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歌曲《悯农》教学设计

歌曲《悯农》教学设计

歌曲歌谣——悯农
活动导言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

根据古诗写成的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歌曲的说唱,第二部分是轻快的歌唱。

歌曲表现了农夫劳动的艰辛,告诉我们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的道理。

通过聆听范唱、对比分辨、哼唱旋律、打击乐器伴奏、体态律动中感知歌曲的情绪,感受A段与B段之间在节奏、情绪上的不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在审美体验活动中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有机融合,层层深入。

注重从聆听人手,让幼儿在审美体验中理解歌曲的内涵,做到在演唱中的以情带声。

活动的重点是熟悉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悯农》。

难点是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古诗意境。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悯农》。

2. 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古诗意境。

3. 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悯农》、轻音乐、沙锤、dodo娃头饰、lala 妞头饰、幼儿用书。

2、经验准备:幼儿背诵过唐诗《悯农》。

3、常规准备:将幼儿座位以半圆形摆列。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问好节奏:引导幼儿跟老师做相同的肢体动作。

(2)教师播放“巧入情境厅——《悯农》”的动漫视频,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古诗表现的内容。

师:“孩子们,你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从哪儿来的吗?”
2、欣赏乐曲
(1)教师播放“玩转妙音屋——音乐屋《悯农》”,引导幼儿进行歌曲欣赏,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为了秋天能有好收成。

现在农民伯伯要去做什么?在田间劳作辛不辛苦?”
(2)教师再次播放“玩转妙音屋——音乐屋《悯农》”,引导幼儿分辨歌曲的说和唱。

师:“请你仔细听听,这首歌有什么不同?”
3、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师:“炎热的烈日下,农民伯伯在辛苦地除草。

一滴滴汗水从额头上掉下来,落到土地上。

你能把农民伯伯的辛苦读出来吗?”
(2)教师播放轻音乐,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着音乐朗诵古诗,从而很好地去理解和表现音乐。

(3)教师引导幼儿拍打节奏,并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师:“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拍打节奏吧。


(3)教师播放“玩转妙音屋——音乐屋《悯农》”,幼儿跟随音乐小声哼唱。

(4)教师播放“玩转妙音屋——音乐屋《悯农》”,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大声演唱歌曲。

(5)教师播放“玩转妙音屋——伴奏屋《悯农》”,教师和幼儿分乐句演唱歌曲。

例如:教师先读歌词,幼儿唱旋律。

熟悉后,互换角色。

4、声势游戏
(1)教师播放“玩转妙音屋——影音屋”,引导幼儿进行观看动作,并进行声势的表演。

师:“影音屋中的老师是怎样表演《悯农》的呢?让我们认真的看一下吧!”
(2)教师再次播放“玩转妙音屋——影音屋”,教师请幼儿戴上dodo娃头饰和lala妞头饰一起表演。

5、延伸表现
(1)教师播放“玩转妙音屋——伴奏屋《悯农》”,给幼儿分发沙锤,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演奏沙锤。

注:二分音符摇晃沙锤。

四分音符甩沙锤。

(2)教师播放“智趣百宝箱”,引导幼儿用除草的动作来表现节奏。

师:“小朋友们,你会除草吗?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除草吧!”
6、活动结束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古诗歌曲《悯农》,回家把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再见节奏:引导幼儿跟老师做相同的肢体动作。

教师播放音乐《悯农》,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建议
1、在朗诵时要提示幼儿有感情,有快慢、强弱、声音的高低来表现诗
的意境,启发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收获、
珍惜粮食的情感,从而获得劳动艰辛的审美教育。

教师可以先做示
范。

2、在加入乐器演奏时,还可以分组、分段加入。

例如可以分为演唱组
和演奏组,演奏组只在歌曲第二部分加入乐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