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8《颐和园》优质课公开课教
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采用不同手法描写景物的写景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
3.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从中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如果教师在这一时期好好引导,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已经有了很多游玩的机会,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游玩时的顺序,还是比较清晰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要巧妙地提供帮助,让学生将感悟课文优美的语言与领悟文章写法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学完课文后,学会写游记的方法,做到“跳一跳摘到桃子”。
3重点难点
1.读写结合,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采用不同手法描写景物的写景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颐”。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书写“颐”字,引导学生理解字义,通过情感朗读课题,让学生对颐和园有初步的认识。
】
2【讲授】
二、初读课文,统领脉络
1.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自读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请划出来读一读。
2.检测自学生字词情况:
出示第一组词语: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堤岸
出示第二组词语: 橫槛琉璃瓦画舫
出示第三组词语:耸立远眺神清气爽金碧辉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直观理解法、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归类等方法理解字词,向学生传递了一种思想——那就是词语理解方式的多样化。
】
3、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主要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颐和园的哪些景点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那作者是如何评价的呢?(第一句)
①男女生读这两句话,你又发现了什么?
②写法指导:像这样总写感觉,印象的句子,一般放在开头,结尾,这种写法叫——前后呼应。
4.既然这是一篇游记,那作者一定会告诉我们游览路线,请看: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5.总结:像这样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不断展现新画面的方法叫移步换景。
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写游记或参观记。
5、你能带着老师走走作者的游览路线吗?你来说,老师画(学生说,老师画游览路线)
6.有位小朋友游览完颐和园后,是这样交代游览路线的,而作者是这样交代的。
(比比看,那种游览顺序好)
①找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
②有感情的读一读作者的游览顺序。
7.当小导游,设计线路
8.总结:孩子们都太棒了,能学以致用!恭喜你们都成为了合格的小导游。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
”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并加以运用,为以后写游记打下基础。
】
三、走进长廊,细品观赏
过渡:现在我们继续细细游览颐和园,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有名的长廊。
1、各位小游客,猜猜看,长廊被称为“世界上最_____的廊。
”
2感受长廊之美
默读课文,思考:
你认为长廊是“世界上最_______的廊。
”请在书中找依据。
(1) “最长的廊”
预设一: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①从“红漆”“绿漆”体会到了什么?(颜色美)
②从“一眼望不到头”你体会到了什么?(世界上最长的廊)怎么读才能读出长廊的长?
作者是怎样把“一眼望不到头”写具体的?
师总结:列数字,让数字说话,让事实说话。
更有说服力。
②运用:请你用列数字的方法说一说子奇塔的高。
(2)感受“最美的廊”
预设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
这句话中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追问:几千幅画都相同吗?
多媒体展示长廊上花草,人物的图片
①引导学生说说长廊上的画还会有什么?
②你会用一个什么词语还形容这些画?
③采访外国游客,当你看到每一幅画都不一样时,你会感叹什么?(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④带着自豪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三)“最舒服的廊”
预设三:长廊两旁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①花的种类多。
②从‘神清气爽’体会到长廊很舒服。
3、填一填,感受长廊的观察角度。
(先试着在书上划一划)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放眼一望( ),抬头看去,
( ),往两旁看,( )。
4.试着背背第二自然段。
5、引导学生小结: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长廊一段的描写非常有特色,通过让学生猜一猜“长廊被称为‘世界上最的廊”,找到相关句子,用多种方式读,让学生在置身美景的同时,也咀嚼到语言的精妙以及作者遣词用句的技巧。
】
6.小练笔:从不同角度观察德昌公园的一处风景,试着写一段话。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长廊的没,颐和园的美景还不止这一处,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北京细细游览。
这节课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的教学,是整篇阅读教材的精彩发端,是引领学生激情走进文本,领略最初风景,接受语言熏陶的第一步,在第一课时即将结束时抓住文本重点,巧设悬疑,勾起学生更强烈的阅读期待,达到“课虽终,味还在,趣仍浓”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