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我已归心似箭,你在他乡还好吗?重剑无锋从2012年5月出版,到现在已经两年半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出版以来,大家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卖出讲得不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4年3月,我做了一次小规模的修订,主要是补充了如何卖出。
不过,很多人讲卖出,其实是指换股调仓,与整体性地不看好、大规模地卖出是有很大差别的,而2014年年初修订时,还不需要面对大规模卖出的问题,所以,我补充的内容主要还是换股调仓的卖出。
到了2014年5月,我在特寄3 也举了几个如何把握个股卖出的例子,不幸的是,后面它们都创了新高,虽然完败,但那几个例子对于如何把握个股中短期的卖点判断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且我卖了以后,它们确实也大调整了好一段,相似经验如果用在指数顶附近的卖出,那调整时间与幅度可就相当惊人了。
写特寄3时,创业板指数正处于深幅下跌中,从2014年2月25日的1571点跌到最低的2014年4月29日的1248点,相当多的朋友都蒙受了不少损失,有不少兄弟还后悔没有在前面及时卖掉一些股票。
在非常悲观的状态下,我仍然坚持认为创业板指数有很大可能创出新高。
并在特寄3里对接下来的行情发展做了一个预期规划,当时,有两种预期(悲观和乐观),原文如下:“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可重点观察,创业板指数与上证指数的表现,如果反弹后同步创新低,那么很可能是调整结束的标志,从而产生共同大反弹。
尔后6、7月份新股发行预期兑现,利空出尽,市场暴炒新股,赚钱效应显现,创业板指数走势凌厉,再创新高,上证指数刚开始则较弱,气得价值投资者们半死,后期跟随创业板有所上涨,共同结束行情,再次进入漫长的下跌周期,等待2015年或2016年真正大牛市的到来,这是悲观预期,实现概率较大。
如果不经历创新低式的洗盘,就从现在这个位置反弹,然后一路上涨,且上证指数明显强于创业板指数,率先创出新高后仍上涨,而创业板指数经过一段时间的盘弱后,也追赶,那么接下来就是一个大半年的震荡行情。
这是乐观预期,实现概率较小。
”从事后发展的实际细节来看,行情走了超出我预期的第三条路,创业板指数与上证指数都没创新低;随后创业板指数先行走强,上证指数后来居上;目前两个指数基本齐头并进,交替上行,不悲不喜。
虽然预期过程有差异,但是两个战略目标却基本实现了:1、创业板指数创新高(至2014年9月30日止,最高点位1540.95点,离最高点1571点也就一步之遥。
)2、上证指数上涨。
下一阶段,也就该研究一下如何考虑整体性卖出的问题了。
大致分四点来说吧:1、顶、底为何难判2、顶、底周期研讨3、应采取什么策略4、笔者的具体应对一、顶、底为何难判大的顶、底是很重要的,它所带来的估值差异是巨大的,除了极少数特别优秀的成长股能够穿越波动(期间也会有价格波动损失),大部分股票是来回坐过山车,而少数曾经超涨的股票更是难以回到顶峰了。
但是,我们也知道,虽然判断顶、底很重要,但这个任务是超难完成的。
主要原因有几点:首先,大的顶、底转折,要很长时间以后才能确认,人们很容易把转折看成原有趋势的一个正常调整。
身处顶部时,以为调整后还会再涨;身处底部时,又以为调整后还会再跌;能够将顶、底与调整正确地区分开来的人并不多。
其次,顶、底是个股波动最剧烈的阶段,让人不敢做出反向行为。
经历过熊市的人都知道,股票跌得最猛的是熊市后期,许多个股跳水、下杀得极其恐慌,很多人屡抄屡套,让人不敢抄底。
同样,牛市涨得最猛的也是最后阶段,很多快速的超额利润都来自于这个阶段,有相当多的股票连续涨停,让人舍不得离开,即使手中没有强势涨停股票的人,也固执地认为自己手中的股票明显低估,应该也有轮涨的机会,不愿意罢手。
第三,个股表现与大盘顶、底也不完全同步,有部分股票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性,指数涨它不涨,指数跌它反而涨,从而影响交易者的判断。
最后,交易方式的差别,也会严重考验人性。
大部分交易者习惯性地看好全入、看淡全出,而大的顶、底所需要的时间相当长,如果在顶部某点全卖光的话,就必须空仓等待很长时间,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到真正下跌的出现,害怕踏空,然后又过早回来,结果被套。
二、顶、底周期研讨既然顶、底那么难以判断,很多价值投资者就选择了不作判断,选择优秀的超级成长股穿越牛熊。
我以前赞成这种观点,但十年前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我不再赞成这种方式。
真的,那些挑到并坚定持有贵州茅台、云南白药、长春高新等长牛股的人,是凤毛麟角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能力的。
承认不足,并且按照一般人的水准来对待交易,反而做得比一般人好,才会真的进步。
适当地放低些追求,在市场高位减持些资金出来,更有利于真正地践行长线交易,等到经历过几个轮回,有足够的鉴别长牛股能力,再尝试着持股度牛熊,效果会更好些。
对于顶部,有很多种判断,有的用总体市盈率法,有的用总体市净率法,有的用总市值与GDP的对比,方法很多,不一而足。
历史峰值是可以参照的,但还应注意时间周期与上涨幅度。
下面谈谈我的独有研究。
1、历史统计根据我的统计研究:A股牛市(一般来说创新高才是有效牛市)的时间周期大约是两年,幅度大约是两倍。
(时点从行情最低点到最高点起算)第一次,上证指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牛市(之前的股票少,周期短,统计意义不大),开始于1996年1月19日的512.82点,结束于1997年5月12日的1510.18点,历时1年4个月,涨幅194.48%。
第二次,开始于1999年5月17日的1047.83点,结束于2001年6月14日的2245.42点,历时2年1个月,涨幅114.29%。
第三次,开始于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严格点来说,明显转势发生在2005年7月19日的1004点),结束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历时2年3个月,涨幅509%。
之后出现过一次大反弹(时间短,也未创出新高),开始于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结束于2009年8月4日的3478.1点,历时9个月,涨幅108.9%。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在市场中长期驻扎的资金越来越多,齐涨齐跌的现象越来越少,分化行情越来越明显,中小板指数出现了自己的独立牛市,先是跟着上证指数2009年大反弹,然后走出了自己的行情,创出了新高,因此,算是典型意义的牛市。
中小板指数的第一次独立牛市,开始于2008年10月28日的2114.27点,结束于2010年11月11日的7493.29点,历时2年1个月,涨幅254.41%。
2、数据分析从已完成的四次牛市来看(上证三次,中小板一次),时间达到两年多一点的占四分之三,因此,倾向于中国的牛市一般能达到两年左右。
从幅度来看,达到两倍左右或两部以上涨幅的占四分之三,因此,倾向于涨幅大约在两倍左右。
3、推算运用由于我们的很大一部分仓位都布局在创业板股票上,因此,如何在创业板指数顶部区间下车,是非常重要的。
而纵观A股市场,自2009年反弹结束后,A股主板一直处于熊市当中,中小板指数走出一波独立牛市后,也陷入沉寂,之后创业板指数接过了独立上涨的牛市旗帜,开始于2012年12月4日的585.44点,如果结束于2014年2月25日的1571.40点,历时1年3个月,涨幅168.41%。
由于其时间与幅度,与典型意义上的牛市相比均有所不足,因此,个人倾向于目前的创业板牛市行情也未走完,仍在延续,当然啦,随着时间的拉长(至2014年9月30日止(1年10个月),最高点位1540.95点,离最高点也就一步之遥),如果创业板指数于节后创出新高,那么时间倒是越来越近了。
如果参考A股四次牛市的表现,时间也很可能是两年左右,也即顶部很可能出现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幅度很可能是两倍左右,也即在1700点至1800点上下。
其相对应的整体市盈率、市净率也都将达到A股各大指数的历史最高峰值附近,消息面上也有重大不利因素,据报道,2014年12月初,注册制的相关改革将进一步推进,政策将更加明确,而2015年的新股发行量会更加提速,这些都是引发创业板指数见顶的重要因素。
另外,主板股票上涨的势头正在起来,对市场活跃是起到了烘托作用,但是,市场资金有限,如果低市盈率的蓝筹股想要持续上涨的话,对市场活跃资金的争夺必然加剧,互不相让的结果往往是一起崩溃(主板自己走牛也有极低概率出现)。
这也有可能成为引发创业板指数见顶的市场因素。
三、应采取什么策略由于市场整体顶部时间较长,个股到达先后不同,且有极少数个股还能凭借自己的超级成长实力穿越牛熊,而一次性卖出的极端作法很容易让人后悔地又跑回来。
因此,结阵而返、徐徐而退,才是上将之道。
那种前面该走不走,后面夺路而逃的乱七八糟杀跌卖法,是散兵游勇的交易恶习,要尽力避免。
具体来说:首先,要重点审视一下已经公布的三季报预报和即将公布的三季报。
如果,持仓股票的基本面,未出现超预期的成长表现,只是一般增长,甚至是更差的负增长,这类股票,则不能等待见顶时才卖,或寄希望于市场见顶后的补涨,而应选择市场仍在上升阶段,尽早逢高卖出。
其次,要结合个股价格波动的强弱表现。
如果,基本面不错,个股走势也还算不错,阶段强度高于指数,那么留强不留弱,这种股票可以慢慢留到指数目标位到达(1700点上下),但也应随时注意是否有强度减弱迹象。
强度衡量标准可以参考如下方式:观察自创业板指数2014年2月25日的1571.40点下跌以来的表现,如果提前于创业板指数创出新高,那么,就是中长期强度强于创业板指数。
有一些强势股提前创出新高后,在筑等待平台,等待三季报业绩公布或其他不明利好,然后与指数一起最后奔顶,这种平台,要注意分析其强度与量能,如果量一直放,且不抗跌,那么提前出货的概率为大,如出现,保守的作法也是减持。
最后,时机成熟后应强化卖出力度。
前面提到的两年周期与两倍涨幅,只是参考,并不能说绝对正确,神也不敢给我们这种保证。
但这两个观察坐标,可以作为重要的行动依据。
再结合之前分析的两大指数同步到顶信号,那么就可以加大行动力度。
如果两年多的时间周期坐标到达,而涨幅坐标仍未到,但已出现创业板指数与上证指数同步大幅上涨的信号,那么大力卖出。
如果时间周期坐标未到,而涨幅坐标已到两倍以上,但已出现创业板指数与上证指数同步大幅上涨的信号,那么大力卖出。
如果两年周期坐标与两倍涨幅坐标均到达,且已出现创业板指数与上证指数同步大幅上涨的信号,那么大力卖出。
如果以上三个条件均未出现,甚至出现更差的结果,即创业板指数无法再创新高,就此盘跌开始,则应对个股区别对待,依前面两点所述,徐徐而退,各自撤离。
四、笔者的具体应对1、资金轮转随着市场越来越复杂,分化越来越严重,一些类股在拉升出货的同时,一些类股却刚刚在拔高建仓,不能再简单机械地用齐涨齐跌思维来做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