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名校课堂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
导语:曾经的挚爱已经不在,无论是什么发生了改变,那时的彼此都是幸福快乐的。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名校课堂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名校课堂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3的绝对值是()
A。
3 B。
﹣3 C。
D。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得出。
解答:解:|﹣3|=﹣(﹣3)=3。
故选:A。
点评:考查绝对值的概念和求法。
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
“天上星星有几颗,7后跟上22个0”这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宣布的消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宇宙空间星星颗数为()颗。
A。
700×1020 B。
7×1023 C。
0。
7×1023 D。
7×1022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专题:应用题。
分析: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1≤|a|<10,n是整数)。
解答:解:7后跟上22个0就是7×1022。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
3。
﹣2,O,2,﹣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2 B。
0 C。
﹣2 D。
﹣3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专题:推理填空题。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比较即可。
解答:解:2>0>﹣2>﹣3,
∴最大的数是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应用,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地反而小。
4。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x﹣1)=﹣3x﹣1 B。
﹣3(x﹣1)=﹣3x+1 C。
﹣3(x﹣1)=﹣3x﹣3 D。
﹣3(x﹣1)=﹣3x+3
考点:去括号与添括号。
分析:去括号时,要按照去括号法则,将括号前的﹣3与括号内每一项分别相乘,尤其需要注意,﹣3与﹣1相乘时,应该是+3而不是﹣3。
解答:解:根据去括号的方法可知﹣3(x﹣1)=﹣3x+3。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去括号法则,理论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两处,一是﹣3只与x相乘,忘记乘以
﹣1;二是﹣3与﹣1相乘时,忘记变符号。
本题直指去括号法则,没有任何其它干扰,掌握了去括号法则就能得分,不掌握就不能得分。
5。
若x=2是关于 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为()
A。
﹣1 B。
0 C。
1 D。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2代入方程2x+3m﹣1=0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
∴2×2+3m﹣1=0,
解得:m=﹣1。
故选:A。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定义,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6。
如图,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
B。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
C。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
D。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
考点:平移的性质。
专题:网格型。
分析:根据图形,对比图①与图②中位置关系,对选项进行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平移是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简单考题,考查的是图形平移的方法。
7。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D。
对顶角的平分线在一直线上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线段公理、邻补角的定义及对顶角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错误,为假命题;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为真命题;
C、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正确,为真命题;
D、对顶角的平分线在一直线上,正确,为真命题,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线的性质、线段公理、邻补角的定义及对顶角的性质等知识,难度不大。
8。
如图是一个三棱柱。
下列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一个三棱柱的是()
A。
B。
C。
D。
考点: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
分析:利用三棱柱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三棱柱上、下两底面都是三角形。
解答:解:A、折叠后有二个侧面重合,不能得到三棱柱;
B、折叠后可得到三棱柱;
C、折叠后有二个底面重合,不能得到三棱柱;
D、多了一个底面,不能得到三棱柱。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