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竹笛1

中国竹笛1


Niagara Fall
自然景色 瀑布: “汇流”
京剧
“京剧流水板” “珠帘寨”

西方爵士乐- “ 牧羊人” 国外民族音乐Folk music of other nations
罗马尼亚-云雀
印度-丽达
国外器乐独奏作品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
主要作品
以时间分类
古典
嘹亮、有力、
高亢: “喜相逢”, “五梆子”
“姑苏行”
南派曲笛
婉转、秀丽、清澈:“西湖春晓”,
特点

表现力
模仿自然界的声音
鸟鸣-“百鸟引” 滴水声- “汇流”

描写心情
高兴-
“挂红灯” 悲伤- “兰花花-逃婚” 思念- “幽兰逢春”
描写场景
丰收:
“收割” 市场: “卖菜” 千帆竞舟:“春潮”
“梅花三弄
”, “鹧鸪飞”, “霓裳曲”, “阳关三叠”等 汇流”, “牡丹亭”, “梆笛协奏曲”, “竹迹”, “秋湖月夜”, “牧笛”, “情诗”, “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太 湖春”,“秦川抒怀”,“婺江欢歌”等
现代

主要作品 -以地域分类
绿洲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秦川抒怀

《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
溪、斩而作笛,吹作凤鸣”。 说明:黄帝时期(距今大约4000多年 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 选竹为材料制笛,这是制笛技术的一大 进步。 其一:竹比骨震动性好,发音清脆 其二:竹子便于加工
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
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 别的。 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 全身髹(xiū)漆。篪是祭神或宴享时演 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 笛: 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 不髹漆。
曲笛以伴奏昆曲而得名。音色圆润柔和,
形体较长,长约60厘米,内径约2厘米, 音域为a1—d4 。演奏上注重气息的控制, 讲究运气的连绵不断和声音的悠扬曲折, 常用打音、倚音、赠音等。力度变化细 致,表现气质柔婉深情。 笛曲欣赏:《姑苏行》、《三五七》、 《五梆子》等。
历史
提到竹笛的古代诗词
笛子四大名家
冯子存
刘管乐
陆春龄
赵松庭
笛子
笛子主要技法
南方笛子基本技法:顫、疊、贈、打 北方笛子基本技法:吐、滑、垛、花 其他技法:波音、歷音、氣變音、揉
音、 泛音、循環換氣、循環換氣雙吐等
馮子存的笛子作品:
《喜相逢》、《五梆子》、《黃鶯亮 翅》、《萬年紅》等 聆聽:戴亞演奏:喜相逢.flv 聆聽重點: 1. 北派笛子技法的運用 2. 樂曲的變奏手法
劉森
王鐵錘
李鎮
曲祥
俞遜發
詹永明
張維良
戴亞
香港笛子名家
孫永志
朱文昌
張向華
笛子名曲
《牧民新歌》(簡廣易、王志偉曲)
聆聽:詹永明演奏:牧民新歌.flv
《愁空山》(郭文景曲)
聆聽:唐俊喬演奏:愁空山.flv 聆聽重點:認識五六十年代的創作樂 曲與現代作品
春潮 扬鞭催马 运粮忙 小放牛
牧民新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
兰花花
半个月亮爬上来
走西口 山村迎亲人 沂蒙山歌 秦川情 蒲乡情韵
喜马拉雅的祝福 走进西藏 春到拉萨 祝福吉祥 康定情歌 西沙我可爱的故乡 云南山歌
太湖春 欢乐歌 婺江欢歌 采茶忙 阿里山的姑娘 春到湘江
双声恨
六月茉莉 月夜思亲人
竹笛在中国
艺术家
仅有六个指孔
特点
笛膜
西洋长笛
特点
一只竹笛可以演奏多个调
G D
A E
B C
#F
D
E #F
#C
1 2
G A B
C
A E
D
B
#F
E F
bC
G A B
#F #G #C #D
3
4 5
常用调
D E B
#G A
特点
不同的竹笛具有不同的调
特点-其它种类
口笛
排箫
排笛
特点
音色
北派梆笛
专辑: Tai Chi In Balance 艺术家: Chris Hinze 风格: New Age 唱片公司:POLYGRAM FAR CHINA
“太极”
德国艺术家-Karunesh “问道”
国外著名乐队采用竹笛

“夜莺”- 雅尼乐队
美国姑娘在
NBA比赛间隙 吹奏“陕北好”
火箭 对阵勇士(2006年12月15日)
C、笛子的种类
传统的笛子有曲笛和梆笛之分。 梆笛以伴奏梆子戏而得名。形体短小,
长度约40厘米,内径1厘米左右。音色刚 健明亮,音域为d2—g4。演奏上注重于舌 上技巧的运用,如急促的舌打音,富有 色彩的花舌音等。
B、笛子的音色
笛的音色清脆明亮,有丰富的演奏技
巧,常用于独奏。其高音区高亢明亮, 易于表现悠长宽广的旋律意境;中音 区甜美圆润,易于表现田园风味或优 美流畅的歌唱性旋律。 富于色彩的滑奏、快速的断奏、历音、 波音、顿音、垛音等丰富的技巧,能 演奏快速活泼的旋律,表现热烈欢快 的音乐情绪。
南派 北派
笛子的两大流派
南派 北派 演奏技巧特点: 南曲出手颤、叠、赠、打;
笛子的两大流派
南派 北派 演奏技巧特点: 南曲出手颤、叠、赠、打; 北曲拿手吐、滑、剁、花
笛子的两大流派
南派 北派 演奏技巧特点: 南曲出手颤、叠、赠、打; 北曲拿手吐、滑、剁、花
笛子的种类
传统的笛子有曲笛和梆笛之分。 梆笛 以伴奏梆子戏而得名, 音色高亢明亮 曲笛 以伴奏昆曲而得名, 音色圆润柔和
冯子存, 刘管乐, 赵松亭,陆春龄, 俞逊发, 刘森、简广易,詹永明, 李镇, 蒋国基, 戴 亚, 王次恒, 马迪, 杜如松, 唐俊乔等.
学习竹笛的人数排在学习民族乐器的总 人数的第三位.
文化交流
许多艺术家多次出访国外
王次恒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鹧鸪飞》
新世纪音乐采用中国竹笛
“太极平衡”
•向秀-《思旧赋》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王昌龄-《从军行》 •高适-《塞上听吹笛》 •李益-《春夜闻笛》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真山民-《泊舟严滩》 •陆游-《渡浮桥至南台》 •郑震-《荆南别贾制书东归》 •范大成-《鄂州南楼》 •欧阳-《梦中作》 •吴文英-《点涤唇 越山见梅》 •梦窗-《高阳台 落梅》 •刘克庄-《长相思 偕梅》
吹管乐器
笛子
民族器乐的历史
我国民族乐器以有 7000-8000年的历史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 新石器时代出土的 古笛的音高以具备 七声音阶的结构

历史
骨笛
河南省舞阳市 大约 8000 的历史
骨笛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 大约 7000 年的历史
1、笛
A、笛子的发展历史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 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 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 (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 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 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 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音乐大致相同的音 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 旁还加打了小孔,其吹奏的音调与今天的 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 小曲《小白菜》。
何此散谁 春 人夜入家 夜 不曲春玉 李洛 起中风笛 白城 故闻满暗 闻 园折洛飞 笛 情柳城声
(735 AC)
历史
古代画作中的竹笛吹奏者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910-980 AC)
特点

制作
取材于竹子



苦竹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铜岭桥) 紫竹 湘妃竹 蕲竹, 等
砍伐、臵于屋内阴干(至少一年的 时间) 烘直 钻孔 装饰( 去皮、缠线、上漆、上铜套、 镶牛角、刻字,等) 调音
笛子的构造
笛膜
取材于芦苇 在农历端午节前 采摘 放置阴干
哪个笛膜贴得好?
笛子的历史
笛子的历史
骨笛
河南省舞阳市 大约 8000 的历史
骨笛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 大约 7000 年的历史
常用演奏技巧
波音 滑音 颤音 剁音 叠音 花舌 赠音 打音 吐音 单吐 双吐 三吐
笛子的两大流派
劉管樂的笛子作品:
《蔭中鳥》、《賣菜》、《和平鴿》 等
陸春齡的笛子作品:
《小放牛》、《喜報》、《今昔》、 《江 南春》、《歡樂歌》等 聆聽:陸春齡演奏:小放牛.flv 聆聽重點:南派笛子技法的運用
趙松庭的笛子作品:
《早晨》、《婺江風光》、《三五 七》、 《採茶忙》、《幽蘭逢春》等
笛子名家巡禮
中国竹笛在电影音乐中
《卧虎藏龙》
致谢
郑月明
重要贡献者:
Hehe, Zjp1339, Luzhuyuan, Yunyou68, Jackofall, Gly100, 丝竹山水,想往,
谢 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