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节_熔化和凝固学案1

第1节_熔化和凝固学案1

§4-1 熔化和凝固学案 2课时 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主备 袁亚辉
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目标一: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阅读课本81页“物态变化”部分,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具体可以类比冰、水、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 、 。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
2、 相互转化的。

(选填 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 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二:观察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
松香的熔化
3、
结合上表[思考]:
A:加热时海波和松香的温度是否变化,是否一直变化?
加热时,海波和松香的温度 变化,松香的温度一直在 ;海波的温度先 ,但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却保持 ,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 。

(填“上升”、“降低”或“不变”) B:在不断加热的过程中海波和松香的状态有没有发生变化?
时间(分)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40 42 45 46 48 48 48 48 50 52 54
状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态 液态 液态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0
43
48
52
56
60
63
65
状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态 液态
56 54 52
48
46
44 40 60 50
40
4、从硫代硫酸钠熔化的观察记录中得出:
a :温度在上升到 °C 前,硫代硫酸钠呈固态.
b :硫代硫酸钠从开始熔化直到完全熔化,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 °C 不变。

c:硫代硫酸钠全部熔化成液态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由48°C 开始继续 (填“上升”或“下降”)
5、结合上表,画出硫代硫酸钠熔化的图像 温度(°C)
0 1 2 3 4 5 6 时间(分钟)
6、结合上表,画出松香熔化的图像 温度(°C)
0 1 2 3 4 5 6 时间(分钟)
7、比较上述两种物质熔化的图像,可知: 硫代硫酸钠要达到 才开始熔化。

(且熔化时,温度保持 。


松香 (填“有”或“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持续 )。

目标三: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举例说明。

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规律
8、晶体是指具有
的物质。

如:
等是晶体。

非晶体是指 的物质。

如: 、 、 、 、 、 等。

9、熔点是指 。

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 ,冰的熔点是 。

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不同的晶体熔点 。

(填“相同”或“不相同”) 10、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 晶体 非晶体 熔点 熔化过程中物质所处的状态 温度的变化
两者的共同特性
11、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是: (1)温度要达到 ,(2) 热量。

(填“吸收”或“放出”)
目标四:理解晶体熔化图象中各线段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温度(°C )
D AB 线段:表示物质处于 体 热 温的阶段;
BC 线段:表示物质处于 共存阶段, B C 凝固过程虽然 热,但温度 ; A
CD 线段:表示物质处于 态 热 温阶段。

时间(分)
目标五:理解晶体凝固的规律,
1、图线上各线段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温度(°C ) AB 线段:表示物质处于 体 热 温的阶段; A BC 线段:表示物质处于 共存阶段,
凝固过程虽然 热,但温度 ; B C CD 线段:表示物质处于 态 热 温阶段。

D
时间(分)
2、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规律
3、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 点相同,如:冰的凝固点和熔点都是 °C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点和熔点都是 °C 。

晶体 非晶体 凝固点 凝固过程中物质所处的状态
温度的变化
两者的共同特性
温度℃
时间
/A B C D
E F G
综合练习:
1、把一块0°C 的冰投入0°C 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C ),过了一段时间,下面说法哪个正确?(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不吸热
3、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 和 ,反映一个共性是 。

4、寒冷的冬天,室外自来水管易爆破,这是由于水发生 时,体积增大引起的。

5、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⑴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 ⑵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的依据是( )
A 、软硬程度
B 、有无熔点
C 、是否会熔化
D 、外观形状 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晶体的是( )
A 、铅、石膏
B 、玻璃、明矾
C 、松香、水晶
D 、橡胶、塑料 8、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 、BC 、CD 、D
E 、E
F 、F
G 段中。

晶体处于固态的是 段 处于液态的是 段 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段
温度升高的是 段 温度降低的是 段 温度不变的是 段 吸热的是 段 放热的是 段
9、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请你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2)在6分钟时,这种物质处于固体还是液态? 这种物质处于
(3)在20~30分钟内,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4)这种物质的熔点是多少? 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10、如图所示,实验兴趣小组甲和乙通过实验画出同一固体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根据甲所画图象,该实验中所测物质 属于 (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 ,在BC 段中 该物质处于 状态,此时该物质要 热量。

(2)乙所画图象是否错误? 。

造成乙图
所示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