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ppt
第四章 渡 槽
第二节 渡槽水力计算
一、矩形断面渡槽水力计算计算公式
1.计算公式 (1)槽身水力计算公式(明渠均匀流计算)
Q ω C Ri
(2)进口水头损失(水面降落)计算公式
1)按淹没式宽顶堰流量公式计算
Q εω
2gZ 0
ε 为侧收缩系数,一般采用0.95;
流速系数,一般采用0.95;
出口渐变段末端(下游渠道)水位 7 为: 7 2 Z
出口渐变段末端底部高程
为:
8
8
7
h2
(2)已知设计水头值(上下游渠道水位差)的水力计算
与上述计算方法同 需大量试算(拟定槽内水深h,假
定槽底宽B,求出i及沿程损失iL, Z=Z1+iL-Z2 >Z,表明 假定的槽宽值偏小,槽身纵坡偏陡,计算的Z偏大,需加
第四章 渡 槽
1.软弱地基上: 基础埋置深度一般在1.5-2.0米左右,如果地基的允许承 载力较低时,可采取增加埋深或加大基底面尺寸的办法以 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当上层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大于下 层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但基底面以下的持力层厚 度应不小于1.0米。 2.坡地上的基础: 基底面应全部置于稳定坡线之下,并应削除不稳定的坡土 和岩石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河槽中受到水流冲刷的基础, 基顶面应埋入最大冲刷深度之下以免基底受到淘刷危及工 程的安全。对于深基础,计算的入土深度应从稳定坡线、 耕作层深、最大冲刷深度等处算起,以确保深基础的承载 能力。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可参考有关书籍和资料。
(略去试算步骤)
第四章 渡 槽
(2)进口水头损失(水面降落)计算,查表进口水头损失
系数ξ 1 =0.15
槽身流速为 V
Q ω
20 8.96
2.232m/s
计算进口水头损失
ξ (1 Z V V 1
)( 2
1
2g
2 1
)
(1
0.15)(2.2 322 2 9.81
0.6592
)
0.267m
(3)出口水位回升计算
Z2
Z1 3
0.267 3
0.089m
游渠道水深;出口渐变段长度取为L2≥6h2,h2为出口渠道
水深。
3.护底与护坡:
设置护底与护坡,防止冲刷。
第四章 渡 槽
(五)基础布置 渡槽基础的类型较多,根据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及
深基础,埋置深度小于5m时为深基础。应结合渡槽型式选 定基础结构的型式,基础结构的布置尺寸须在槽墩或槽架 布置的基础上确定。对于浅基础,基底面高程(或埋置深 度)应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选定。 冰冻地区:基底面埋入冰冻层以下不少于0.3m,以免因 冰冻而降低地基承载力。 耕作区:耕作地内的基础,基顶面以上至少要留有0.5 - 0.8m的覆盖层,以利耕作。
例题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渡槽设计流量Q=20m3/S,槽
身长L=200m,槽底比降i=1/1050,上游渠道水深h1=3.2m,上
游渠道底宽 b1=1.5m,上游渠道边坡系数m1=2.5,上游渠道流速
V1=0.659m/s;下游渠道水深h2=3.2m,下游渠道底宽b2=1.5m,
下游渠道边坡系数m2=2.5,下游渠道流速V2=0.659m/s;进口
Z=Z1+iL-Z2
第四章 渡 槽
根据进口渐变段首端处上游渠底高程 可分别计算各部位高程及水位如下:
1 或水位
2
z 槽身进口水位 3 为: 3 2 1
槽身进口底部高程 4 为: 4 3 h
槽身出口水位 5 为: 5 3 iL
槽身出口底部高程 6 为: 6 5 h
第四章 渡 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渡槽水力计算 第三节 渡槽结构计算
第四章 渡 槽
第四章 渡 槽
第一节 概 述
一、渡槽的作用与组成
1.作用: 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流、渠道、道路、山谷等 障碍的架空输水建筑物,是灌区水工建筑物中应用最广 的交叉建筑物之一。 用于输送渠道水流外,还可以供排洪和导流之用。
1)按与进口水头损失(水面降落)的关系计算
Z
2
Z
3
1
2)按能量方程式计算
ξ (1 Z V V 2
)( 2
2
2g
2
2)
或
ξ (1 Z V V 2
)( 2
2
2g
或 2
2
)
J 2L2 J2
V2 2 C 2 2R
2
第四章 渡 槽
渡槽水力计算示意图
第四章 渡 槽
2.渡槽水力计算的类型 (1)设计水头没有限定时的水力计算 1)槽身水力计算 ①已知设计流量Q及纵坡i,求槽身过水断面尺寸 用试算法或简捷计算表(矩形过水断面水深及底宽计算表) ②已知流量Q及过水断面尺寸,求洞底纵坡i 可直接计算也可按简捷计算表计算 2)进口水面降落及出口水位回升计算 3)总水头损失(上下游水位差)值及各部位高程计算
第四章 渡 槽
(二)槽址选择 1.应结合渠道线路布置,尽量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质条 件,以便缩短槽身长度,减少基础程量,降低墩架高度。 2.槽轴线力求短直,进出口要避免急转弯并力求布置在 挖方渠道上。 3.跨越河流的渡槽,槽轴线应与河道水流方向正交,槽 址应位于河床及岸坡稳定、水流顺直的地段,避免选在 河流转弯处。 4.少占耕地,少拆迁民房,并尽可能有较宽敞的施工场 地,争取靠近建筑材料产地,以便就地取材。 5.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条件较好,有利于管理维修。
槽身水力半径
R
ω χ
B
ω 2h
3.2
8.96 2
2.8
1.018m
槽身谢才系数 C
1 n
R
16
1 0.014
1.01816
71.64m0.5 /s
相应过水流量为
Q ωC
Ri 8.96 71.64
1.018
1 1050
19.99m 3 /s 20m 3 /s
Z 1 Z 0 V21g2
Z1为进口水头损失; Z0包括行近流速在内的进口水头损失; V1上游渠道流速.
第四章 渡 槽
2)按能量方程式计算
Z
1
(1
ξ
V )( 2
1
2g
V
2 1
)
或
或
J1
V12 C 12R1
ξ (1 Z V V 1
)( 2
1
2g
2 1
)
J1L1
(3)出口水位回升计算
第四章 渡 槽
中国浙江天台红旗渡槽 aqueduct
第四章 渡 槽
第四章 渡 槽
墨西哥格雷塔罗古渡槽
离市中心不远的古渡槽是格雷塔罗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 1726年,建成于1735年,全长1280米,有74个拱,最高处23 米,是当时向全城供应饮水的唯一设施,现在成为该城最重 要的古遗址和旅游景点。由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 格雷塔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混凝土直线形扭曲面渐变段长L1=20m,出口混凝土直线形扭曲
面渐变段长L2=25m,混凝土粗糙系数采用n=0.014;进口渐变
段段首端处上游渠底高程
1=100.0,水位
=103.2,试计算
2
确定槽身断面尺寸、水头损失,以及各部位水位及底部高程。
第四章 渡 槽
矩形过水断面水深及底宽计算表
h/B H2.67/nK
计算特性流量K
i
1
1050
计算比值
B
h 0.875
2.8 0.875
3.2m
根据比值
h 2.67 nK
1.723
h 查表得 B
0.875
计算槽宽
B
h 0.875
2.8 0.875
3.2m
第四章 渡 槽
2)按公式试算
已知槽内水深h=2.8m,设槽宽B=3.2m,则
槽身过水断面 ω Bh 3.2 2.8 8.96m2
第四章 渡 槽
第四章 渡 槽
1.简支梁式: 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吊装方便,接缝处止水构造简单。缺点 是跨中弯矩较大,底板受拉,对抗裂防渗不利。常用跨度是815m,其经济跨度大约为墩架高度的0.8-1.2倍。 2.双悬臂梁式: 根据其悬臂长度的不同,又可分为等跨双悬臂式和等弯矩双悬 臂式。等跨双悬臂式,在纵向受力时,其跨中弯矩为零,底板 承受压力,有利于抗渗。等弯矩双悬臂式,跨中弯矩与支座弯 矩相等,结构受力合理,但需上下配置受力筋及构造筋,总配 筋量常大于等跨双悬臂式,不一定经济,且由于跨度不等,对 墩架工作不利,故应用不多。双悬臂梁式渡槽因跨中弯矩较简 支梁小,每节槽身长度可为25-40m,但其重量大,整体预制吊 装困难,当悬臂顶端变形或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陷时,接缝处止 水容易被拉裂。
第四章 渡 槽
1.类型: (1)按施工方法: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及预应力等; (2)按建筑材料分类:木渡槽、砌石、砼及钢筋砼等 (3)按支承结构型式分:有梁式、拱式、桁架式、组合式及悬 吊或斜拉式 (4)按槽身断面形状分:矩形渡槽、U形渡槽等。 2.组成: 渡槽由槽身、支承结构、基础及进出口建筑物等部分组成。槽 身置于支承结构上,槽身重及槽中水重通过支承结构传给基础, 再传至地基。 渡槽一般适用于:渠道跨越深宽河谷且洪水流量较大、渠道跨 越广阔滩地或洼地等情况。它比倒虹吸管水头损失小,便利通 航,管理运用方便,是交叉建筑物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型式。
大B重新计算,反之)
第四章 渡 槽
渡槽水力计算一般有3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进口水头损失按能量方程式计算,出口水位回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