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

5.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
目标:⒈阐述电泳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⒉初步掌握电泳技术(以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为例)。

⒊观察并比较不同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

实验用品:电泳仪,电泳槽,醋酸纤维薄膜(2×8cm),点样器(X胶片),滤纸,无齿小镊子,pH8.6(I0.06和0.03)的巴比妥缓冲液等。

试剂:1、I0.06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
巴比妥钠12.76g
巴比妥 1.66g
蒸馏水1000ml
2、I0.03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
巴比妥钠 6.38
巴比妥0.83
蒸馏水1000ml
或用I0.06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加蒸馏水稀释一倍即成。

3、氨基黑10B染色液:
氨基黑10B0.5g
冰醋酸10ml
乙醇50ml
蒸馏水40ml
4、漂洗液:
乙醇45ml
冰醋酸 5.0ml
蒸馏水50ml
实验原理:
由于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等电点(pI)不同,所以在同一PH8.6缓冲液中电离程度不同,因而带电荷的多少不同。

再则不同蛋白质其分子大小、形状等差异,把它放入同一电场中其电泳的迁移率(是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泳速度)不同而分离。

蛋白质分子大而带电荷少的移动速度慢,如此将血清蛋白从正极到负极依次分为A、α1、α2、β、γ五个区带,经染色、漂洗、脱色,然后计算各蛋白质区带的迁移率,得出电泳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是如何影响的。

操作步骤:
1.一般电泳装置:示教
2.电泳操作:
①酸纤维薄膜的准备:在距一端1.5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线,然后浸泡于I0.06PH8.6的巴比
妥缓冲液或I0.03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中约20min。

②取出,用滤纸吸走多余的缓冲液。

③用点样器蘸取血样点于薄膜上。

④将点好样的薄膜置于电泳槽上,点样面朝下,点样端置电场中的负极。

⑤电泳:电压110~160V、时间35~40分钟。

⑥染色:氨基黑10B或丽春红S染液染色2~3分钟。

⑦漂洗:3~4次,背景变白,图象清晰。

结果观察与分析:
1.比较用I=0.03和I=0.06的缓冲液进行电泳时的结果,观察图形,判断用哪种离子强度好。

2.利用所记录的电泳电压(V),支持物有效长度(CM),电泳时间(S)和清蛋白移动距离(CM),分别计算用离子强度0.03和0.06的清蛋白迁移率,判断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

※迁移率(μ)是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泳速度(V)。

即:μ=V/E,∵V=d/t (cm/S)(t—时间d—移动距离cm)
E=U/L(V/cm) (U—电压L—支持物有效长度)
∴μ=V/E=(d/t)/(U/L)=dL/Ut (cm2/vs)
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