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专业课程设计

分析化学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 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液中Cl-和SO2-测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0701学号:200706010120 学生姓名:朱涛峰导师姓名:陈立新黄赛金周原刘新玲完成日期: 2010年7月7日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NaCl、Na2SO4混合液中Cl-和SO42-的测定姓名朱涛峰学院化工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0701 学号20 指导老师陈立新黄赛金职称教研室主任陈立新一、课程设计目的本专业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业分析方向)的学生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基本专业知识、基本实验技能,结合工厂生产、社会生活实际等,设计一个能解决基本问题且须经实验证明可行的分析检测实验方案。

学生通过该课程设计可加深对专业基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强化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等。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1. 设计内容有一NaCl、Na2SO4混合溶液,内合未知量的Cl-和SO42-,请根据己学得的知识拟订实验操作步骤,分别测定其中Cl-和SO42-的含量。

2. 设计准备要求:(1)认真学习课程设计相关要求;(2)与指导教师商讨、确定课程设计题目。

3.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1)根据课程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所列参考书,阅读相关资料;(2)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3)利用互联网等相关资料;4)设计实验初案。

4. 实验论证要求:对实验初案进行实验论证,对出现问题不断进行修证、补充,直到符合设计要求。

5. 课程设计论文书写要求:必须符合课程设计论文要求。

6.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知识水平:30%;设计论文质量:50%;平时:20%1 实验方案设计1.1 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1.1.1 莫尔法测定氯离子1.1.1.1 试剂和仪器试剂K2CrO4指示夜(50g/L)、AgNO3标准溶液(0.1mol/L)、NaCl基准物质仪器锥形瓶、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锥形瓶、烧杯1.1.1.2 原理在中性溶液或弱碱性溶液中,如果溶液的PH过高应用稀HNO3中和,调至适宜的PH后进行试验,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离子的方法。

反应方程式为:Ag++Cl-==AgCl↓(白色)2Ag++CrO4-==Ag2CrO4↓(砖红色)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在滴定过程中,首先析出AgCl沉淀,到达终点后,稍过量的Ag+与CrO42-生成的Ag2CrO4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1.1.2 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1.1.2.1 试剂和仪器试剂AgNO3标准溶液(0.1mol/L)、NaCl基准物、硝酸溶液(1+1)、溴酚蓝指示夜仪器电位滴定仪、容量瓶、烧杯、移液管、洗瓶、氯离子选择电极1.1.2.2 原理以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双液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试液中组成工作电池。

当氯离子浓度在10-4~1mol/L 范围内,在一定条件下,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E = K –2.303R TnF㏒αcl -分析工作中要求测定的是离子浓度C i ,根据关系,可在标准溶液和被测溶液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恒定,从而使活度系数为一常数,则上式可表示为E = K , –2.303R TnF㏒αcl -即电池电动势与被测离子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

1.2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方法1.2.1 吸附剂法1.2.1.1 试剂和仪器试剂 茜素红、醋酸、乙醇、氯化钡标准溶液仪器 容量瓶、 烧杯、 移液管、 洗瓶、滴定管、量筒、锥形瓶、1.2.1.2 原理用BaCl 2标准溶液滴定SO 42-的溶液生成的Ba 2SO 4沉淀吸附指示剂西红素,在充分搅动下,滴定至红色出现即为终点,溶液要用醋酸调节PH=3—3.5左右,加入乙醇改变硫酸钡的溶解度,改善终点颜色的敏锐性。

西红素为有机弱酸在溶液中成黄色的阴离子。

反应式为Ba 2++SO 42-===BaSO 4 ↓(白色沉淀)FI -+Ba 2+==BaFI ↓(粉红色)在化学计量点以前,溶液的硫酸根过量,这时,BaSO 4沉淀胶粒吸附硫酸根而带负电,FI -受排斥而不被吸附,溶液呈黄棕色;而在化学计量点后,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使得BaSO 4沉淀胶粒吸附钡离子而带正电,这时溶液的FI -被吸附,溶液由黄棕色变为粉红色,即为终点。

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式计算试样中SO 42-的含量:C (SO 42-)=样液V C 22BaClBaCl V1.2.2 重量法1.2.2.1 试剂和仪器试剂 H 2SO 4 溶液 (1 mol/L )、HCl 溶液(0.1 mol/L)、HNO 3溶液(2 mol/L )、 AgNO 3溶液 (2 mol/L )、BaCl 2·2H 2O AR 溶液(0.1 mol/L )仪器 瓷坩埚、漏斗、马弗炉、定量滤纸、电光天平1.2.2.2 原理硫酸根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组成与化学式相符合,因此常用硫酸钡沉淀法测溶液中的硫酸根。

硫酸盐在盐酸溶液中,加热至沸腾,慢慢加入的氯化钡形成晶性硫酸钡沉淀。

在接近沸腾的温度下进行沉淀,并至少煮沸20分钟,使沉淀陈化之后过滤,洗沉淀至无氯离子为止,烘干或者灼烧沉淀,冷却后,称硫酸钡的质量。

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式计算试样中SO 42-的含量:C(SO 42-)=-样液V Mm BaSOBaSO 441.2.3 反滴定法1.2.3.1 试剂和仪器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固体,A.R.)、CaCO 3(固体,G .R.或A.R.)、HCl 溶液(1:1)、氨水(1:1)、镁溶液(溶解1g MgSO 4.7H 2O 于水中,稀释至200ml )、钙指示剂(固体指示剂,1g 钙紫红素与100g NaCl 混合磨匀)、Pb(NO 3)2标准溶液(0.05 mol /L )、HNO 3。

溶液(2 mol /L )、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EDTA 标准溶液(0.02mol /L )、1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用硝酸调pH =5.5)、 0.2%二甲酚橙水溶液、10mg /ml 的SO 42-标准溶液仪器 容量瓶、 烧杯、 移液管、洗瓶、滴定管、量筒、锥形瓶1.2.3.2 实验原理返滴定法是SO 42-的含量测定方法中相对较简单的。

在酸性环境下,在待测样液中加入过量的PbNO 3标准溶液,使SO 42-以PbSO 4沉淀形式析出,加入助沉剂,在一定条件下有效地减少在水中的溶解度。

其反应式如下:SO 42- + Pb 2+ → PbSO 4 ↓用EDTA 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Pb 2+。

在滴加了PbNO 3标准溶液的样液中,加二甲酚橙作指示剂,Pb 2+与二甲酚橙形成紫色配合物,溶液呈现紫红色,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是,即为滴定Pb 2+的终点。

根据EDTA 标准溶液的浓度,体积以及的PbNO 3标准溶液体积求出过量的Pb 2+量,从而求出样液中SO 42-的含量。

其反应式如下:Pb 2+ + H 2Y 2- → PbY 2-+ 2 H +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式计算试样中SO 42-的含量C (SO 42-)=-样液V C V V C DETAEDTA NO Pb NO Pb ⨯-⨯2323)()(2实验论证2.1 溶液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2.1.1 莫尔法测氯离子含量2.1.1.1 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在台上称取一定量的 AgNO3固体,放入400ml的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转移到棕色的试剂瓶中,稀释至400ml,充分摇匀,保存至暗处。

称取1.5g NaCl基准试剂放置在一个洁净,干燥的坩埚中,在电炉上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加热到不再有盐的爆炸声为止。

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准确称取配制250mlNaCl溶液。

准确移取25.00mlNaCl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出现不退色的砖红色时,即为终点。

接近终点时,需逐加入AgNO3溶液,并用力摇荡,记录下所消耗掉的硝酸银的体积。

平行三次。

计算出硝酸银溶液的体积。

2.1.1.2 混合式样中氯离子的测定准确量取混合液至锥形瓶中,平行三次,用标准的硝酸银溶液滴定,在加入2到3滴的K2CrO4做指示剂,在不断的摇动下滴定至终点,半分钟颜色不退去。

记录所消耗的硝酸银的体积。

混合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称取10.3539gBaCl2放置在400ml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溶解,再移入到250ml的容量瓶中,配制成0.0996mol/L溶液。

再准确移取混合溶液至锥形瓶中,应用醋酸将溶液的PH 调至3到3.5,再加入少量的乙醇,加入3滴西红素指示剂,用标准的BaCl2溶液滴定。

半分钟内颜色不退去即可,平行三次,记录下所消耗掉的BaCl2体积。

2.1.2 电位滴定法测氯离子含量2.1.2.1 试剂的制备AgNO3标准溶液(用莫尔法所用的AgNO3标准溶液)硝酸溶液(1+1)一份浓硝酸加一份水2.1.2.2 实验方法移取样液10.00ml稀释定容至50.00ml,再在此稀释液中准确移取10.00ml 稀释液与100ml烧杯中,并加入40ml水,放入搅拌子,滴加两滴溴酚蓝指示夜,此时溶液呈现蓝色,滴加(1+1)的硝酸溶液至溶液恰成黄色,电极浸入溶液,记录起始电位,用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每次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后的总体积和对应的电位值,计算出连续增加的电位值△E1和△E1之间的差值△E2.△E2的最大值即为滴定终点。

终点后再记录一二个体积和电位值。

2.2溶液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2.2.1 重量法测硫酸根的含量2.2.1.1 试剂的准备2mol/LHCl溶液、氯化钡溶液(5﹪)2.2.1.2 实验方法准确称取两份0.4~0.6g BaCl2·2H2O,置于250ml烧杯,加水约100ml,3ml2mol/LHCl溶液,搅拌溶解,加热至近沸。

另取Na2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两份置于两个100ml烧杯,加水30ml,加热至近沸,趁热将两份Na2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到两份热的钡盐溶液中,不断搅拌,直至两份溶液加完。

待BaSO4沉淀下沉后,检验沉淀是否完全沉淀完全后,水浴保温40min,陈化。

沉淀的过滤和洗涤。

用中速滤纸倾泻法过滤。

用稀硫酸洗涤沉淀3~4次,每次约10ml。

然后将沉淀定量转移到滤纸上,再用稀H2SO4洗涤4~6次,直至洗涤液中不含Cl-。

空坩埚恒重,将两个洁净的磁坩埚放在(800±20)℃的马福炉中灼烧至恒重。

沉淀的灼烧和恒重将折叠好的沉淀滤纸包置于已恒重的磁坩埚中,经烘干、炭化、灰化后,在(800±20)℃的马福炉中灼烧至恒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