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生态文学”的关键是“生态”。
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更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
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生态文学基本的特质。
生态文学以生态整体主义或生态整体观作为指导考察自然与人的关系,它对人类所有与自然有关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即生态系统和谐定和持续地自然存在。
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不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度,并不意味着生态文学蔑视人类或者反人类;恰恰相反,生态灾难的恶果和生态危机的现实生态文学家认识到,只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人类才有可能真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而凡是有利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最终也一定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利主或根本利益。
生态文学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考察和表现主要包括:自然对人的影响(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自然整体以及自然万物与人类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征服、控制改造、掠夺和摧残,人对自然的保护和对生态平衡的恢复与重建,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审美,人重返和重建与自然的和谐等。
在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时,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义务,急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和维护生态平街,热情地赞美为生态整体利益而做出的自我特牲,生态文学不能忽视生态责任,它把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作为文本的主要伦理取向。
生态文学表现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而落点却在人类的思想、文化、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上。
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使得生态文学具有了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
许多作家对人类中心主义、征服和统治自然观、发展至上论等思想观念,对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改造、竭泽而渔地榨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违反自然规律和干扰自然进程的科技创造、严重污染自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等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社会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正因为这一特征,在判断具体作品是否属于生态文学时,可以不把直接描写自然作为必要条件。
一部完全没有直接描写自然的作品,只要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也堪称生态文学作品。
生态文学在艺术上与其他种类文学一样,并无特别之处。
它仅仅是文学的一部分,也并不夸望取代以人为本的文学。
但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它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
生态文学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反映,是作家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中的必然表现。
文学家强烈的自然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推动着生态文学兴起、发展并走向繁荣。
材料二:中国生态文学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转型期。
此期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
在公众对生态问题有了更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今天,这些作品对进一步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的伦理尊严、人类的生态责任等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启示作用。
短暂四十年内,我国的生态文学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获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进步,逐渐成为中国文学新的生长点,形成勃兴局面。
不过,我们在为生态文学创作兴盛发展欢呼的同时,也要警惕某些打着“生态文学”旗号,却没有真正深入生态现实中去,仅靠“书斋式”的想象替代对生态困境复杂成因的直切观察,使作品脱离生态现实的现象。
这些应被生态文学作家抵制。
另外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生态文学的“返祖”,即主张从人类中心走向自然中心的极端化倾向。
这类写作者则一味沉溺于自然,反对现代文明与改造自然,过分官扬和依赖中国“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命意识,在作品中传达“虚静”“无为”“不争”等价值观。
诸如此类制作出来的“文学”,只是取巧地贴上“生态”的时髦标签,使得生态文学作品千篇一律。
最终,读者对生态文学作品失去了热情。
文学创作从来不是闭门造车,一旦脱离了现实,那么无论语言多么富有诗意、故事写得再怎么曲折也是枉然,那样的东西也只能是“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生态文学写作的生命力,正如这一名称所蕴含的,主要体现在“文学”“自然”“生态”三个方面。
作为生态文学写作者,应该走出书斋,到自然中去,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自然的律动,包括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温暖的阳光,在风雨中接受洗礼等,主动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疏远、紧张和敌对的现状,平等地对待自然,像敬畏生命一样敬畏土地和土地上的存在物。
当然,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
在这方面,除了西方国家涌现的大量的优秀的生态作品值得生态写作者们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中国也有不少值得参照和借鉴的作家作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生态文学应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其写作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文学”“自然”“生态”三个方面。
B.对于主张从人类中心走向自然中心的极端化倾向,生态文学作家应该提高警惕,在创作实践中自觉抵制。
C.生态文学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考察和表现只包括:自然对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影响、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
D.在生态文学创作中,仅靠“书斋式”的想象替代对生态困境复杂成因的直切观察的现象是需要反对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学带有文明批判的特点,因而一些生态文学家借助生态文学作品探寻、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
B.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生态文学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可以预见,生态文学终有一天会取代以人为本的文学。
C.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认为,生态文学作品要反对改造自然。
不过从整体上看,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D.某篇散文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但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
那么这篇散文可以被认为是生态文学作品。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论证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徐刚等作家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地球生态,用深沉的文学情感,把自己走近自然,体验自然的感受诗意地叙写了出来。
B.阿尔贝特在《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提出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C.一些写作者足不出户,一天能轻松写出几首甚至十几首多采用花草树木等意象加上生态思想或哲理构成的生态诗歌。
D.《山海经》《小石潭记》《徐霞客游记)等景物记、游记,构成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学基本面貌,至今为读者所称道。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生态文学基本的特质”。
5.生态文学写作者应当如何做到让“生态文学莫走偏”?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守那时,我爹还没有死,也没有这间小屋子,高树墩站在太行山的山梁上,接过记者递过去的一支高档香烟,放到鼻子前嗅嗅,夹在了耳朵上说,我爹经常来这山上的陵园。
你看到了吗?那个6米高的纪念碑的后面,有103个隆起的土丘。
那里躺着的都是我爹的战友,晋察翼军区30团的烈士们,他们在这里躺了很多年了。
我爹来陵园干嘛?他来看望他的战友们。
他来给土丘添土,除草,来和他们说话拉家常,他还来给他们点燃一把大叶子烟。
我爹说,他是有资格来看望他的战友的。
他1937年就参加了当地的义勇军,后来成了八路军,后来就又转到30团。
我爹说他和他的战友们为保卫太行山流过血啊!我爹还说他是没资格来看望战友的,那场惨烈的战斗中,103个战友躺倒在这山梁上,他也负伤了。
他的屁股被小日本的弹片削去了半拉。
他在家养伤,伤好就退役了。
爹说其实也不叫退役,是没跟大部队走。
我娘没让他走。
我娘说,你高大树现在剩下半拉子屁股,我还能给你生儿育女跟着你,你要是再走恐怕连那半拉屁股都没有了,你没有了屁股,你就连老婆孩子都没有了。
我爹就没有跟大部队走。
没走他就没有参加后来的三大战役,也就没有渡江,也就没有在部队当上个师长旅长的。
没走他就保住了老婆,他就生下了我高树墩。
可是没走,我爹在后来的运动中遭了殃。
他被当作逃兵,挨批挨斗,侧歪着身子戴着大高帽子游行。
我和我娘当然也跟着吃了挂落儿。
我娘被剪光了头发,甚至她的脖子还挂上了鞋子。
我娘受不了,就从这山梁上跳了下去。
我就陪着我爹继续挨批斗,一次在高台上被人踹了下去。
我被摔成了脑震荡……哎呀,怎么说起这些不痛快的事情了?还是接着说我爹吧。
运动过后,我爹有一阵子不能来烈士陵园了。
那些搞运动的人说他没资格来。
后来我爹平反了,他就带着我,把山下的房子拆了,在这山梁上搭起了这间小屋。
我和他就住在了山梁上,开始为战友们守墓。
那时候这里的土丘大部分被铲平了,树木也被折腾成了树墩子。
我爹跪在那一片烈士墓前,侧歪着身子磕了个响头。
我咬着手指头傻乐。
我乐我爹这么多年了,屁股还没长好,还是一边轻一边重。
我爹和我在山梁上开出了一块地,我们用地里的收获换成了一棵棵小松树。
几年下来,103座烈士墓前,都有了一棵绿葱葱的松树。
我们重新给坟头筑土,还在坟岔里种上了花草。
每当夏天来临,绿树红花相辉映,我爹就在坟地里来回溜达。
他一个坟头坐一会儿,一个坟头说一会儿。
我不知道他说什么,也不知道具体和谁说。
我就冲出来一句,我说爹你说的都是瞎话,你又不知道他们是谁,这些都是没名字的坟头。
我爹就扬起手来又要掴我。
我闪过了他的巴掌。
我爹说,你这傻小子倒真提醒了我,我虽然不知道哪个坟头埋的是谁,但我知道他们都是30团的战士,我都记得他们的名字!我给他们做个灵牌吧!我爹就利用一个夏天做了灵牌,他回忆着,让我在灵牌上写了他回忆起来的名字:张平安、周四代、刘豆、王石头、李老夯……写完灵牌,我爹觉得还缺点东西。
他就带着我来到了山梁间。
我们看好了一块突出的石头。
我们爷俩就找来锛子凿子大锤,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开凿。
第二年夏天,一块6米高、1米宽的石碑就矗立在了烈士墓前。
我爹攥住我破烂不堪的手落了泪,他说傻小子,你看你这手像把锉了!我嬉笑着对爹说,你还说我呢,你的手以后可以当锯子使了!我们爷俩就快乐地取笑着。
我们爷俩就快乐地守护在这里。
一晃就几十年过去了。
我们觉得这没什么,这成了我俩生活的全部。
我们选择了在山梁上生活,在山梁上守候。
我爹还选择了在山梁上埋掉自己。
死时,我爹没掴我,他掴不动了,他说话都快没有力气了,他对我说,树墩你个傻小子给我么好了,你以后要继续守在这里,不许下山。
偷吃花木的牲口来,你要赶走它们;砍伐树木的商人来了,你要写走他们;凭吊烈士的学生、群众和官员来了,你要接待他们……我点头,这些不用你说,我知道。
我爹笑了一下,他那时候还能笑一下,真有意思,我爹又说,傻小子,是我耽误了你,让你掉成个傻子,50多岁了连个媳妇也没讨上!我说,我有媳妇,这山梁和墓地就是我的媳妇!我爹就咽了气。
我把他埋在了烈士墓旁边,我给他筑上一个土丘,我也给他裁上了一棵松树。
等我也死了,就让小松树守着我爹吧!记者师傅,你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写我爹。
在我心目中,我爹不是个逃兵,他也是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