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备课人:单元主题:第二单元以“奉献与关爱”为主题,其中蕴含的人文教育主题是: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
二年级上册我们也学过主题类似的一组课文(第六单元)。
“如果我有一枝神比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二上)“我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幸福成长。
我们也要学会关爱别人。
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
”(二下)因此教学第二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前面的学过的课文,也可以结合3月份文明月、学雷锋的活动展开这组课文的学习。
单元内容:这个单元包括《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二。
其中,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旧课文外,其余都是新课文。
教学建议:这是一组爱心串起来的故事。
平凡而伟大的雷锋,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为蔷薇花挡雨的萨沙,喜爱小猫的卡罗尔,都有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
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所选的四个句子,都是爱的谚语。
口语交际的话题设计又指引着爱的行动。
可以说,“爱”是一根无形的线,贯穿在字里行间。
《教学用书》上明确指出,教学本单元时,要在把握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一个“感”上,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品味“爱”:第一层次:朗读感悟。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通过对课文语言的细细体味,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有些感想。
第二层次:拓展阅读。
触动学生自发地搜集反映爱心的诗文,动情地朗读,主动地背诵,积极地参加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
第三层次:行动指引。
引导学生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虽然类似,但又各具特点。
《泉水》是一篇美文,文字美,内容美,插图也美,就像潺潺的清泉,汩汩地流淌。
因此,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泉水的热情是教学的重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
诗歌讲究“熟读成诵”,要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时时处处关心别人。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在体会课文自然而平实的对话,用心体会并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一道理。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属于“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时要注意“长文短教”,注意指导学生学习默读,在真正自读的过程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5、泉水备课人: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
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二、感知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交流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四、朗读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五、背诵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
2、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六、写字——学习“瓦、泉、然、结、塔”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一、读文学习4——7自然段。
1、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泉水怎么样?喜欢它吗?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二、想象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2、补充说句子: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三、积累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四、练习1、填空()的杜鹃花()的身影()的镜子()的山谷()的歌声()的果子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有()、()、()、()的特点。
(2)泉水流过()、()、()、()。
3、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
五、实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为社会奉献爱心。
六、写字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
可以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另外“脆”字右下的“”,不要写成“巳”。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备课人:教学目标: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重点难点: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图片导入。
出示雷锋画像:你们认识他吗?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2、歌曲导入。
听《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
师: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在哪里呢?(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叔”二字)二、自学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
三、朗读1、自由读文,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四、感悟教师或学生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五、练习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雨()()()()又()()()()辶()()()()钅()()()()氵()()()()日()()()()2、填空。
弯弯的()长长的()晶莹的()蒙蒙的()温暖的()鲜艳的()六、书写学习“滴、洒、泥、泞”四个字。
1、“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过去学过的要点就可以了。
但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上的“匕”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写得好的学生获得一个卡通标志。
第二课时一、感悟1、齐读最后小节,重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2、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二、交流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就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3、想一想:你今后想怎么做?(可以写倡议书,可以成立“雷锋小组”……)三、背诵小组内朗诵全诗——分节配乐朗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竞赛背诵。
积累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四、实践1、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的电影。
2、开展“雷锋故事知多少”的故事会。
3、在班级内开展“争做活雷锋”的“夺章”活动。
五、书写本课写字编排很有规律,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雨字头、走之旁的字。
1、“迈、迷、迹”三字都有走之,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2、“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
(1)第一笔横要短;(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7、我不是最弱小的备课人: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
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2、游戏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