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短章翻译训练
文言文短章翻译训练
姓名:
班别:
学号:
翻译下面文言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译文:
(2)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译文:
(3)(唐太宗)叹曰:“朕比使人至其(指魏征)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
任善人则国安,任恶人则国弊。
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
爱憎之间,所宜详慎。
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却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
’其略如此。
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
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之。
”
译文:
(4)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文:
(5)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译文:
(6)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译文: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羽声慷慨,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
(8)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
则耕者不可不益急矣。
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译文:
译文答案:
(1)赵国有个人担忧老鼠为害,就向中山国讨了一只猫。
中山国的人给了他一只猫,这猫很会捕老鼠,但也很爱咬鸡。
过了一个多月,他家的老鼠被捕尽,但是他们家的鸡也全
被咬死了。
他的儿子为这事发愁,对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
我们家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
有了老鼠,它们偷吃我家的粮食,咬坏我们的衣服,穿通我们的墙壁,毁坏我们的家具器皿,这样我们将要挨饿受冻了,不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哪!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
(2)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处鸣叫,吸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弯着身子,屈着前肢,想要逮住蝉,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它的旁边;黄雀伸长了头颈,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拿着弹弓和子弹的人在它的下面。
(3)唐太宗感慨地说:“等到我派人到魏征家,发现一封信,才写了一半,那可辨识的文字是:‘天下的事有好有坏。
任用贤能的人国家就安定,任用邪恶的人国家就会有弊病。
对公卿大臣,皇上确实有爱憎差别,所憎恨的只看到他恶的一面,所喜欢的只看到他好的一面。
爱憎之间,是应该审慎对待的。
如果喜欢而又了解其缺点,憎恨又了解其优点,割除邪恶而毫不疑虑,任用贤能而不猜疑,国家就可以兴旺了。
’信的大略意思就是这样。
我反思一下,觉得自己不免有这种过错。
公卿、侍臣,可以把它写在笏板上,有什么好意见一定及时进谏。
”
(4)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已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当臣子的戏弄
国君的呢?”师旷说:“我一个瞎子怎么敢戏弄国君。
我听说:少年时代爱好学习,好比初升的太阳;壮年时爱好学习,好比正午的阳光;老年时代爱好学习,好比蜡烛的光亮,有微弱的烛光总比在黑暗中摸着走路强吧?”
(5)凡是东西到了不平的时候,就要发出声音。
草木没有声音,风搅动它们发出声音。
水没有声音,风振荡这绿出声音。
水的跳跃,是由于受到阻遏而激扬,水流得迅疾,是由于受到阻塞而加快;水的沸腾,是由于用火煮它。
金属、石头没有声音,是因为敲打它们才发出声音。
人们发表言论也是这样,是因为心中不平而不得不发表言论。
人们唱歌是有所思念,人们哭泣是有所感触。
凡从口里发出声音来的,总是都有不平之处吧!
(6)管宁与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菜。
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看见,照旧挥锄除草,看它跟瓦片石头没有什么不同;华歆看见了,把它拾起来扔开了。
他们又曾同坐在一块席子上读书,正好有官员乘着大车、戴着官帽经过门前,管宁依旧读书,华歆却把书扔下,出去观看。
管宁把所坐的席子割作两半,跟华歆分开坐。
他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
(7)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行。
到了易水旁边,祭了路神之后,荆轲就要上路入秦了。
这时高渐离击着筑,荆轲和着筑声唱歌,发出变征的音调,士人们都流泪哭泣。
荆轲一边前进一边唱道:“风声萧萧,易水凄寒;壮士一去,就不回来了!”又唱出慷慨激昂的羽声,士人们都睁着努眼,头发全都直立冲冠。
于是荆轲上车走了,一直没有回头。
(8)墨子先生从鲁国到齐国去拜访老朋友,老朋友对墨子先生说:“现在天下没有人做有道义的事,只有您独自辛苦地去做有道义的事,您不如不做了吧。
”墨子先生说:“如今在这里有一个人,他有十个儿子,一个耕种而九个闲居,那么耕种的人就不能不更加急迫了。
为什么呢?因为吃食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啊。
现在天下没有人做有道义的事,那么您应该鼓励我啊,为什么制止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