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赴天一中学学习心得

赴天一中学学习心得

赴天一中学学习心得
高三二部:胡迎会
我有幸被学校领导选派参加在无锡天一中学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聚焦课堂—课堂教学文化研讨”活动。

这次学习,让我大开眼界,同时也有许多收获。

感受名校的风采。

天一中学这个名字已然是很霸气的了,事实上也是名副其实。

走进校园一股名校的大气扑面而来。

喷泉,长廊,奇石,如茵的草地,盛开的鲜花,潺潺的小溪……无不让我感受到她的底蕴。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会具备非凡的气质。

天一中学的教师个个精神饱满,儒雅潇洒,待人彬彬有礼。

而学生则奋发向上,朝气蓬勃。

这些都引起我的触动。

见识多彩的课堂。

这次全国的“聚焦课堂—课堂教学文化研讨”的活动,影响很大,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教师参加。

这次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同课异构”。

由三个不同的老师来共同执教同一篇课文—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

三位老师各显神通,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经验。

天一中学的卫晓燕老师,上课时结合学生的经历以及教师自身的经历,来谈“证据”、“证明”。

这样做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便于教学的展开。

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师生的切身感受很重要。

而常州的程代军老师,则体现了一个男教师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课堂的思辨色彩很强。

我从他身上看到了理性的光芒。

课堂不能流于表面的浅薄的热闹,而是要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这样才能体会文章
的深邃的思想。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陈莲春老师,则展现出一个语文教师的魅力。

她把教材中“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中的篇目巧妙的用一首小诗连缀起来,并配乐朗诵。

这样做既体现了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同时也创设了美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

教师适当的展示自身的魅力,可以引起学生的崇拜,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生崇拜一个老师那自然容易把那门学科学好。

做一个老师还是应该有两把刷子的。

另外,陈老师在这一堂课中还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大师的风范,让我受益匪浅。

今后我会努力地把学到的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争取用优异的成绩向领导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