时难以满足临床
需求,全年供血紧张成为常态化。
2020/9/16
9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区出现血液供应紧张状况
1.是临床血液需求的快速增长
2010年与2009年相比,手术人次增长18.6%, 而采血量增长只有7.7%
2.是无偿献血基础薄弱
我国大陆人口献血率只有9‰, 香港和澳门的 人口献血率分别为30‰和23‰
3.是医疗资源集中的地区血液供应紧张情况不 易缓解
2020/9/16
10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输血是急救和多种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之一,但是输血决不是“有益无害”,它可以 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有时会危及病人生命
59 82 11 50
2020/9/16
23
现行对策
推行无偿献血
严格筛选血液
(安全性增加5-10倍)
提倡科学合理用血
社会保障制度
根本对策
血液制品病毒灭活
血液制品替代品-人造血的研究
不输血最安全!!!
2020/9/16
24
面对“血荒”和“血祸”应采取的 对策
▪大力提倡成分输血 ▪限制不必要的输血 ▪严格按照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输血 ▪大力提倡自体输血 ▪用药物替代输血
患者不同病情缺什麽、补什麽。 有利于各种成分保存
4摄氏度只适合红细胞保存,血小板在4摄氏度全血中 只能保存24小时,而浓缩血小板在22摄氏度振荡可保存5天, 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如VIII因子在4摄氏度保存3天就完全失 去活性,而在-30摄氏度下可保存一年。 成分输血比输全血安全,副反应低
钾、氨和枸橼酸盐等有害成分含量低、疾病的传播机 会低,变态反应少。 合理使用,节约血源
38
80g/L ~100g/L,一般不需要输注,特殊 情况可考虑输注
术后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临床 症状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或液体复 苏无效的心动过速;贫血所致的充血性 心力衰竭等);重型地中海贫血;镰状 细胞贫血患者术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征等
2020/9/16
39
70g/L ~80g/L 综合评估各项因素后可考虑输注 术后;心血管疾病等 <70g/L:考虑输注:重症监护等
2020/9/16
22
检测窗口期
病毒
抗体 检测 (天)
抗原 检测 (天)
ID-核酸检测NAT
窗口期 (天)
缩短 天数 (天)
缩短 %
HBV
45 20 25 56
MP-核酸检测NAT
窗口期 缩短 (天) 天数
(天)
缩短 %
36 9 20
HCV 72 HIV 22
14- 10 16
16 7
62 86 13 15 68 11
2020/9/16
20
异体输血传染疾病
(2)非病毒性经血传染疾病
A.梅毒
F.丝虫病
B.疟疾
G.巴贝虫病
C.斑疹伤寒
H.锥虫病
D.沙门氏菌
I.麻风
E.布鲁氏菌
2020/9/16
21
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的风险
输血风险主要来自: 常规筛查病毒的漏检:
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献血 病毒变异 免疫沉默性感染 人工操作错误 某些已知病毒未检测:如CMV,B19,HTLV,Prion等 未知病毒:出现新病毒,如WNV,SARS?
2020/9/16
18
输血中的白细胞免疫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 2.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 3.血小板输注无效 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5.输入白细胞和恶性肿瘤的关系
复发率增高 ,可能是促进肿瘤生长的因素 6.输入白细胞和细菌感染并发症的关系
减少此类不良反应相关技术
2020/9/16
40
<60g/L:推荐输注
有症状的慢性贫血患者Hb<60g/L可考虑 通过输血减轻症状,降低贫血相关风险; 无症状的慢性贫血患者宜采取其他治疗
2020/9/16
41
特殊情况及说明
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 <40g/L,根据组织缺氧与耗氧情况、心 肺代偿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估考虑是否需 输注;
2)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 白<130g/L,可输注;
3) 伴有心肺疾患如心肌梗死、肺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感染和实施肿瘤放
2020化/9/16 疗等患者,输注指征可适当放宽
42
4) 曾有输血过敏反应史、IgA 缺乏症、 晚期肝肾疾病与高钾血症等患者宜输注 洗涤红细胞;曾有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 反应、需反复多次输血等患者宜输注去 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先天性或后天性 (肿瘤放化疗后)免疫力低下和造血干 细胞移植等患者宜输注辐照红细胞; RhD抗原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等患者可 输注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