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1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12,2008第24卷JOURNAL O F EDUCATI ONAL I NSTI TUTE OF JI LI N PROV I NCE Vo l 124(总180期)Tota lN o 1180收稿日期:2008)08)15作者简介:张健军(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讲师,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基本句式教学法再探张健军(东北财经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摘要:基本句式教学法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基础性课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全新探讨,涉及原型理论及变换、形式验证等语言学方法论的多方面内容。
关键词:原型观;变换;句式语义中图分类号:H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08)12)0031)03一、从孙著5汉语语法教程6说开去在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语言知识课程系列教材中,语法教材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国内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学院(系)较多采用孙德金编著的5汉语语法教程6(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以下简称为孙著),可以说本书迄今为止已成为诸多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材中的代表性著作。
孙著在内容方面的特色如下。
11按照语素、词、短语、句子、复句的逻辑顺序逐章讲解各级语法单位,使语法教学的进度顺序同语法单位的等级序列保持一致,符合语言习得的一般性规律。
21论、例紧密结合,例释为主,理论为辅,每章后均附有专节练习,数量适中。
这样以演示带动讲解、以练习加深印象,很具有对外汉语教学专书的特色。
31继承了汉语语法研究重语义分析、重语义语法范畴归纳的优良传统,在书末另设范畴篇,着重讲解/时间0这一语义语法范畴的诸类表现形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支撑本书的主体理论框架是结构主义的,且体现得很纯粹、很系统,甚至连结构主义方法论下的各项形式操作法都有,比国内高校中文类专业通行的各版5现代汉语6教材都毫不逊色,甚至更显完备。
此外,孙著还吸收了一些别的相关理论。
书中专有一节/语义结构0,即/动核)动元0的句模构式,列举、例示了各类语义角色,涉及范围甚至包括句法投射前的底层配列式,很明显,这应属题元、论元抑或配价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范畴。
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界,研究潮流早已经由上世纪中叶以来的描写主义,让度到以认知研究、语用研究等为代表的功能主义。
尽管如此,在语法教学领域、在教材编写时学者们还是自觉地采用了结构主义框架,此外,作为有益的补充,甚至对配价语法的相关理论方法都可以持拿来主义的态度,用以拓展语义分析的空间、丰富语义分析的内涵。
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多年以来的研究热点,认知语法为什么却在教学语法体系中难以得到相称的地位,甚至是合理的体现?客观地说,任何一种理论都或多或少存在局限性,都不可能包打天下,作为一种理论系统,认知理论自身无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者说局限性。
首先,认知作为一种理论方法,主要体现为一条一条的原则,整体形成了一个原则集束,换句话说,缺乏一个整齐、规则、严密、系统的总体框架,所以它是偏解释性的,用于教学显然不是它的专长。
其次,认知理论的主观性比较强。
同结构主义的实证性相比认知理论显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甚至是解说上的随意性,其直接后果就是对一些规则的理解学界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争议。
再次,目前对于认知语法研究的定位基本上还限于专家语法,如何将认知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汉语语法课堂教学仍是个亟待探索的课题。
认知语法的相关理论方法究竟能不能实际适用于课堂教学?能不能应用在基本句式教学上?回答是肯定的。
下文拟就这一问题以/连0字句这一重要的特殊句式为例加以说明。
二、原型观与汉语基本句式教学/连0字句既是一类特殊句式,也是一个句式范31畴。
方光焘先生这样看待语法体系的构建机制, /集形态而成范畴,合范畴而成体系0。
由此可见,各级各类语法范畴对于系统整体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连0字句作为典型的类范畴,应该具备类聚体所有的/家族像似性0,以此为据,我们就可以考虑化用认知理论中的原型观来解构/连0字句这样的特殊句式,顺向递推,确定/连0字句这一范畴中最典型的核心成员。
现行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常举两种/连0字句的例子,一种是带后续句的/连0字句,如/他连最简单的题都不会0跟上后续句/别的题就更不会了0形成/他连最简单的题都不会,别的题就更不会了0。
另一种是孤立的/连0字句,只说/他连最简单的题都不会0,没有后续句。
这两类/连0字句,哪类才是/连0字句句式范畴的核心成员?是否是核心成员又该如何确定呢?范晓先生曾提出语法研究的十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静态和动态的关系。
分析/连0字句,句法环境首先得是静态的,要屏蔽信息噪音的干扰,因为在话语平面,在具体的语境中,句子的自立性无从谈起。
再有就是句法、语义上的自足性问题。
孤立的/连0字句不好说在句法上是不自足的,因为缺乏形式验证机制,没有空语类及相关的降级、移位、提升等形式操作方面的直接证据,但在语义上,其自足性值得进一步探究,因为/连0字句和后续句之间形成了语义上的单向衍推关系,同时又具有语用义上的蕴涵关联,所以/连0字句不是封闭的,而是相对外向的。
既然如此,那么孤立的/连0字句为何也能得以自立呢?/连0字句的语力很强,作为话题焦点标记,/连0字是个赋位算子,其相关操作带来了一系列句法后果,所属句形式的相对自由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根据张旺熹的观点,/连0字句这一句法格式激活了一个认知框架、级差序列,孤立的/连0字句可以自立,因为听话人可以在级差序列的某一节点上,在认知框架内自动/找回0后续句的内容。
但问题是这一理解过程是就以汉语为母语的听话人来说的,而留学生对于汉语则没有母语语感。
因而,从教学需要出发,着眼于留学生对于句式内部次类的理解、习得顺序,带后续句的/连0字句应视为/连0字句这一句式范畴中最典型的核心成员。
核心成员的确定同时意味着范畴核心的定位,由核心向外围发散,孤立的/连0字句应视为仅次于核心成员的成员,可称之为/次核心成员0。
在此过程中,可以向留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连0字后面的体词性成分具有/极限义0的语义特征,比如/这个常识连小孩儿都懂0这句话,/小孩儿0本身没有什么极限义,但进入/连0字句的句法槽框、入位取值后便有了/最不晓事理的人0这一语义特征,这样的句法语义特征不是自来的,是句式所具有的高层次的语义关系所赋予的。
在确定核心成员、次核心成员的基础上,再看诸如/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0这样的句子,里边带/一0字的数量结构含有/最少0这一语义特征,/最少0本身就是一种/极限义0,而且/一个人0之前也可以补出/连0字,所以该句式也可视作是一类特殊的/连0字句,虽然目前它已被认定为一种已获得独立地位的定型的特定句式。
它同范畴核心的关系更为疏离,可称之为/外围成员0。
除此以外,话语平面上还有一部分具有相当活动性的句子,口语里很活跃,如/我一点儿都不知道0。
这类句子比照/连0字句范畴的核心成员,在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两个层面上都具有相对齐整的平行对应关系,按理也应该属于/连0字句的一个小类,但如果添加词形标记/连0,即/我连一点儿都不知道0,反倒显得不自然,所以这类句子即便归入/连0字句,其所处地位也比/外围成员0更远离范畴核心,姑且称之为/边缘成员0。
在很多情况下,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种连续性,而非离散性。
通过/连0字句这一句式范畴,我们可以看到内部各级成员从核心到边缘呈现渐进分布的样态,自然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一体。
三、基本句式教学中的几点方法论在对外汉语教学初阶综合课的知识系统中,语法项目无疑是核心内容,而基本句式及相关内容更是重中之重。
下文所将要涉及的就是一些基本句式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在语言学本体理论指导下的方法论问题。
11句型概念和句式概念句型和句式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两个概念,在逻辑语义上,句型对于句式具有顺向蕴涵关系,每种句式都能找到其句型归属。
初阶的综合课教材出于实际教学的考虑并没有着力于这两者间的名实之辨或强求其上位、下位的区分。
课文后的语法知识部分,有的介绍句式,有的介绍句型。
比如在零起点起步的综合课教材中,在时间日期问答中引出名词谓语句,通过/房间很大0等典型句引出形容词谓语句,以/衬衫颜色很好0为引介绍主谓谓语句等等,上述这些严格的说都是句型概念,并非句式概念,而且通常安排在教材的前半段出现。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句型都是汉语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很具有汉语特色的,即类型学上所说的具有区别性特征的/参项结构0。
前苏联汉学家龙果夫曾经说过汉语主谓谓语句的/套匣式0结构同俄罗斯民族的传统工艺品套娃一样,都是本民族所特有的。
所以,尽早熟习这样的句型对于留学生建立汉语的句子观尤其重要。
实际上,对外汉语教材对于句式的处理原则通常为/实用为先,回避争议0。
可以看到,教材一方面强调了/把字句0、/被字句0、/比字句0、/连字32句0、/是字句0、/存现句0等常用的重要句式,另一方面则对某些句式也做了淡化处理,如/连动式0、/兼语式0,这就是/回避争议0原则的体现。
作为一种特殊句式,/连动式0中连用的谓词间的句法语义关系语法学界已争论了好多年,邹韶华先生在统计了上千万字的语料之后,发现大多数/连动式0连用的谓词间都体现为一种广义的偏正关系,所以他建议取消所谓的/连动式0的称法。
有关/兼语式0的争议也不小,早在上世纪朱德熙先生就对建立/兼语式0这一句式范畴提出异议,理由是如果承认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0之类句子的主语是/工具主语0的话,那么就不得不承认/买个大缸腌酸菜0这样的句子也是/兼语式0。
如此一来,范畴的界限封闭不严,其内部的个体成员就不好控制。
与之相关的其它情况还有不少,此处不赘。
21语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众所周知,汉语不具备印欧语那样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曲折变化形式、形式组织原则)。
汉语是意合型的语法,素来具有语义语法研究的传统,所以在汉语基本句式教学中也必须重视语义特征在句式分析中的作用。
比如复句格式/无论,,都,,0,有效解释这一格式义的关键就在于揭示/无论0后语段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即/多种情况0,明确了这一点,该格式义的基本面目就清楚了,除此以外,其所对应的表层形式还要确定,常见形式即下列四种:¥正反问形式,如/无论你来不来,我都等你0。
¦选择问形式,如/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会去锻炼0。
§疑问代词的任指形式,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都站在你这一边0。
¨形容词前加主观量化成分/多0的形式,/无论下多大雨,都不影响活动正常进行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这一格式中的/语义特征+形式表象0的配型组,该复句格式的总体面貌基本上就比较完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