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学案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学案

北京市西罗园学校初二年级物理(学科)教学案课题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主备许晓庆审定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了解晶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物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
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难点: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教学模式教学案合一,学议讲练结一体
教学方法“学议讲练结”五环节教学法
教学流程先学先议,以学议定教;互讲互议,以讲议促练。

流程一:自主学议——我的课堂我做主
复习:
1、温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______;
引入新课:
一、物态变化
观察下面几幅图,想一想,这些物质的状态各有什么特点?
(1)冰块(2)水(3)气球中的空气
分析:像冰块这样具有一定的______和______的物质,我们称其状态为____态。

像水这样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_____的物质,我们称其状态为____态。

像空气这样既没有一定的_______,也没有固定________的物质,我们称其状态为_____态。

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是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三种状态存在的。

例如:水
固态——_____,液态——_____,气态——________。

思考:物质存在的状态是一成不变的吗?我的判断_______;同一种物质是否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下变化呢?我的判断______;
分析:夏天,从电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小冰块,一会儿就化成了____,再过一段时间,水又完全变成了_________。

这个例子说明随着______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自主阅读P173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
2、熔化:物质由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过程;
3、凝固:物质由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过程;
思考:熔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呢?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呢?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过程相同吗?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探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观看视频
组装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分别成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只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的加热
实验器材和材料:铁架台、试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烧杯、石棉网、海波、蜂蜡
思考:
1、为什么不直接对试管进行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不能直接加热,所以要垫上____________;
方法介绍:
水浴法:把要加热的物质放在水中,通过给水加热达到给物质加热的效果。

一般都是把要反应的物质放在试管中,再把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还可以在烧杯中插一根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水浴法的好处:①物体受热均匀,实验中不会导致暴沸的现象;②减慢熔化过程,便于观察。

流程二:合作探究——我行,我们一定能行
二、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海波熔化:
仔细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和试管内海波的物态变化情况,并将测温时间和测得的海波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海波的温
度/℃
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横纵坐标的分度值,将所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画在方格纸上,然后再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

分析:通过图像可以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仍保持在48℃,直到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海波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问题:
比较海波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的温度变化情况,你能总结出哪些特点?
AB段:海波处于____态,吸热______过程。

BC段:海波处于__________态,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

B点:海波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海波完全处于______态。

C点:表示海波刚好完全熔化,海波处于______态。

CD段;海波处于____态,液体吸热_______过程
蜂蜡熔化:
仔细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和试管内蜂蜡的物态变化情况,并将测温时间和测得的蜂蜡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蜂蜡的温
度/℃
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横纵坐标的分度值,将所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画在方格纸上,然后再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蜂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

分析:通过图像可以看出,随着不断加热,蜂蜡的温度持续上升。

在此过程中,蜂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然后熔化为液体。

可见,蜂蜡不想海波那样具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问题:
比较蜂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的温度变化情况,你能总结出哪些特点?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____,没有一定的熔化_____。

对比:将海波和蜂蜡的温度——时间图像进行对比,这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完全不同,其实它们代表了两类固体的熔化
三、晶体和非晶体(自主阅读P175中间部分)
像海波、冰、食盐和各种金属等都是_______,它们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_________。

像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都是__________,它们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自己总结)
1、达到______(或凝固点)
2、继续______(或放热)
流程三:目标精练——小步子,快反馈,学以致用促生成
1、用铜块浇筑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2、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

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3、下列各组物质,都是晶体的是()
A、冰和水
B、铜和固态水银
C、玻璃和石蜡
D、海波和沥青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物质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之后,温度一定要上升
C、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0℃的冰要比0℃的水冷一些
流程四:快速反馈,巩固新知
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2、小明在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当这种物质的温度达到36℃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一组记录数据:36℃、39℃、42℃、45℃、48℃、48℃、48℃、51℃、54℃、57℃。

这种物质是体,它的凝固点是。

3、晶体类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______。

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

4、晶体熔化的条件:1是______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波是一种晶体,熔点是48℃,温度是48℃的海波,它的状态()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固体都有熔点B.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C.物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