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2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1.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B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2.下列诗句所述内容哪些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④甲第朱门无一半,天街踏尽公卿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选C。
科举制的实行,使庶族地主可以通过考试成为高官,打破了士族地主对官位的垄断,沉重打击了士族势力,①③是科举制实行的结果;②是九品中正制实行时士族把持高官的结果;④是士族势力衰落的表现,这是农民起义打击的结果。
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B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4.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里克利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B.贵族制与分封制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解析:选B。
B项贵族制不符合伯里克利时期;分封制在秦始皇时早已废除,故B项不正确。
5.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最为深远的影响的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解析:选B。
雅典公民大会与现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古代和近代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可以看出公民大会制度对西方乃至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朝代战国西汉唐南宋清(1820)城市化率15.9%17.5%20.8%22.0% 6.9%请指出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坊市界限被打破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④商业发展的推动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B。
南宋时期是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北方,多个政权并立,故①不正确。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宋代有所松动,但是并没有放弃,故③不正确。
7.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AA.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B.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D.所面临的国际环境8.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农业的发展趋势是:D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②“男耕女织”生产模式被毁灭③一些农民破产,离开农村进入工厂做工④中国的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日益殖民地化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状况的原因是()1956~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解析:选C。
“大跃进”运动使国民经济中重工业畸形发展,1960年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工业生产有所缩减,使工业国民收入减少。
10.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
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
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
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B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11.对下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解析:选C。
“1860年”是正确判断答案的关键信息。
世界市场完全形成于20世纪初,故A错;德国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完成,故B错;D项表述并不能从材料中直接体现。
故答案为C。
12.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保险。
其初衷在于()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C.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二.非选择题(52分)13.合理的经济指导思想与恰当的经济制度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
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1)根据材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分)政策:重农抑商。
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伍。
(4分)材料二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2)依据材料二,l929——l932年和l933——l937年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 简要分析形成这种不同趋势的主要原因?(2)不同:1929——l932年股市持续下跌;而1933——l937年则呈上升趋势。
原因:1929——l932年:大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
1933——l937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0分)材料三:以现代化为主题,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离现在约六七百年。
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的起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
在这个阶段,由于西欧的某一个角落开始现代化,整个世界都被拉进了一个新时代。
历史的主流逐渐被调整到新的方向上来,一个“现代”世界注定要出现了。
……第五个阶段是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
这个阶段大致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算起,西方发达国家则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新的社会转型正在发生,标志着“现代社会”可能正在发生质变。
——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3)结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简述“西方发达国家则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的表现。
(6分)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奉行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福利国家。
(9分,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材料四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
材料五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4)材料四、五表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了怎样的调整?(4分)其特点是什么?(2分)调整:制订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2分)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分)材料六 1946年至l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 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
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
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
(5)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
(2分)(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认识。
(2分)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
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2分)14.社会的发展推动妇女的解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一妇人,伏于人也。
……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
——《大戴礼记·本命篇》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人的妇女观念。
(4分)材料二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拉控制杆、刷去污物、接上断线。
……尤其是纺织工业中的(雇主),更喜欢雇佣妇女和孩子,因为妇女和孩子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且更服从命令。
对妇女和童工劳动的剥削达到了很大的规模……——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时期雇主更喜欢雇佣妇女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中的女工们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10分)材料三文之意,今日女界宜专由女子发起女子之团体,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始可与男子争权,则必能得胜也。
未知诸君以为然否?更有一言奉献:切勿倚赖男子代为出力,方不为男子所利用也。
——孙中山《致参政同盟会女同志的信》(1912年9月2日)(节录)(3)根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建议。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妇女解放的因素。
(12分)材料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
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材料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据材料四、五,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地位发生的变化。
(3分)(5)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近代妇女地位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1分)【答案】(1)观念:男尊女卑;男女平等。
(2分)(2)原因:机器生产操作简便;工资相对低廉;便于管理和剥削。
(3分)理解:推动工业革命发展;促进社会民主平等;削弱封建思想束缚;提高妇女家庭地位。
(2分,任选两点即可)(3)建议:组织团体;接受教育、普及知识;不依赖男子。
(3分)因素:先进思想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促进;政治革命的推动;妇女自身的努力。
(3分,任答三点即可)(4)变化:①妇女地位大大提高;(1分)②男女平等;(1分)③参政议政。
(1分)(5)人性解放;近代化;政治民主;社会开放。
(答出其中1点即可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