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目录《无机化学实验》(基础一)教学大纲 (1)《分析化学实验》(基础二)教学大纲 (7)《物理化学实验》(基础三)教学大纲 (11)《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四)教学大纲 (16)《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础化学实验一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Experimental Inorganic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三、课程性质:必修四、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4总学分:4实验学时:64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密切相关。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了解无机物的一般分离、提纯和制备方法,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培养动手、观察、思维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无机化学中的“解离平衡”、“氧化还原”“配位化合物”“d区元素的重要性质”以及常见的无机基本操作。

九、实验方式和基本要求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

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考核内容及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3.老师课堂只讲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操作和部分难点4.实验1人1组。

每个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

碰到疑难问题,学生要善于独立分析,力争自己解决;老师亦可提供指导,但不得包办代替。

5.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在实验室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报告。

学生若实验失败,应找出原因,经老师同意后才可重做实验。

6. 实验结束,学生应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能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改建意见或建议。

老师检查实验结果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7. 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并提前预做实验,上好每一堂课。

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与结果记录,实验结束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十、考核方式和评分方式本课程通过平时考核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每个实验单独考核,最后成绩为加全平均分,总分100。

每个实验的评分如下:预习报告10%;实验动手能力30%;实验结果10%;对实验室规则的遵守程度10%;实验报告40%。

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十二、其他说明本实验大纲以应用化学专业为主制定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40学时)、医学七、八年制(30学时)等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将参照此大纲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变,实验内容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时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

医学五年制(56学时)各专业使用教材为:陈东红主编,《医学化学实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其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如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础化学实验二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Experi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三、课程性质:必修四、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4总学分: 4实验学时:64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分析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需要与分析化学理论课密切配合。

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是: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单独设课。

主要设置3种类型的实验:基本操作练习--典型的定量分析实验--设计实验。

2、学习、掌握定量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典型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确立"量"的概念、"误差"和"偏差"的概念及"有效数字"的概念,了解并能掌握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以确保定量结果的可靠性。

4、通过实验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指导实验设计及操作,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

5、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和重量法分光光度法误差及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实验1人1组,实验过程包括预习、课前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4个环节。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审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2、每个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

碰到疑难问题,学生要善于独立分析,力争自己解决;老师亦可提供指导,但不得包办代替。

3、实验中所有测量数据都要随时记在专用的记录本上,不可记在其他任何地方,记录的数据不得随意进行涂改。

常量分析中的典型实验,其平行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对极差一般应在0.3%以内;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0.3%。

4、实验结束后,学生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

老师检查实验结果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实验的评分包括:预习报告20%,实际操作40%,结果20%,实验报告20%。

实验成绩实行百分制,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5级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十二、其他说明本大纲以应用化学专业为主制定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40学时)、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或七年制)、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信息专业、生物科学专业(32学时)等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将参照此大纲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变,实验内容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时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础化学实验三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三、课程性质:必修四、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 80总学分: 5实验学时:80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性质: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目的:物理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的基础化学实验之一。

通过本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功和实验技能进行全面、科学的训练。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掌握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最终走向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的道路打下扎实的物理化学实验基础。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任务:化学实验室常用机、电、光、磁等仪器设备操作技术的掌握化学实验基本功的训练、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处理和结果分析、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构成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包括三个方面:1.物理化学理论基础。

包括热力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电化学及胶体与界面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2.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转换理论,误差分析理论。

3.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及操作理论:主要包括温标,温度、压力的测量与控制,电学、磁学及光学测量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验方式:《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以小循环方式进行,每个学生实验小组为1-2人。

基本要求:(1)每个实验配备4-5套仪器设备。

(2)指导教师和助教都必须预做实验,且有实验记录和结果处理。

否则,不具备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的资格。

(3)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认真独立完成实验,并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笔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占40%。

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依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主要依实验报告(每份实验报告都评定成绩)给出。

实验课结束后,采取统一考试(笔试),考核学生对实验原理、基本操作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1.《物理化学实验》理论教学内容(课堂讲授或讲座)及学时安排(总学时:8)(1)物理化学实验概论(2学时)物理化学实验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发展和展望如何学好物理化学实验课程(2)实验数据采集、处理和误差分析(2学时)(3)温标、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压力的测量与控制(2学时)(4)电学测量及电学测试技术、光学测量及光学测试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现代测量技术简介(2学时)2.《物理化学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总学时:72)十二、其他说明本实验大纲以应用化学专业为主制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48学时)、生物技术专业(24学时)等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将参照此大纲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变,实验内容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时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础化学实验四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三、课程性质:必修四、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88总学分: 5.5实验学时:88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有机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一部分,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巩固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等。

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单独设课,实验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时学会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与技能。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所学操作设计并完成合成与测定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