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专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下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读图回答3--5题。
3.图甲中P地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4.P地可能位于()A.亚洲东部沿海B.澳大利亚东南沿海C.地中海沿岸D.南美西南沿海5.若此时处在图乙“三圈环流”所表示的季节,则N地()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B.受信风影响,高温少雨C.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D.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6--8题。
6.该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7.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8.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右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正午太阳高度角B.昼夜长短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大气环流10.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位置下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图回答11--12题。
11.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12.当图中a岛附近的气压中心强盛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2004年全国卷Ⅱ(新课程))《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
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跣足。
据此并结合右图,回答13--14题。
13.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A.11~12月B.3~4月C.5~6月D.7~8月14.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2004年广东卷(新课程))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5--17题。
15.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B.春末C.冬季 D.初秋16.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17.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B.一年半C.两年半D.三年半(2008年广东卷)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8--19题。
18.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19.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2006年江苏卷(新课程))右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1.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2008年江苏卷)右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22--24题。
22.上述“某月”是: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23.该月份甲地盛行: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24.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 .高温多雨B .低温少雨C .温和多雨D .炎热干燥(2013高考题重庆卷)图1是47°N 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距海距离 B .地形条件 C .局地水域 D .植被分布 26.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 .虫害 B .冻害 C .滑坡 D .洪水27.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 . 含沙量高B . 流程较短C . 春夏汛明显D . 冰川补给为主(2014安徽卷)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28--29题。
28.我国亚热带在34°N 以南、104°E 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29.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2014浙江卷)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
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湿度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30--31题。
30.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
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A .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 .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 .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 .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31.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综合题:1.下图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
安哥拉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区海拔更高,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
(6分)(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14分)2.(2003年全国卷(新课程+旧课程))开辟欧洲125 127 129 131 133 135 东经(°)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700 800 降水量 海拔 海拔(m )年降水量(m m )图1 乙 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
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________(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气压与风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2014四川卷) 3.(24分)图7中M 、N 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 、N 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10分)4.(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7a 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 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
(6分)(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8分)5.(2005年江苏卷(新课程),32)图7、图8和图9分别表示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 a 、b 、c 三点分别表示三个城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7 图8(1)图示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代号是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2) a 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城市气候特点是________。
c 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该城市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3)最适宜修建滑雪游览中心的城市代号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014年高考天津卷)6.(20分)读图,回答问题。
(1)图7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分)(2)据图8分析,与Q 城比较,B 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金20000 10 20km1500攀枝花 图7b1000 7556山峰/高程/米7556 河流等高线 国界 昆明 攀枝花7556 6740250 3001000 1050 沙江 300010001000 图7a素是什么?(9分)(3)据图7、图8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答出三项。
(9分)气压带和风带专题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CBDA 6—10 CBBCB 11—15 DBABC 16—20 CBCCB 21—25 ACADB 26—30 BCBDB 31 D 二.综合题1.⑴安哥拉中部地区纬度低;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四季如春。
(6分)(2)甲地降水量小于乙地;甲地终年少雨,乙地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6分)原因:甲地受从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且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故终年少雨;(4分)乙地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夏半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
(4分)2. (1)西风(2)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海作战。
冬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或答:冬季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强,海上风浪变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夏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小,较利于渡海作战。
3.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10分)4.【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