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二单元宋太祖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_____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7第课宋太宗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政策目标预览·明方向
战辽军大举攻宰____力劝皇帝亲宋军打退辽
议辽与宋议辽军撤宋朝给____宋真宗
影________”后很长时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
1.战争:_____称帝后,多次攻打北宋。

新课探知·展身手2.影响:连年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困苦。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3.和谈: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_____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 1.契丹族兴旺。

兴起。

(1)【一言辨异】北宋和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时期①____,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争,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和生活方式。

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___北出长城②唐朝末年,
北方汉人纷纷避乱,【漫画说史】
,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冶铁和纺织等产业。

_____:9(2)发展澶(ch 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世纪初:10,___________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建立政权统一契丹各部,,建国(3)每年送给辽岁币,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_____,创制,国力不断增强。

:(4)强大尚往来,通使殷勤。

:
党项族2.
起源(1)原属羌族的一支。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世纪前期:11建立政权(2),_____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称帝还,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_____:(3)巩固政权元昊仿效制度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史料实证】 1.占领,辽太宗时,___________,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背景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2.和战——苏辙《栾城集》
生产有所恢复和,宋辽两国进入和平相处的时期。

宋辽边境安定,“澶渊之盟”以后:解读
(1)时长百年之久。

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发展。


民安居乐业,不兴战事。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北宋末年, 【因果探源】都城民族建立者政权建立时期北宋与辽、西夏达成和议的意义; 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提示:(1)东京A;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2); (3)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上京
B
有利于国家统一。

(4)促进民族融合,课堂探究·培素养兴庆府C
【情景再现】【战争与和平】
唐朝灭亡后,将近百年的五代十国乱象令生灵涂炭。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横扫天材料二
含泪归顺宋王下……宋太宗利用呼延赞智取北汉大将杨继业。

刚烈猛将跟随北汉王,时间916年923年936年947年947年后979年1004年女中豪杰佘太君带领儿媳们披挂出征……《杨家将》的故事就朝。

……当辽军再度犯境, 是在宋辽关系的基础上虚构的……耶律阿北宋辽大举才到中天万国明。

”似乎是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多次对协助石保机建进军幽攻辽,进攻北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

气魄很大,中原用敬瑭灭灭后晋事件
立契丹州北宋后唐兵宋战败国
(2)通过材料二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这种局面带来怎样的危害?
材料三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议和。

这使得宋和【崛起与并立】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一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宋在战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是怎样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的。

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处理方式?(提示:从利弊两个方面谈看法)
【交融与发展】
材料四
契丹略与汉同。

契丹的乳酪等饮食文化、契丹服饰传入中原;西羌之俗,岁时以耕稼为事,与汉族通婚……
(4)材料四反映了这一时期什么现象?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感悟提升】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战争,绝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虽是兄弟民族之争,但也存在着正义与非正义之别,无论哪一方,只要是以劫掠为目的而发动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

当今社会,各民族
之间要相互团结,共同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答案------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7一、契丹族与
党项族1.(1)隋唐生产技术(2)农耕(3)耶律阿保机(4)文字
2.(2)元昊(3)唐宋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 燕云十六州
2. 使节防御寇准岁币澶渊之盟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 元昊
3. 西夏
材料题
(1)
(2)答:辽与中原政权进行了长达近百年的征战。

危害:长期的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3)答:方式:议和。

看法:一方面带有屈辱性,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另一方面能带来相对和平,促进经济发展。

(意思相近即可) (4)答:现象:民族交融。

感悟:辽、北宋、西夏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契丹、党项、汉族等既有军事上的战争和对峙,也有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交流,各个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