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知识讲解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知识讲解

1、全资子公司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价差在数字上等于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余额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借:合并价差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贷:合并价差2、非全资子公司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债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注意: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㈡、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1、借:其他应付款贷:其他应收款2、借:预收账款贷:预付账款3、借:应付票据贷:应收票据利息费用不抵销4、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如果子公司从证券公司购买母公司发行的债券高于面值的,一律视为合并价差。

借:应付债券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债权投资借:投资收益借或贷:合并价差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5、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贷:管理费用①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不变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②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不管本期的应收账款如何变化,先把上年的坏账抵销。

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贷: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③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减少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借: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㈢、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抵销与子公司销售价格无关1、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向外销售,不存在跨年度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支出(子公司成本)2、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支本(母公司成本)存货(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3、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

①对外销售的部分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销售比例)贷:主营业务成本(子公司×销售比例)②形成存货的部分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未销售比例)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未销售比例)存货(毛利×未销售比例)4、跨年度的抵销(上期购进未销的部分)①上期未销存货,本期继续未销,并且本期无新购。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贷:存货(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②上期未销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并且本期无新购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贷:主营业务成本(子公司本期实现的毛利)③上期未销存货,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且无新增存货。

⑴对外销售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实现毛利×销售比例)贷:主营业务成本(未实现毛利×销售比例)⑵形成存货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实现毛利×未销售比例)贷:存货(未实现毛利×未销售比例)㈣、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类型卖方固定资产……另一方固定资产(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抵销)卖方固定资产……另一方产品(不抵销)卖方产品……另一方固定资产(重点)1、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①交易当年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成本)固定资产原价(母公司的毛利)②交易以后期间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贷:固定资产原价(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③退出企业(报销、售出、退出)子公司在退出时,盈利。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已实现毛利)贷:营业外收入子公司在退出时,亏损。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已实现毛利)贷:营业外支出2、计提折旧固定资产①交易当年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成本)固定资产原价(母公司未实现毛利)借:累计折旧(子公司当年多计提折旧)贷:管理费用(子公司当年多计提折旧)②以后使用期间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未实现毛利)贷:固定资产原价(母公司未实现毛利)借:累计折旧(当年多计提折旧)贷:管理费用(当年多计提折旧)借:累计折旧(以前年度累计多提折旧额)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累计多提折旧额)3、退出(期满清理、提前报废、超期使用)将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换成营业外收入(支出)①期满清理借:年初未分配利润贷:固定资产原价借: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借:累计折旧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借:年初未分配利润贷:管理费用②提前报废借:年初未分配利润贷:固定资产原价借: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借:累计折旧贷:年初未分配利润③超期使用借:年初未分配利润贷:固定资产原价借:累计折旧贷:年初未分配利润㈤、母公司股权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借:少数股东权益投资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㈥、盈余公积的抵销(补提)1、当年的抵销借:提取的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2、以前年度的抵销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期初数)贷:盈余公积(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期初数)二、有条件抵消分录在合并报表时,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应当抵消。

抵消时应注意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对重要的内部交易,应当抵消,对不重要的可不抵消。

抵消分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项目(1)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2)借:预收账款贷:预付账款(3)借:应付票据贷:应收票据(4)借:应付债券贷:长期债权投资2、母子公司内部相互持有对方债券或提供借款等形成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抵消:借:投资收益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3、内部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的抵消:(1)“坏账准备”本期余额与上期余额相等,则: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抵消坏账准备形成的利益全部系上期形成,应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2)“坏账准备”本期余额大于上期余额,则: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贷: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末坏账准备的余额)管理费用(本期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3)“坏账准备”本期余额小于上期余额,则: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管理费用(本期坏账准备余额小于上期末余额的金额)贷: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末坏账准备的金额)(4)“坏账准备”全部由本期形成,则: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贷:管理费用4、内部消售收入及存货中未实现消售利润(假定毛利率为20%)的抵消:(1)本期内部购进1000元已全部售出集团外,则: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 (内部消售方)贷:主营业务成本1000 (内部购进方)(2)本期内部购进1000元全部未售出,则: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 (内部消售方)贷:主营业务成本800 (内部消售方)存货200 (内部购进方,集团未实现利润)(3)本期内部购进1000元,售出集团外600元,有400元未售出,则: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 (内部消售方)贷:主营业务成本600 (内部购进方,已售出部分)主营业务成本320 (内部消售方,未售出集团的存货成本,400×80%)存货80 (内部购进方,集团未实现利润,400×20%)(4)期初内部购进存货未实现内部消售利润的抵消:A、期初内部购进库存1000元,本期全部实现消售,则:借:期初未分配利润200 (内部消售方上期消售利润实际在本期才实现,因此应冲减上期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200 (上期消售利润到本期才实现,因此在本期反映利润)B、期初内部购进库存1000元,本期全部未消售,则:借:期初未分配利润200贷:存货200C、期初内部购进库存1000元,本期消售800元,有200元未消售,则:借:期初未分配利润200贷:主营业务成本160存货405、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处理:(1)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在集团内部变卖,则:借:营业外收入(卖出方,只抵消实现的利润)贷:固定资产原价(买入方,只抵消实现的利润)(2)生产的产品在集团内消售作固定资产使用例:内部消售固定资产一件,成本700元,消价1000元,使用期限5年,无残值。

A、购买当年,抵消收入、成本和未实现的内部消售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 (消售方)贷:主营业务成本700 (消售方)固定资产原价300 (集团未实现消售利润)同时,抵消当年多提的折旧。

为方便阐述,假定当年按12个月提取折旧,则多提60元。

借:累计折旧60贷: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B、以后年间的处理:第二年: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00贷:固定资产原价300借:累计折旧120贷: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期初未分配利润60第三年: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00贷:固定资产原价300借:累计折旧180贷: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期初未分配利润120第四年: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00贷:固定资产原价300借:累计折旧240贷: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期初未分配利润180第五年:如果清理报废(期满报废),固定资产已不存在,会计报表上已无该项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

但本期仍多提折旧60元,应冲消。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60贷: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如果超期使用,则: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00贷:固定资产原价300借:累计折旧300贷: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 期初未分配利润240第六年以后,仍继续使用: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00贷:固定资产原价300借:累计折旧30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300第四年提前报废,则: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00贷:营业外支出300借:营业外支出240贷: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 期初未分配利润1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