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


术后护理(临时起搏器)
4、电池的更换
1、选择9伏碱性电池 2、需要有医生在场 3、选择患者自主心率较 快时,先将起搏器频率 逐渐减慢,观察是否有 自主心率出现,然后迅 速更换,再调回更换前 的参数
术后护理(植入式起搏器)
1、休息与活动
术后将患者平移至床上,保持平卧位休息至少24小时,不能翻身,术侧 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勿用力屏气,禁止翻身,以防电极脱出。
术后护理(临时起搏器)
1、休息与活动
临时起搏器患者需绝对卧床,股静脉 植入的患者术侧膝关节和髋关节要制 动,锁骨下静脉植入的患者,术侧肢 体避免屈曲或活动过度,以免电极脱 出和感知障碍。起搏器在床头或床尾 处要固定妥当。
术后护理(临时起搏器)
2、监测
起搏器参数由医生根据病情调节, 我们每班要观察和记录心率和起搏情 况,注意起搏阈值和感知灵敏度的变 化。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的,整个过程病人意识是清楚的,有 任何疑问和不适都可以提出来,植入起搏器后就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不要紧 张和恐惧,只要配合治疗就好了; (2)协助检查:及时完成抽血、X线、心电图等检查; (3)皮肤准备:临时起搏器备会阴及双侧腹股沟区域;植入式起搏器备胸部,包括 颈部和腋下区域的皮肤; (4)抗生素皮试; (5)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6)术晨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7)嘱患者着开襟宽松纯棉衣裤,及时增减衣物,
临时起搏器
采用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常用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 心室,电极接触到心内膜,起搏器置于体外。放置时间不能太 久,一般不能超过1个月,以免发生感染。
分类
单腔起搏(心房、心室) 双腔起搏(如单房单室)
多腔起搏(单房双室、双心房单心 室等)
适应症
临时心 脏起搏

1
适用于阿斯综合征发作、心脏介入或手术治 疗引起的一过性完全性AVB等
心脏起搏器患者的 护理
主讲内容
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及植入过程
起搏器的分类与适应症
人工心脏起 搏器的概念
术前术后护理
起搏器植入患者 健康宣教
概念
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 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 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根据起搏器应用的方式分为:临时心脏起搏(采用体外携带式起搏器)和植入 式心脏起搏(起搏器一般埋植在病人胸部的皮下组织内)。
临时起搏器植入方式
采用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 (常用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 送至右心室,电极接触到心 内膜,起搏器置于体外。
临时起搏器放置时间不能太 久, 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以免发 生感染。
永久起搏器植入方式
植入永久起搏器,不需 要开胸,手术创伤小, 病人痛苦少。一般导线 通过锁骨下静脉植入到 心房或心室,导线顶端 的电极固定在心脏的内 侧心肌上。脉冲发生器 (起搏器)埋藏于右侧 或左侧胸皮下组织(囊 袋)
起搏器的构成
人工心脏起搏器由 脉冲发生器、 电极及其导线、 电源三部分组成。
脉冲发生器
电池
电极及导线
分类
单腔起搏器
只有一根电极导线,根据需要可将其植入右心房或 右心室合适的部位。
双腔起搏器
有两根电极导线,通常分别植入在右心房和右心室 内合适的部位
三腔起搏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右心房和右心室植入导线外, 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导线至左心室侧静脉或侧后静 脉,由心外膜起搏左心室,恢复左、右心室同步活 动。
2
可辅助性运用于诊断性心脏电生理检查、 预防性应用于某些特殊治疗与检查过程中
可能出现明显心动过缓的病人。
3 作为起搏器依赖者更换新起搏器时的过渡。
适应症
植入性 心脏起 搏器
1
伴有临床症状的任何水平的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
2
伴有症状的束支-分支水平阻滞,间歇性第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有明显临 床症状或虽无症状,但逸搏心律<40次/分或心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和起 搏频率是否一致,如出现频发室早, 要报告医生;
每班床头交接班,检查导线固定是 否妥当,设置参数、起搏效果、植入 途径、穿刺部位、足背动脉波动等, 保证安全起搏。
术后护理(临时起搏器)
3、一般护理
1、观察有无打嗝和腹肌抽动现象 2、穿刺部位皮肤每日更换敷料,避免感染,观察有无渗血、血肿、皮肤红肿、电 极脱出等现象; 3、如在股静脉穿刺,术侧肢体每2小时给予被动按摩一次,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并观察术侧肢体皮温、色泽变化,观察足背动脉波动情况; 4、导管在体内放置一般1-2周,最长不能超过一个月; 5、放置临时起搏器的病人发生室颤时,立即行CPR
如患者极度不适,给予腰背部按摩,可抬高床头30度。(单纯更换起搏 器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但仍注意保护切口)。
正确指导并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及健康宣教。进 行各项风险评估,预防压疮及脱管的发生,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健侧肢体,预 防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护理(植入式起搏器)
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 进行心电监测24小时,监测 脉搏、心率、心律、血压的 变化,及时发现有无电极移 位或起搏器起搏、感知障碍。
脏停搏时间>3秒。
4
有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必 须采用具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医疗时,应植
入起搏器。
5 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及神经介导性晕厥;反复作
用的由颈动脉窦刺激或压迫导致的心室停搏>3秒
6
所致的晕厥。
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的顽固性心力衰竭。
起搏原理
脉冲发生器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
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所接触的心肌(心 房或心室),使局部心肌细胞受到外来电 刺激而产生兴奋,并通过细胞间的缝隙连 接或闰盘连接向周围心肌传导,导致整个 心房或心室兴奋并产生收缩活动。需要强 调的是,心肌必须具备有兴奋、传导和收 缩功能,心脏起搏方能发挥器作用。
监测体温变化,常规应 用抗生素2~3天,预防感染, 禁用活血化瘀药物,防止皮 下淤血。
2、监测
双腔起搏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术后护理(植入式起搏器)
3、伤口护理与观察
术后伤口局部1.0KG砂袋加压 6小时,且每间隔2小时解除压迫5 分钟。保持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 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肿胀,伤口有 无渗血、红肿、疼痛、皮肤变暗发 紫、波动感等。如切口愈合良好, 一般术后7-10天拆线。
相关主题