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模拟题

财政学模拟题

《财政学》模拟试题库《财政学》课程组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财政分配的依据为()A、资产所有权B、政治权力C、劳动力所有权D、资产所有权和政治权力2.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3.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资金来源不同B、对相对价格结构的影响不同C、支出渠道不同D、经济性质不同4.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C、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5.一种税区别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A、纳税人B、征税对象C、课税依据D、税率6.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A、发行的依据或担保物不同B、发行的利率不同C、发行的方式不同D、发行的机构不同7.以编制形式上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D、总预算和单位预算8.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手段)的是()A、税收B、公共支出C、国家预算D、利率9.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与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关系A、财权与事权B、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C、集权和分权D、收入与支出10.下列各项不属于外债的有()A、政府向外国政府的借款B、政府在国外发行的外币债券C、外商以外币在境内的投资D、政府向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税收的基本特征为()A、国家主体性B、强制性C、无偿性D、固定性2.财政支出规模的制约因素有()A、经济性因素B、政治性因素C、人为因素D、社会性因素3.社会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相比,具有的特点()A、不可分割性B、排他性和竞争性C、非排他性与竞争性D、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4.筹集财政收入的原则是()A、发展经济,广开财源B、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C、区别对待、合理负担D、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5.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方法有()A、“成本——效益”法B、最低费用选择法C、“公共劳务”收费法D、现行市价法6.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A、完全基金制B、现收现付制C、部分基金制D、预收现付制7.预算外资金的基本特点是()A、盈利性B、零散性C、依托性D、非盈利性8.下列项目属于规范化收费的有()A、规费B、使用费C、外事服务收入D、国有资产管理收入9.财政政策的特征有()A、较强的法制性B、绝对的稳定性C、关联的系统性D、相对的稳定性10.国家预算局部调整的方法有()A、科目流用B、动用预备金C、预算的追加与追减D、预算划转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发展已经克服了自身的种种缺陷,市场失灵现象不复存在。

()2.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动态的再生产的角度考察,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3.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财政部门由采购商品的主体变为商品采购过程的监督者。

() 4.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纯属社会财富的虚耗,应尽可能地压缩。

()5.国债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然而国债发行也可以牵动财政赤字的出现。

()6.预算调整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情况引起收支总规模的变动。

() 7.国家将多征误征的税款退还给纳税人,这属于退税的范畴,构成了税式支出。

() 8.跨年制的预算年度以其起始日属于哪一年份,即称为哪一年度的预算年度。

()9.财政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0.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的机构为各级财政部门。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财政政策 2.政府采购制度 3. 国家预算 4.国债依存度五、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任选四道)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2.简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3.简述财政支出的原则。

4.简述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

5.简述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6.简述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任选2个小题)1.试论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2.试论我国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试论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如何配合?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2.以编制方法上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A、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B、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C、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D、总预算和单位预算3.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是指()A、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4.下列指标中,()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B、财政支出占GDP比重C、中央收入占GDP比重D、地方收入占GDP比重5.国债的利率水平应当()A、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B、等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C、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略低于其他证券利率D、略高于其他证券利率,略低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6.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税种有()A、营业税B、土地增值税C、房产税D、资源税7.下列各项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有()A、利率B、国家公债C、政府投资D、税收8.下列各项不属于外债的有()A、外商以外币在境内的投资B、政府向外国政府的借款C、政府在国外发行的外币债券D、政府向国际金融机构的借款9.预算管理体制的集权和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A、中央与地方收支的划分B、地方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C、地方政府是否有税收立法权、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10.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资金来源不同B、经济性质不同C、对相对价格结构的影响不同D、支出渠道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属于税制构成要素的有()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纳税期限2.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区别是()A、资金来源不同B、资金使用的最终目的不同C、资金运用范围不同D、资金性质不同3.财政支出的原则是()A、效益原则B、公平原则C、稳定原则D、效率原则4.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A、完全基金制B、现收现付制C、部分基金制D、预收现付制5.分税制的基本内容包括()A、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B、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C、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的确定D、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的划分6.预算外资金的基本特点是()A、零散性B、盈利性C、非盈利性D、依托性7.下列项目属于规范化收费的有()A、规费B、使用费C、外事服务收入D、国有资产管理收入8.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行使下列()权力上。

A、经营管理权B、投资和收益权C、资产处置处D、监督管理权9.财政补贴的特征是()A、政策性和时效性B、专项性和平均性C、特殊性和灵活性D、纯粹性和有限性10.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方法有()A、“成本-效益”法B、现行市价法C、最低费用选择法D、“公共劳务”收费法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后划“√”,错误的划“×”)1.充分就业就是指可就业人口全部实现就业,失业率为零。

()2.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财政部门由采购商品的主体变为商品采购过程的监督者。

()3.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性、单方面地转移,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4.同非政府部门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不同,政府投资完全可以不讲投资效益。

()5.国债的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然而国债发行也可以牵动财政赤字的出现。

()6.国家将多征误征的税款退还给纳税人,这属于退税的范畴,而不构成税式支出。

()7.跨年度的预算年度,以其终了日属于哪一年份,即称为哪一年度的预算年度。

()8.财政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之消亡而消亡。

()9.预算调整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其过程中因特殊情况引起收支总规模的变动。

()10.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的机构是各级地方政府。

()四、解释名词(每小题3分,共12分)1.规费收入 2. 复式预算 3. 国债偿债率 4. 财政政策五、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24分,任选四道)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相比所具有的特点。

2.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

3.简述国债的功能。

4.简述财政支出规模的制约因素。

5.简述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和原则。

6.简述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任选两题)1.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其配合方式。

2.试论我国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因素。

3.试论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预算管理体制改革B、政府职能转变C、连年财政赤字D、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2.以编制方法上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

A、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B、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C、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D、总预算和单位预算3.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是指()。

A、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4.下列指标中,()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B、财政支出占GDP比重C、中央收入占GDP比重D、地方收入占GDP比重5.国债的利率水平应当()。

A、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B、等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C、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略低于其他证券利率D、略高于其他证券利率,略低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6.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税种有()。

A、营业税B、土地增值税C、房产税D、资源税7.下列各项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有()。

A、利率B、国家公债C、政府投资D、税收8.我国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一部()。

A、权责法B、组织法C、程序法D、权责法、组织法、程序法相结合的综合性预算法9.预算管理体制的集权和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

A、中央与地方收支的划分B、地方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C、地方政府是否有税收立法权、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10.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