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为正三角形,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外接球问题,以及求两点球面距离,属于简单题.
11.
【解析】
【详解】
因为不等式 的解集
(舍), ,
,故答案为 .
12.126
【解析】
【分析】
根据抽样比求出各个年级抽取的人数,然后填表格,最后根据“同意的”比例求所有学生中“同意”的人数.
(ⅱ)若满足 ,求不同的函数 的个数.
19.已知函数 ( , )的最大值为正实数,集合 ,集合 .
(1)求 和 ;
(2)定义 与 的差集: ,设 、 、 设均为整数,且 , 为 取自 的概率, 为 取自 的概率,写出 与 的二组值,使 , .
20.已知等式 .
(1)求 的展开式中 项的系数,并化简: ;
【详解】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上平面A1B1C1D1中一条对角线A1C1成60°的直线有:
A1D,B1C,A1B,D1C,BC1,AD1,C1D,B1A共八对直线,总共12条对角线;
∴共有12×8=96对面对角线所成角为60°,而有一半是重复的;
∴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48对.
(2)证明:
(ⅰ) ;
(ⅱ) .
21.已知 ,函数 .
(1)当 时,解不等式 ;
(2)若关于 的方程 的解集中恰有一个元素,求 的取值范围;
(3)设 ,若对任意 ,函数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超过1,求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即可判断出结果.
16.
【解析】
【分析】
首先设 ,由二项式定理展开可知 ,然后利用赋值法令 求解.
【详解】

设 中只有1个元素,
中有2个元素,
中有3个元素,
中有4个元素,
由二项定理可知 令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和集合子集的综合问题,意在考查转化与计算能力,本题的关键是将所求乘积的和转化为二项式定理问题,属于难题.
【详解】
(1) 函数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定义域里有2个数对着值域里面一个数,另外两个数是1对1,
不同的函数的个数是 个.
(2)(ⅰ)值域不能为空集,
当 是单元素集合时, , , ,
定义域是 ,此时定义域里4个元素对应的都是值域里的一个数,此时有3个函数;
当 是双元素集合时,
此时定义域里两个元素对应值域里一个元素,有 个函数;
当定义域里有3个元素对应值域里一个元素,定义域里第4个元素对应值域里一个元素时有 个函数;
当集合 是三个元素时,如(1)有36个函数,
一共有3+18+24+36=81个函数;
(ⅱ)满足 ,
的有0,0,2,2, 函数个数是 个,0,1,1,2时,函数个数是 个,1,1,1,1时,函数个数是1个, 共有 个.
【详解】
解不等式 得 或 ;
所以由“ ”能推出“ 或 ”,反之不成立,所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熟记概念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2.D
【解析】
【分析】
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A、B、C均不满足题意,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对于选项A,由于AB∥N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A不满足题意;
【解析】
【分析】
按反证法证明.
【详解】
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正确,,那么结论的否定 且 正确,
若 且 ,则
这与已知 矛盾,
原命题是真命题,
即“若 ,则 或 ”为真命题.
故答案为:真
【点睛】
本题考查判断命题的真假,意在考查推理与证明,属于基础题型.
8.
【解析】
【分析】
根据 的坐标,求 的坐标,确定长方体的各边长度,再求 的坐标.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如图,直三棱柱 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和 的长分别为4和3,侧棱 的长为5.
(1)求三棱柱 的体积;
(2)设 是 中点,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
18.已知集合 ,函数 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
(1)若 ,求不同的函数 的个数;
(2)若 ,
(ⅰ)求不同的函数 的个数;
11.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实数 的值为________.
12.某校有高一学生105人,高二学生126人,高三学生42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3人进行关于作息时间的问卷调查,设问题的选择分为“同意”和“不同意”两种,且每人都做了一种选择,下面表格中提供了被调查人答题情况的部分信息,估计所有学生中“同意”的人数为________人


(2)(ⅰ)
当 时, ;
(ⅱ)
【点睛】
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应用,意在考查转化和推理,以及分类讨论和计算求解能力,
属于中档题型.
19.(1) , ;(2) , 或 , .
【解析】
【分析】
(1)根据 求解集合 ,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大于0确定 ,求集合 ;(2)求 与 的两组值,根据 、 、 设均为整数,且 ,可以分 中有3个元素, 中有2个元素, 中有1个元素,以及 中有6个元素, 中有4个元素, 中有2个元素两种情况讨论得到 与 的两组值.
18.(1)36;(2)(ⅰ)81;(ⅱ)19
【解析】
【分析】
(1)当定义域有4个元素,值域有3个元素,把4个元素分成2,1,1的三组,再对应值域里的3个元素,有 ;(2)(ⅰ)分值域有1个元素,2个元素,3个元素,讨论函数个数;(ⅱ)满足条件的有0,0,2,2或0,1,1,2或1,1,1,1三类,分三类求满足条件的函数个数.
8.如图,以长方体 的顶底 为坐标原点,过 的三条棱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若 的坐标为 ,则 的坐标为________
9.某几何体由一个半圆锥和一个三棱锥组合而成,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厘米),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是________.
10.长方体 内接于球O,且 , ,则A、B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为______.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涉及系数和的时候可以采用赋值法求和,本题意在考查化归转化和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型.
5.
【解析】
【分析】
先求 ,再求 .
【详解】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属于简单题型.
6.
【解析】
由题意,不等式 ,得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
7.真
【详解】

r必须为偶数,分别令r=0,2,4,6,
其系数分别为:1, , ,
经过比较可得:r=4时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
【解析】
【分析】
正方体的面对角线共有12条,能够数出每一条对角线和另外的8条构成8对直线所成角为60°,得共有12×8对对角线所成角为60°,并且容易看出有一半是重复的,得正方体的所有对角线中,所成角是60°的有48对,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对于选项B,由于AB∥M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B不满足题意;
对于选项C,由于AB∥M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C不满足题意;
对于选项D,由于直线AB不平行与平面MNQ,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空间中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解题
方法的积累,属于基础题.
【解析】
【分析】
(1) 的展开式中含 的项的系数为 ,二项式定理展开 ,展开得到含 项的系数,利用 ,即可证明;(2)(ⅰ)用组合数的阶乘公式证明;(ⅱ) 利用(ⅰ)的结论和组合数的性质得到 ,最后结合(1)的结论证明.
【详解】
(1) 的展开式中含 的项的系数为

可知 的展开式中含 的项的系数为 ,
17.(1)30;(2) .
【解析】
【分析】
(1)根据体积公式直接计算;(2)说明 就是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再计算.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 ,
;
(2)连接 ,
平面 ,
就是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
是直角三角形, ,且 是中点,

,
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 .
【点睛】
本题考查柱体的体积公式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意在考查基本概念和计算求解能力,属于简单题型.
1.若a,b为实数,则“ ”是“ ”的
A.充要条件B.充分非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D.既非充分必要条件
2.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不平行与平面MNQ的是( )
A. B.
C. D.
3.在一次数学测试中,高一某班5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为82,方差为8.2,则下列四个数中不可能是该班数学成绩的是()
3.A
【解析】
【分析】
假设分数为 时,可知 ,可知分数不可能为 ,得到结果.
【详解】
当 为该班某学生的成绩时,则 ,则
与方差为 矛盾 不可能是该班成绩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方差的相关运算,属于基础题.
4.C
【解析】
【分析】
首先采用赋值法,令 ,代入求值 ,通分后即得结果.
【详解】
令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