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审计抽样
第四十三条在根据样本误差推断总体时,如果将 某一误差确定为异常误差,审计人员可以将其排 除在外。(不推断异常误差)
如果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已经分层,审计人员应 当在每一层分别推断误差。 第四十四条在实施控制测试时,由于样本的误差 率就是整个总体的推断误差率,审计人员无需推 断总体误差率。
第十二章评价样本结果
(一)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1.统计抽样
依据:概率论、统计理论和健全的内部控制 特征:第19条 (1)随机选取样本;(可以防止主观判断)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 样风险
第21条如果…只使用了统计方法的部分要素,则 不能有效计量抽样风险。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 样。
第24条对总体的预计误差率或误差额的 评估,有助于设计审计样本和确定样本 规模。
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审计人员通常根据对相 关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的了解,或根据从 总体中抽取少量项目进行检查的结果,对拟 测试总体的预计误差率进行评估。
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审计人员通常对总体的 预计误差额进行评估。
某审计师审计公司的销售收入明细账共计 4000户,其账面总金额为 3,200,000元,拟采用比率抽样法测试销 售收入真实性,要求的可信赖程度为95% (1.96),计划抽样误差为 ±65,000元,总体标准离差为96元。
第一步:计算样本量(放回下)
N/= (1.96×96×4000/65000)2=134 N= N//(1+ N//N)=130
第九章 审计抽样
重要意义:
审计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 极大地节省审计资源,提高审计 效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抽样步骤。
熟练掌握审计抽样的涵义和种类;样本的设计 与选取、抽样结果评价。 掌握固定样本量抽样、了解停走抽样、发现抽 样等属性抽样方法,掌握单位平均估计抽样、比 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等变量抽样方法。
= (1.64×200×1500/40,000) 2 = ?
151
二、停走抽样
基于:预期总体误差与样本量成正向关系 则:预期总体误差越小(为零)时,样本 量最小,通过边抽样,边评价逐步加大预 期总体误差。
三、发现抽样
在(较高)的可信赖程度下,假定误差 以(较低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之中时, 至少发现一个误差。
是指构成总体 的个体项目。
抽样单元的数量,叫样本量
本节内容:
1. 概念 2. 3.
抽样种类 审计抽样实施步骤
抽样种类:
控制测试
属性抽样
固 定 样 本 量 抽 样
审计抽样 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
实质性测试
变量抽样 发 现 抽 样 差 额 估 计 抽 样
停 走 抽 样
单 位 均 值 抽 样
比 率 估 计 抽 样
如果在差额估计法下: 1、先计算样本平均差 =(102,000—100,000) /130=15.39 2、总体差额: 15.39×4000=61,560 3、估算总体实际值: 3200,000+61,560=3,261,560
如果在均值估计抽样法下: 样本平均值=样本实际值/样本量 =102,000/130=785 总体价值=4000×785=3,140,000 适用:当被审计项目总体中可能存在 较大错误与舞弊时,往往采用此法。
第二十八条当实施细节测试时,审计人 员通常按照货币金额对某类交易或账户 余额进行分层,以将更多的审计资源投 入到大额项目中。 例如:
样本规模
(第七章) 第31条 在确定样本规模时,应当考虑能否将抽样 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 第32条审计人员可以使用统计学公式或运用职业 判断,确定样本规模。
主要用于:查找重大非法事件。
变量抽样
样本实际值 样本量=样本平均值(元/个) 总体估计值=样本平均值×总体个数
/
比率=样本实际值/样本账面值 总体价值=总体账面值×比率 (一)单位平均估计抽样 样本平均差=(样本实际价值—样本帐面
价值)/样本量 总体平均差=样本平均差×总体项目个数 (二)比率估计抽样 估计总体值=总体账面值±估计总体差额 (三)差额估计抽样
S——估计的总体标准离差 (计算求得); N——总体项目个数; P ——精确限度(预期总体误差) a
可信赖程度系数表
可靠程度(%) 正态标准差
68.3
70 80 85 90 95 85.4
1.00
1.04 1.28 1.44 1.64 1.96 2.00
代入公式: n/=(Ur×S×N/pa)2
第十章误差的性质和原因
第三十九条当实施控制测试时,…当识别出控 制的运行存在误差时,审计人员应当进行专门 调查,并考虑下列事项: (一)已识别的误差对财务报表的直接影响; (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对审计方法的影 响。 在上述情况下,审计人员应当确定…是否需要 增加控制测试,或是否需要使用实质性程序应 对潜在的错报风险。
通常用,有多大可信赖程度保证“误差” (控制偏差)发生在多大范围内或占总体的 百分比来表示。 如:有95%的信赖程度保证未经验收的材料 (误差)占总体采购数量5%。
1.固定样本量抽样步骤: 确定审计目标 定义“误差” 定义审计对象总体 确定样本量 (预期总体误差率、可信 赖程度、可容忍误差的确定。) 确定样本选取方法 选取样本,并进行审计 评价抽样结果
第45条评价样本结果,以确定对总体相关 特征的评估是否得到证实或需要修正。
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如果样本的误差率超出预期, 应当修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或获取进一步审 计证据支持初始评估结果。 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如果样本的误差额超出预期, 除非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 人员应当认为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 错报。
第二步:抽取并审查样本 假如审计师采用随机选样法,选取130个样 本,并进行审查,结查是:样本账面价值 之和100,000元,样本实际价值之和102, 000元。 第三步:计算比率 比率=102,000/100,000=1.02 第四步:计算估计总体价值 总体价值=3,200,000×1.02 =3,264,000
方法: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
本节内容:
1. 概念 2. 3.
抽样种类 审计抽样实施步骤
要解决的问题:
1、抽什么?(样本设计) 2、抽多少?(样本规模) 3、怎么抽?(选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22条 在设计审计样本时,应当考虑审 计程序的目标和抽样总体的属性。 第23条 应当根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性 质,以及与该审计证据相关的可能的误 差情况或其他特征,界定误差构成条件 和抽样总体。
如果被审计对象将A客户的 审计抽样评价账错记在B 客户的账上,但 并不影响 金额发生数。 总体账面价值是否落入 1、分析样本误差; 总体的估计价值±实 2、推断总体误差;
际抽样误差之间
3、重估抽样风险; 4、形成审计结论。
第九章 实施审计程序 第十章 误差的性质和原因 第十一章 推断误差 第十二章 评价样本结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审计抽样的涵义、种类;
2.审计抽样步骤 3.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方法。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属性抽样及其运用 变量抽样及其运用
第二节
第三节
本节内容:
1. 概念 2. 3.
抽样种类 审计抽样实施步骤
一、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 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 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 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总体,是指CPA从中选 取样本并据此得出结论 的整套数据。
第二节总体 第25条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第26条…在实施审计抽样时,审计人员应 当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以确保实施审计 抽样所依据的全部信息足够完整和准确。
第三节分层
第27条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 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 货币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 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 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审计人员应当仔细界定子总体,以使每一抽样单 元只能属于一个层。
属性抽样样本量确定——计算法
成数抽样样本量计算:
n=t2P(1-P)/△2
式中: n——样本量; t——正态标准(可查表) P——预计总体误差率; △——精确度(据可容忍误差即精确度上限判断)
变量抽样中样本量计算公式
n/=(Ur×S×N/pa)2
式中: Ur——可信赖程度系数(查表);
第四十六条如果推断误差总额与异常误差 之和低于但接近可容忍误差,审计人员应 当根据其他审计程序考虑样本结果的说服 力,并考虑是否需要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 (谨慎!)
第九章实施审计程序
第三十五条应当针对选取的每个项目,实施适合 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第三十六条如果选取的项目不适合实施审计程序, 通常使用替代项目。 第三十七条如果因凭证缺失等原因导致审计人员 无法对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已设计的审计程序,且 不能针对该项目实施适当的替代审计程序,审计 人员通常考虑将该项目视作误差。
举例:有关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 1、由生产部门或仓储部门提出请购,采 购部门主管人员审批,开出购货订单进行 采购。 2、材料到达后,验收部门验收数量、检 查质量,开出一式多联的验收报告。 3、会计部门核对购货订单、验收报告和 供应商发票一致后付款。
定义 “误差”
(1)未经请购和审批已开具了订购单。 (2)材料未经验收已入库。 (3)购货订单、验收报告和供货方发票 不一致(包括缺少有关单据,或虽有相关 单据,但品种、规格、数量不一致)却已 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