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1.B。
A项,“传统节日产生后即具有原初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后者却一直保留着”说法错误。
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并非同时产生的;另外,原文只是说“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实用功能或丢失,或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却向审美作用转移”,选项中说“后者却一直保留着”的表述有误。
选项说法曲解文意。
C项,“传统节日通过文学作品而流传下来”说法错误。
由原文“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
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看,传统节日应是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的。
D项,“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因此产生了大量吟咏和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歌赋”说法错误,原文是“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
选项说法因果关系颠倒。
2.C 。
C项,“文章第三段通过阐述传统节日对文学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说法错误。
原文中第三段论述了“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这个观点,所以阐述的是“文学作品对传统节日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
3.B项,“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说法错误。
原文中说的是“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可见这些活动与文学在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方面非常相似,而非“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
4.A. A项,“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偷换概念,结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分析,原文是指对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5.D 。
A项,“只要……就……”错误。
结合“‘这种刚性的要求会起到一定作用,将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近视率着手进行防控的决心,’眼科专家周行涛对此表示认同。
但是,面对所设立的目标,他依然保留个人意见,‘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设立的防控方案和目标,应该更加符合科学精神’”分析,“只要……就……”表述绝对化。
B 项,“只有前二者会造成近视”表述不当,结合材料二“也就是说:调节紧张、集合转动使眼轴变长和角膜曲率增加这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分析,原文为“这是……主要原因”。
C项,“做个近视手术就能治愈近视”表述错误。
结合“现在近视手术这么成熟,等孩子成年后做个近视手术就‘治好’了,其实是个大误区”分析,“做个近视手术就能治愈近视”错误。
6.(1)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2)依据医学研究,指导青少年避免近距离用眼。
(3)听取眼科医生的建议,做好屈光筛查,控制用眼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
7.B B项,“突出父亲的单纯与土气”错误,应是突出父亲的积极与自信。
8.①母亲哭是因为战胜了风浪,表现了劫后余生的欣喜与后怕,表达了对父亲为捍卫国家主权不顾个人安危的感动与佩服。
②父亲流泪,是对母亲理解他并安排海葬的欣慰,被母亲至死不渝的爱情感动。
9.(1)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平凡之事:①岛上生活单调枯燥,父亲不以为苦,学会许多技能;②风大浪大,母亲无法上岛,却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是看中了父亲的乐观与可靠;③父母结婚后,两个人把寂寞过成了快乐。
(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2)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之事:①恋爱时的鸿雁传书,书信上描述的岛上美好生活;②结婚时,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举行婚礼,简单而又热烈;③约好去世后一起海葬,守护大海,对死亡淡然平静,对爱情忠贞不渝。
(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10.A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到朝廷请求把他留下来。
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
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爱好,公事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母丧去官”“去官”是因为“母丧”,之间不断开,排除CD;11.C C项,“如工部掌管……漕运等事务”错误,漕运归户部管理。
12.B B项,“他建议将给事中王汝霖的女婿章瑾贬官,却遭到王汝霖等人的诬陷”错误,文本是说耿九畴和江渊商议贬去章瑾的官职,受到章瑾女婿王汝霖的衔恨,因而王汝霖与叶盛等人认为刑部不公平,耿九畴和江渊也弹劾叶盛等人。
13.(1)耿九畴因为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
(1)“见”,受到;“已”,不久;“白”,洗清罪名。
(2)耿九畴说:“设边将就是用来抵御敌寇保卫百姓的,现在让百姓因躲避敌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 (2)“所以”,用来……的;“御寇卫民”,抵御敌寇保卫百姓;“安”,干什么。
参考译文: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年中进士..。
宣德六年被授予礼科给事中。
他发表的意见能把握住全局,有清廉公正的名望。
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选择注重名誉和法度的人去治理它,于是推举耿九畴为盐运司同知。
他彻底革除以前的弊病,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五件事,著录成法令。
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到朝廷请求把他留下来。
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
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爱好,公事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
耿九畴因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
他屡次辨办疑案,刚正不挠。
礼部侍郎章瑾被捕入狱,耿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将他贬官。
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公。
耿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父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堡,他还嬉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
当时明景帝刚当上皇帝,急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
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皇上敕令耿九畴前往巡视招抚。
耿九畴上奏留下英武、飞熊等护卫军边耕边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因此得到安宁。
两淮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
景泰元年,朝廷仍命他兼管。
不久皇上敕令耿九畴审理各府的重犯,大多被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人私自役使操练士兵,耿九畴弹劾他们。
皇帝下诏命令调查处治,并且命令各边镇,有像杨得青这样的人都报告上来。
边将请增加临洮等卫的戍卒,耿九畴说:“边城的士卒并不缺。
将帅如果能够严申纪律,赏罚分明,则人人自行发奋。
否则的话,徒然浪费粮食而已。
”于是不增戍卒。
边境百姓春夏出塞耕田,到了秋冬往往迁入塞内。
耿九畴说:“设边将就是为了御寇卫民的,现在让百姓因躲避敌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耿九畴便禁止百姓迁入塞内,如有遭贼寇侵扰的,他便治守将之罪。
布政使许资说:“侍郎出任镇守官,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这样事情便多有滞留,请改授予他宪职为便。
”于是耿九畴被转为右副都御史。
大臣出去镇守或者巡抚,都授予都御史之衔,就是从耿九畴开始的。
有圣旨要买羊角做灯,耿九畴引用宋代苏轼谏阻神宗买浙灯的事,这事就停止了。
皇上因为有灾异而征求大臣的意见,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
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答复他。
天顺初年,耿九畴入京师议事。
皇上对侍臣说:“耿九畴是廉正之人。
”把他留下任右都御史。
(当时)关在都察院监狱的罪人官家不供给粮食,耿九畴为此提出建议,于是对这些罪人每天供给一升粮食,并将此定为法令。
后来,耿九畴上书请求崇尚廉耻、清理刑狱、劝课农桑、节俭军赏、重视台宪官员的作用五项建议,皇上都嘉许采纳了。
14.D D项,“两首诗语言华丽”错误,由第一首诗“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春在枝头已十分”和第二首诗“芳菲尽”“桃花始盛开”“不知转入此中来”等语句可知,两首诗写“花”和人的活动用语自然朴实,明白如话,所以应为“语言朴素”。
15.相同哲理:有些东西苦苦追寻未必能得到,却往往于不经意时能够获得。
不同哲理:第一首:美好的东西往往就在身边,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或:人们历经千辛万苦、梦寐以求的东西往往是原本拥有而未加珍惜的)第二首:人生难免遭遇挫折与失败,只要理想信念不倒,就可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或:事物千差万别,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16.(1)(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裨补阙漏有所广益(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7.D 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粗地观察一下。
浮光掠影: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语境强调“浅阅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可知该用“浮光掠影”,排除BD;心态: 简单的说,就是心理状态。
心情: 感情状态。
语境强调毕飞宇则以“把玩古董”的心理状态来阅读,可知用“心态”更合适;洞若观火:意思是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
语境强调我们或许可以天赋异禀地成为过目不忘的读者,却无法天生成为观察事物非常清楚的读者。
可知用“洞若观火”更合适。
功用:功能、用途。
功利:功效利益。
语境强调有的阅读只是为了简单的功效利益。
可知用“功利”更合适。
18.B 本题中,联系上文“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光是浮光掠影浅阅读远远不够”可知,下文应对应“高质量阅读”更合适。
19.C 划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一处是“领会”与“意义”搭配不当,可以改为“觉察”,排除AB;另一处是“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去感受”,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结构不一致,语序不当,可以改为: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排除D20.(1)另一方面是要考虑食物卫生品质(2)食物的食用品质就变差了(3)相对于我国“保质期”的提法21.①鄙校——贵校②夙愿——愿望③惠赠——随寄④垂怜——垂青⑤务必去掉鄙校,是谦称自己的学校,这里称呼别人的学校,应该为“贵校”;夙愿,指平素的愿望,一向怀着的愿望。
此处前面有“一直以来的”,应改为“愿望”;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
此处是指自己给别人寄文章,改为“随寄”;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
用在此处感情不当,改为“垂青”;务必,属于命令式语气,太生硬,去掉。
22.【审题】题目包含三则材料,材料一着眼于个人,可以从多年坚持环保行为、动员他人参与环保、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等角度立意;材料二着眼于社会,可以从参与环保人人有责、增强公民意识勇敢举报破坏环保行为、破坏环境者必受惩处等角度立意;材料三着眼于国家,可以从中国勇于担责加大环保力度、转变经济方式与环保并行、中国环保业绩受世界肯定等角度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