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蒹葭 (1)

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蒹葭 (1)

第一课:蒹葭
《诗经·秦风》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或“诗三百”,据说为孔子所编订。

从汉代起被奉为儒家经典,尊称为《诗经》。

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和“赋、比、兴”,前者是将其内容按音乐性质划分,后者是指其艺术表现手法。

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反复咏唱,语言朴素自然,讲究节奏韵律。

主要内容
一、伤乱抒愤、讽谕怨刺的诗歌。

二、关于战争和徭役的诗歌。

三、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诗歌。

艺术成就
1、《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比拟和联想成为我国历代诗歌创作的思维形式与表现手法。

3、结构形式与语言特点的重章叠句、反复回唱,是我国民歌的重要特色。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结构层次
全诗共分三章:章首两句采用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境况:道途险阻,幻象迷离。

主旨
全诗围绕“伊人”之美和觅求之难,赞美了求索之坚的精神。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美好理想与个体生命追求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写作特色
空灵朦胧的意境
写情入物的手法
重章叠句的结构
问1:《蒹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从中你能体味出怎样的哲理意蕴?
诗人对“伊人”的企慕向往、执着追求之心以及可望而不可即、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

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美好理想与个体生命追求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问2: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空灵朦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