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克拉帕的悲观主义
约瑟夫·克拉帕1960年在《大众传播的效果》 约瑟夫 克拉帕1960年在《大众传播的效果》的 克拉帕1960年在 著作中对《人民的选择》 个人影响》 著作中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的传播流 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 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 五项一般定理” “五项一般定理” :
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 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 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 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只有 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 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 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 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 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 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 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 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 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 变。 4.传播效果的产生 传播效果的产生,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 因素的制约。 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 5.传播效果的产生, 传播效果的产生 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 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 境等因素的影响。 境等因素的影响。
教学互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人民的选择》核心内容 人民的选择》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 指数。 已有的政治态度。IPP指数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 已有的政治态度。IPP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在 人们就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 人们就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 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 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 人们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 人们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 2.“选择性接触”假说: 2.“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 何传播内容,而更倾向于“选择” 何传播内容,而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 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 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 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 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代表性研究: 代表性研究:宣传研究 拉斯韦尔: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宣传的四个目标: 宣传的四个目标: 1、激起对敌人的仇恨 2、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 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 3、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并尽可能达成 合作 4、瓦解敌人的斗志
教学案果理论: 世纪 世纪60- 年代 第三个时期 适度效果理论:20世纪 -70年代 内容: 内容:使用与满足理论 创新与扩散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 知识沟
教学案例 第四个时期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强大效果论: 世纪 世纪70年代后 强大效果论:20世纪 年代后
内容: 沉默的螺旋” 内容:“沉默的螺旋”理论 1、从受众出发探讨媒介间接、潜在、 1、从受众出发探讨媒介间接、潜在、长期的影 响 2、将传播过程至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进 、 行多元化的宏观分析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有限效果论: 世纪 世纪40- 年代 第二个时期 有限效果论:20世纪 -60年代 内容: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 内容: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而 倒的靶子。 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 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 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 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唯一因素。 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唯一因素。大众媒介 透过许多中介,在其它多种格局影响下发 透过许多中介, 生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生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教学互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3.“意见领袖” 在传播学中, 3.“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 传播的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 传播的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 或者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或者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 意见领袖” 为“意见领袖”。 4.两级传播 两级传播: 4.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 向一般受众, “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 个中间环节, 大众传播→意见领袖→ 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 般受众” 般受众”。
教学内容 *传播效果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主要内容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与历史 *传播主体与传播技巧
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一、传播效果
1.什么是传播效果
所谓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 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等的变化。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外部信息作用于们的知觉的记忆系统, 外部信息作用于们的知觉的记忆系统, 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 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 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上的效果; 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②作用于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 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 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上的效果。 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二、传播效果的发展历史
枪弹论 强大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
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子弹理论: 世纪 世纪20- 年代 第一个时期 子弹理论:20世纪 -40年代 内容:刺激- 内容:刺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 研究案例: 研究案例:佩恩基金研究 火星人入侵地球
教学互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评价: 评价: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 A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 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 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 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 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 B.忽略接收者的个人差异 忽略接收者的个人差异, B.忽略接收者的个人差异,一个大众传播的内 容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产生同样的效果。 容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产生同样的效果。 .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 C .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 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 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 介环境、群体心态、 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 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 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 察。
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1.枪弹论 1.枪弹论 20世纪20—40年代。 它是一种认定大众传播具有强大威力、 它是一种认定大众传播具有强大威力、能 够左右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观点。 够左右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观点。这种观 点认为, 点认为,受众就象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 的靶子,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的靶子,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只要 枪口对准靶子, 枪口对准靶子,子弹就会迅速地产生出神 奇效果
教学案例 研究案例: 研究案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1、说服二次大战的美国士兵(说服大众是有条 、说服二次大战的美国士兵( 件的) 件的) 2、“比戈特先生”的漫画(选择性理解) 、 比戈特先生”的漫画(选择性理解) 3、伊里县调查(大众传播的影响极为有限) 、伊里县调查(大众传播的影响极为有限)
教学互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伊里调查” 调查” 20世纪 年代一开始,拉扎斯菲尔德主持 世纪40年代一开始 世纪 年代一开始, 的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带着这 一问题对1940年和 年和1944年两次美国总统大 一问题对 年和 年两次美国总统大 选作了调查研究。又称为“ 调查” 选作了调查研究。又称为“伊里调查” 。 A人口在过去 年间比较稳定 人口在过去40年间比较稳定 人口在过去 B居民为白人,农业与工业人口各占一半 居民为白人, 居民为白人 C在20世纪的每一次总统选举中,这个县 在 世纪的每一次总统选举中, 世纪的每一次总统选举中 的结果与全国结果一致
教学互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代表性研究 A.拉扎斯菲尔德 拉扎斯菲尔德: 人民的选择》 A.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B.卡茨 卡茨: 人际的影响》 B.卡茨:《人际的影响》 C.罗杰斯 罗杰斯: 创新与普及》 C.罗杰斯:《创新与普及》 D.克拉帕 克拉帕: 大众传播效果》 D.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E.霍夫兰和耶鲁学派:态度劝服研究 霍夫兰和耶鲁学派: 霍夫兰和耶鲁学派
教学互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5三种效果 A“强化”效果: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 强化”效果:
的强化效果。 的强化效果。 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 B “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 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效果: C“改变”效果: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 生逆传性变化的效果。 生逆传性变化的效果。
教学互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2.有限效果论 2.有限效果论
发生时期: 世纪 世纪40-60年代。 年代。 发生时期:20世纪 年代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大众传播对于受众没有设想中 那么威力无穷, 那么威力无穷,传播者的意图经过中介因 素才起作用, 素才起作用,最后的效果往往不是态度的 转变而是态度的强化。 转变而是态度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