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实词过关检测(120)

文言实词过关检测(120)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项王曰:“沛公安()在?”?5.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6.将军身被()坚执锐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9.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0.舍本逐末、本末倒置()11.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末,指工商业;残,祸害。

)12.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1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4.先帝不以臣卑鄙()1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16.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17.废池乔木,犹厌言兵()18.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19.君子病无能焉,不病()20.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2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以,根据。

)22.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2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2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27.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28.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2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0.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3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2.洒扫庭除()33.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4.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3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3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7.与从()弟俱知名38.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40.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4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4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44.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4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46.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7.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48.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49.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50.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3.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7.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8.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9.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0.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11.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1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1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1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7.嘻,善哉!技盖()至此哉?18.(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亡:逃亡。

忿恚:使……愤怒。

)19.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20.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2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2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3.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5.成语“瞻前顾()后”26.(朱)泚固()致大绫三百匹(致:送。

)2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8.后五年,吾妻来归()2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

30.人恒过(),然后能改31.无乃尔是过()与?32.孟浩然33.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4.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3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3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8.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39.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0.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4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4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5.成语“若即()若离”46.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47.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48.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4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50.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6.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8.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9.南取汉中,西举()巴、蜀10.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11.成语“举()世瞩目”“举()国上下”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3.成语“韦编三绝()”“悲痛欲绝()”14.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15.成语“不堪()入耳”“16.成语“不堪()一击”17.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18.彼竭我盈,故克()之。

19.公乃与克()日会战。

20.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1.成语“有教无类()”2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3.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2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5.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6.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27.成语“欲盖弥()彰”2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9.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苏轼)30.成语“莫()名其妙”3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2.成语“色厉内()荏”3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4.成语“不期()而遇”35.邑人奇()之。

36.(李)广老,数奇()。

3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8.公车特征拜为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39.予左迁()九江郡司马40.王好战,请()以战喻。

4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2.复前行,欲穷()其林。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4.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45.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46.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47.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2.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3.成语“盛情难却()”“却()之不恭”4.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5.成语“如()法炮制”6.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7.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8.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不如因善()遇之。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1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4.成语“少()安毋躁”15.球少涉儒()学,善律令。

16.仆自到九江,已涉()三年。

(白居易)1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8.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1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20.成语“不胜()枚举”“举不胜()举”2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2.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23.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24.成语“颐指气使()”25.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26.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27.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28.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9.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0.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3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32.成语“罄竹难书()”3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3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3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3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38.以兵属()蒙恬39.(张)衡少善属文()40.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4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42.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涧而语。

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

4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44.范增说()项羽曰45.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47.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48.成语“尸位素()餐”49.滕人持汤()沃灌,以被拥覆50.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1.儿涕()而去。

2.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4.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5.成语“家徒()四壁”“徒()劳无功”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8.河曲智叟亡()以应9.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10.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1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14.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15.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16.微()斯人,吾谁与归?17.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18.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9.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谨再拜。

2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1.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